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李昕滢 李丹钰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由于金融市场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决定了政府对金融市场与活动进行适度干预,但是过度的干预与管制会造成金融抑制,从而对金融市场的运行造成影响,也会使国民经济发展受阻。
金融深化是和金融抑制相反的金融发展战略,其要求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的过度干预,深化以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体制改革,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适度的干预,从而使金融市场充满活力、稳健发展,以适应金融国际化的时代经济背景。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适度干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301-02
众所周知,市场本身就具有局限性,而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了市场失灵外,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市场的不完全,另一个重要理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所以政府的干预对于市场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市场自身的缺陷,政府对市场适当的干预是应当与可行的,通过政府的干预,使得市场经济运行的更加规范与协调。
但是,“物极必反”是我们大家都懂得的一个道理,过多的干预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可能会使得市场经济朝向错误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会造成经济市场的混乱,引起金融抑制,爆发经济危机。
通过人为的低利率政策、对传统和私营部门的歧视性信贷政策以及严格的外贸外汇管制手段,以牺牲金融自身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金融发展停滞不前并严重制约经济,形成金融与经济发展互相掣肘,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这种现象被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称为金融抑制。
或者可以简单的说,“金融抑制”就是指因为政府通过对过多干预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从而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滞后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但是金融抑制也不见得全是弊端、一无是处,在政府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方式严格规范经济活动的进行,有利于促使金融银行等金融机构等运行得更加谨慎,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保证金融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清偿性,促使这些金融机构根据良好的市场机制稳健地发展。
只是凡事都“过犹不及”,政府适度的干预能保证金融市场的纪律,引导金融市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但是,随着金融国际化、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金融抑制成本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金融领域出现“非市场性风险”。
倘若一旦抑制过度或者不当,则对企业、金融机构甚至金融市场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严重的话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压力和负担,当不堪重负时,金融体系也可能崩溃,导致新一轮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人们生活遭受极大的打击与困扰。
由此可见,当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时候,必须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一定的“度”,切勿操之过急,统筹兼顾,谨记过犹不及,进行“理性化”的干预。
“金融抑制”典型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对金融业管制的过度。
国家银行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导者,如此便导致整个致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力,缺少活力。
而政府对汇率、利率等的管制,使得实际利率为负小于零,一方面导致信贷资源不足,产生信贷配给制,在信贷配给制下,根据政府偏好分配金融资源,某些有特权的利益集团获得优先分配的机会,而如若没有好好加以利用,则会造成低效率与资源的浪费。
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特权集团优先得到这些资源,某些急需资金周转的群体可能无法得到他们想要的资源,这样一来某些企业便难以扩大生产与再生产,阻碍了调整产业结构的节奏,由此便会使得金融体系配置资源受到严重的损害。
另一方面是实际利率的为负,抑制信贷市场的同时也会抑制资本,资本受到抑制也会打击国民储蓄的积极性,储蓄量受影响而下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能力相应也会减弱,缩小了投资渠道,减少了投资方式,使得资本积累的速度减低变缓,而企业则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这样会增加银行、企业的破产风险,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受滞。
第二,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健全。
发展中国家由于相比于发达国家货币化程度低,加之国内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货币化程度不平衡,扭曲了金融资源的价格导致金融市场发育不够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健全,政府主动控制价格就必然会形成价格歧视,即牺牲一部人利益来帮助另一部分群体获得生产要素,由此会造成资源配置扭曲,低下的配置效率造成市场分割,加之缺乏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市场秩序规则、有效的市场机制,市场交易会呈现出较为混乱的状态。
第三,金融抑制会减低国民的就业率,减少居民收入,收入的减少会导致生产积极性的降低、消费水平的下降、投资信心的减弱,从而阻碍国家金融经济的发展。
麦金农认为,金融抑制所造成的非歧视性的金融资产价格扭曲,必然会降低金融体系的规模和实际部门的增长率,从而主张发展中国家采取金融深化政策,即放开利率,鼓励银行竞争,实现金融自由化。
金融抑制需要金融深化来拯救,金融深化是指政府降低干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管制汇率和利率的程度,使利率和汇率充分反映供求状态,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提高国民储蓄积极性,增加储蓄量与投资,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所以,金融深化被认为是打破经济二元结构,改善金融抑制现象的一种有效方式。
“金融深化”的内涵界定为了使发展中国家摆脱金融抑制所造成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肖于20世纪70年代初较系统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尖锐地指出了金融抑制的危害,并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投资及经济增长的正相关。
如果政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发展中国家可以形成金融与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金融深化指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发展中国家针对“金融深化”做出的政策措施有:第一,金融深化应采取适应国情的渐进方式。
这要求当我们进行金融深化的时候,不能盲目借鉴,应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我国人口多、经济结构复杂等特点进行适当的金融改革。
在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过于急进,要循序渐进,给金融市场与参与者有缓冲的过程,使其在最短的时间适应变化,这样损失才能降到最小。
第二,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
政府放弃过度干预金融市场并不意味着任其自由,在监管方面还是需要加强,引导经济发展方向是健康正确的。
第三,要积极合理利用外资,保持适度的外债规模,金融深化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国内储蓄的利用率来促进资本的形成,不应过度依赖国外资本,尤其是外债。
第四,改革金融体系,使得金融体系更健全、更成熟。
第五,客观 下接(第303页)
作为施工企业的员工就要摆正好心态,深刻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提高思想认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技能,使自身的能力更好的适应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决策者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决策过程中尽量放宽视野,将企业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并不断改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6.提高预算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
要定期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讲解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员工的预算执行水平。
施工企业在招聘时,可以优先考虑在财务预算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员工,由此在工作中员工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实现共同发展。
同时,要形成自身的独特企业文化,让员工在内部企业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凝聚力,无形当中增加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企业文化也会潜移默化的陶冶员工的情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员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蕴藏在员工内心深处高度的责任感,改变员工的心智和工作态度,形成超强的工作执行力,最终实现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财务预算管理在施工单位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和保证企业正常发展方面也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对影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尽快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预算的作用,继而不断提升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范静晖.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商,2015,11(4):256-257.
[2]韩义龙,赵磊.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J].北方交通,2012,7(9):162-163.
[3]张敏.影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9(22):104-105.
贷款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解决这个矛盾提供了可能性。
当前,我国各类商业银行都在加快互联网金融转型的步伐。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普惠金融,但其特征和优势在于互联网。
网络经济时代,社会被网络分割成一个个相互连接的社群,各类社交网络在大行其道的同时也无义务地披露了大量机构和个人的信息,而各类搜索引擎随时随地地对这些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展开组织、排序和检索,使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变得可以为商所用。
云计算的背景下,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自发地揭示和传播以及搜索引擎的标准化和组织化处理,高科技中小微企业原本高不确定性的信贷风险变得清晰可衡量,金融机构可以以近于免费的低成本的获知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的定价和违约概率。
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供需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随机发布,自发匹配,在融资服务前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资金需求方过去交易信息的搜集处理,建立金融模型计算其信用等级,更直观地了解信息透明度比较低的高科技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
而线上交易还可以省去贷前调查、贷中检查等步骤,转而采取互联网方式进行监督检查,方便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这样商业银行就有可能在供需信息完全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情况下,突破传统的稳健经营原则和风险可控性边界,稳步加大对高科技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此外,近年来社会上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也利用电商和社交网络平台及APP等移动互联网工具开展各类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迅速兴起,参与主体不断增加。
2014年中国P2P网贷交易规模为2598亿元,同比增长175.1%;预计2015年中国P2P网贷交易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面向中小微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小额流动性贷款、订单融资、项目融资撮合、股权撮合融资等多种小额信贷和融资产品,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高科技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CDS的功能不可替代[J].金融发展评论,2011(01).
[2]张俊林.这就是搜索引擎:核心技术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谢摇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作者简介:赵翔翔(1970–),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组织互联网转型。
对待金融深化理论与实践。
将理论付诸实践需要考虑多方位因素,不能生硬的照搬理论,而需要联系实践多加考虑、研究、揣摩出一套适合中国现状的金融体系改革措施。
东南亚的经济危机是因为金融深化采取的措施有误造成的,由此,我们应当对金融深化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思考。
总的来说,金融深化的实质就是要进行金融改革,降低政府对金融的过分干预程度,使政府的“管制”向“有效管理”方向发展,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优化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市场分割现象,促进储蓄与投资的多样化,增加金融市场的活力与竞争力,减少企业对银行的依赖,降低破产风险,从而促进整个国家金融经济又好又快、稳健发展。
我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应该以金融深化为最终目标,将金融管制与金融深化相结合,客观评价改革金融深化可能带来的风险,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取长补短,坚持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采取正确的方式、把握适当的程度进行金融改革,引导金融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强身,张伟.中国金融抑制、金融漏损与经济增长[J].山东社会科学,2006,05:59-61.
[2]王飞,熊鹏.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现状与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6,03:93-96.
[3]明洪盛.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 07:73-74.
[4]信欣,陈柳钦.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金融约束——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04:45-47.
[5]赵莹.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8.
[6]楚尔鸣,赵明勋.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检验[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1:92-97.
[7]范方志,赵明勋.中国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2):38-42.DOI:10.3969/j.issn.1007-9556.2004. 02.008.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昕滢(1995–),女,籍贯:福建省莆田市,民族:汉,学位:本科。
第二作者:李丹钰(1995–),女,籍贯:福建省漳州市,民族:汉,学位:本科。
上接(第208页) 上接(第3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