“容”与“器”:博物馆展示设计的隐喻思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与“器”:博物馆展示设计的隐喻思维
郑春晖
【期刊名称】《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2)1
【摘要】博物馆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
我国博物馆从数量到展览规模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各地争相建设能够成为城市文化的地标。
然而,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陈列的容器,也是观众体验与认知不同地域文化的媒介。
在关注博物馆造型和形象的同时,其展示空间也应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隐喻是博物馆传递主题信息与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
展示空间中的隐喻思维体现了博物馆展示语言、叙事及其对观众认知的影响。
设计师借助隐喻的视觉转译塑造展示空间的关系,进而引导观众的体验与解读。
因此,展示空间设计的隐喻思维体现了博物馆主旨、展示语言与观众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基于符号学和概念隐喻等理论,本文将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提炼为“容”与“器”、叙事与隐喻,并通过实际案例从空间叙事、观展动线及展品与主题关系等方面分析隐喻思维的表达。
【总页数】9页(P61-69)
【作者】郑春晖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65
【相关文献】
1.“容”与“器”——浅探展陈设计的演进与博物馆建筑空间建构的时代特征
2.浅析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蒙太奇思维
3.中国传统元素在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谈南京六朝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
4.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研究——评《博物馆展示设计》
5.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交互思维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