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中考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辽宁省中考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如图3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

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A.270N B.360N C.540N D.720N
2.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3.下列四对电阻并联,那个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最小()
A.30Ω 50Ω B.60Ω 100Ω C100Ω 100Ω D.1Ω 1000Ω.
4.用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度为()
A.10° B 30°
C 60°
D 均有可能,取决于透镜与角之间的距离.
5.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6.右图中的“世”字是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下列光学器具中应用了此成像原理的是 ...
............................................................................................................................................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显微镜
7.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

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8.图所示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0.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内跑步,后一半路程内走。

假设甲、乙两人跑步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
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11.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的是 ..................................()
A.牛顿——惯性定律B.帕斯卡——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值
C.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12.下列事例中的措施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
B.在圆珠笔外壳上做一块橡皮套
C.磁悬浮列车行驶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D.在机械运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珠轴承
13.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
14.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
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 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
15.一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减少50N,则杠杆.................................................................................................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
C.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
16.家用的手摇晾衣架如图所示,它实际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假设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00N,则静止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 .......... ()
A.100N
B.50N
C.25N
D.20N
17.如图所示,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

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8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0.2m。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拉力F的功率为1.8W
D.拉力F的大小为5N
18.在物理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如:①“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②“测量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③“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换用不同灯泡多测几组;④“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其中属于从不同情况下探究普遍规律的多次实验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19.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109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A.1.5×1012kg/m3 ; B.1.5×1015 kg/m3;
C.1.5×1018 kg/m3 ; D.1.5×1021 kg/m3.
二、填空题
20.如图所示一个工人用滑轮组提起2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125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10m.则有用功是__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21.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

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22.如图11所示,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弹簧将 (选填“伸长”或“缩短”)。

如果用电流表替代虚线框内仪器,然后将条形磁体迅速插入线圈中,与之相连的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这是现象。

23.家庭电路电压为伏,白炽灯使用时,将能转变为光能。

今年3月28日在全球举行了一场名为“地球时间”的熄灯接力活动,人们用黑暗的方式唤醒人类的环保意识。

如果某同学家有1千瓦的用电器停止使用1小时,节约用电千瓦时。

24.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它们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__的缘故。

三、简答题
25.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为什么?
四、作图题
26.(1)(1分)在图12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2)(3分)在图13中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
27.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

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
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υ/km·h-1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
(2)由这个测试可见,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 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υ-t图像。

(不需准确描点)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就是利用此规律制成的。

如果以焦点为参考点,当蜡烛离焦点越近时,像离透镜越______(选填“远”或“近”)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六、论述计算题
29.(7分)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和大
量建筑物倒塌,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1)在汶川地震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使用了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

它的工作原理是: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 (填“声音”、“光”或“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接收器不断接收被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处理。

(2)地震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

地震波中的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

在距离震中数十公里的极震区,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而远在一千余公里之外的湘潭,我们只感到明显的水平晃动。

据此可以推断: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地震波中的纵波
A.比横波传播速度小B.比横波的能量衰减得慢
C.比横波传播速度大D.传播振动,而横波不传播振动
(3)6月7日,据中央电台报道,唐家山堰塞湖的湖水开始漫过湖坝泄流槽面,坝体水位已达740m。

由于坝体承受着太大的湖水压力,部分湖坝已出现了管涌,随时都可能溃决。

请问此时坝体底部每100m2承受了多大的湖水压力?
30.(8分)如图所示的装置很有创意——它将比较耗水的洗衣机和同样耗水但不太讲究水质的马桶连在一起:上部是洗衣机(有关技术参数见铭牌),下部是马桶,中间设有贮水箱.洗衣机还设有加热功能,洗涤前先将水加热到适宜温度.可以提高洗涤效果。

××滚筒式洗衣机
电压/V220
洗衣功率/W200
胶水功率/W330
最大洗涤容量/kg5
水加热功率/W2000
(1)冲一次马桶需要5L水,若一次洗衣服用的总水量是50L,则可供马桶冲几次?
(2)求脱水时的正常工作电流
(3)某次洗衣时,首次进水量为15L,正常加熟15min水温达到设定要求。

①求首次进水的质量
②求加热过程消耗的电能
③若加热时电能的84%转化为水的内能,求水升高的温度.[c水=4.2× l03J/(kg·℃)]
【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
B
2.
A
3.
D
4.
A
5.
C
6.
A
7.
解析冰是晶体,冰熔化时须满足两个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0 ℃(2)持续吸热。

本题中,烧杯里的冰块虽然大部分已熔化,但熔化过程尚未结束,温度仍保持在熔点0 ℃,试管中的碎冰块通过热传递,温度也达到了冰的熔点0 ℃,但由于此时烧杯和试管间没有温度差,故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所以试管内的冰块无法继续吸热,也就不能熔化。

C 8.
B
9.
B
10.
A
11.
A
12.
B
13.
A
14.
A
15.
B
16.
C
17.
C
18.
D
19.
C
二、填空题
20.
1000 80%
21.
2.4
22.
【解析】本题结合动态电路分析考查通电螺线管,为常见题型。

解题时由电流方向结合螺线管绕线方式判定其上端为N极,故对其上方磁体为引力,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当滑片向右滑时,导致接入电路阻值增加,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对上方磁体引力减小故弹簧缩短。

而后者因为电流表指针偏转可判定有电流通过,即为电磁感应现象。

N 缩短电磁感应
23.
220,电,1
24.
折射,虚像,反射,虚像,漫反射
三、简答题
25.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

四、作图题
26.
(1)如图
(2)如图
五、实验探究
27.
⑴ 0.66~0.68 ⑵车速⑶如图18所示,图像不到横坐标或在横坐标以下,均扣1分
34题6分,35题8分,共14分)
28.
缩小照相机远变大
六、论述计算题
29.
本题共7分
(1)电磁 (1分)
(2)C (2分)
(3) p= gh
=1.0×103 kg/m3×10N/kg×740 m (1分)=7.4×106Pa (1分)
F = p s
=7.4×106Pa×100 m2 (1分)
=7.4×108 N (1分)
30.
(1)5次 (2)1.5 (3)①15kg ② 1.8×106③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