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绵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

B . 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C .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D . 《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2. (5分)(2018·济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

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_____!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

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____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③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渗(shèn)透燥动
B . 屏(bǐng)息欢腾
C . 亲昵(ní)晨曦
D . 刹(shà)那问侯
(2)依次选用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染上徘徊
B . 盖上徘徊
C . 盖上盘旋
D . 染上盘旋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轻轻掠过水面飞到芦苇荡尖
B . 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轻轻掠过水面飞到芦苇荡尖
C . 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
D . 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
3. (7分)(2019·澄海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2) 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气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4)何处望神州?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补充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4. (11分)(2019·天河模拟) 名著阅读题。

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文学人物,多数具有其两面性。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方面机智勇敢,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从“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情节可看出;可是另一方面又脾气暴躁,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从“孙悟空大闹天宫”情节可以看出。

请你从以下名著人物中挑选一个,谈谈其两面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水浒传》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5. (20分)(2017·黔东南)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窑变
余显斌
①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

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②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

各种瓷器,琳琅满目。

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

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③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④买家只许看,不许摸。

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

在他这儿买瓷的,尤其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
他。

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

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用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

一查,果然是宋代的。

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⑤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

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纯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⑥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

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

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⑦由于路近,他没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

这时,一轮三轮车冲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⑧三轮车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

”三轮车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钱!”
⑨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不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

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儿,一咬牙:“我赔!”他哼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

”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⑩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纸箱,去了买主那儿。

三万元钱也就到了手里。

⑪这样的生意,他一天会做几起。

所以,撞碎那件鲁山花瓷的事,他也就慢慢忘了。

⑫一个冬日的早晨,他刚开门,一个人影戳在眼前。

抬眼一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民工司机。

司机吸溜着鼻子,显然站了一会儿了。

看见开门,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握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缩缩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⑬司机交了钱,嘘了口气,好像多大一个心事了了。

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

直看着那民工骑上三轮车,嘟嘟嘟地走了,一直消失在晨雾中,消失在他视线的尽头。

⑭他拿着钱仍呆呆地站在那儿,心中有股烈焰在燃烧,在蒸腾,在激流澎湃,以至于他虚汗淋漓。

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

⑮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

他当时之所以没让赔,一则赝品不值钱。

再则怕闹开了,被行家发现,看出其中的猫腻。

⑯鲁山花瓷,是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窑变。

⑰他没想到,一个民工司机,竟让自己心中发生了剧烈的窑变,也如鲁山花瓷一样,放射着一片洁净的蓝色。

当天,他找到民工退还了钱。

以后,他的“名瓷之家”中,再也没有赝品了。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第六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为下文埋下伏笔。

B . 联系标题“窑变”,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是民工司机。

C . 从第17自然段画线句子可以看出,人要想成为如鲁山花瓷一样的瓷中极品,有时需要经历“窑变”。

D . 第九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同情农民工的人。

(2)
第12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
谈谈你对标题“窑变”的理解。

(4)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现实生活中,相信你也有过“窑变”的经历。

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简要谈谈你的“窑变”过程。

6. (20分) (2016七上·温岭期末) 现代文阅读(二)
板凳狗和它的一朵小黄花
金波
板凳狗每天都去郊外的湖边散步,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他来到湖边,看见一丛黄色的小花,便俯下身来闻一闻,很香。

第二天,他又来到湖边,发现那一丛花不见了。

“花儿哪里去了?”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时,有一个很柔弱的声音传过来:“是让几个孩子摘走了,都摘走了。

”板凳狗俯下身来找一找,发现在原来开满黄花的地方,有一朵很小很小的花还留在那儿。

“你怎么没有被摘走呀?”
“我太小,不起眼儿,他们看不上我。


那一天板凳狗感到很不安,晚上很久都没睡着。

第三天,他又来到湖边,刚刚走近那朵小黄花,她就高兴地喊了起来:“你好,板凳狗!你看我是不是长大了一些?”板凳狗仔细看了看,看不出她有什么变化,但他还是鼓励她:“你长大了一点点。

”小黄花很高兴,把身子扭一扭,像跳草裙舞。

可是,她忽然又有些担心了:“我长大了,如果也被摘走了,怎么办?”是啊,板凳狗也担心起来。

那天,他一直陪着小黄花,天上的星星都出来了,才和她告别。

又一天的早晨,当板凳狗再见到小黄花时,发现她真的长大了。

“啊,小黄花,你真的长大了。

我要好好保护你,不让别人把你摘走。

”小黄花马上叫他一声“板凳狗哥哥”,惊喜地问他:“你真的能保护我吗?”板凳狗点点头,就静静地卧在小黄花身边守护着她。

“你为什么叫板凳狗呢?”小黄花好奇地问,“是因为你长得像一条小板凳吗?”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卧在小黄花身边,静静地欣赏着她,看得小黄花羞答答的。

看着看着,板凳狗忽然也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长一些刺呢?谁要摘你,你就扎他!”“你说什么呀,我为什么要扎别人呢,”小黄花觉得奇怪,“我只希望有人欣赏我,别伤害我,就像你一样。

”板凳狗听了,很为自己提出这样愚蠢的问题不好意思。

这时候,从小树林里跑出来一只兔子,他想尝尝这朵娇嫩的小花。

板凳狗大喝一声:“兔子,你是不是想摘花?”小兔子吓得四条腿直哆嗦:“啊,不是,不是。

”说完,掉头就跑走了。

那天板凳狗又陪小黄花一直到月亮
升起来。

从那天开始,每天天一亮,板凳狗就来守护着小黄花,天黑了,才回家。

有一天,来了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

他们俩眼神不那么好。

老爷爷问老奶奶:“你看那是一朵小黄花吗?”老奶奶说:“我也看不大清楚。

那儿倒有条小板凳,咱们先坐下,仔细看看吧!”说着,就双双坐在板凳狗身上了。

“哎呀,还真是一朵小黄花呀!”老爷爷惊喜地叫了一声。

“你可不许摘她呀!”老奶奶叮嘱了一句。

他们仔细欣赏着,谁也不说话。

“哎呀,这小板凳真柔软,就像沙发一样。

”老奶奶先夸了一句。

“是呀,这小板凳越坐越暖和。

”老爷爷也夸了一句。

板凳狗忍不住了,说:“我不是小板凳,我是板凳狗。

”老爷爷老奶奶赶紧站起来,直道歉。

板凳狗说:“别客气,请坐请坐,我愿意让您二老坐在我身上欣赏这朵小花。

”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狗,于是每天都给板凳狗带来一根骨头、两条香肠、三片面包。

从那天开始,板凳狗每天让老爷爷老奶奶坐在自己的身上,舒舒服服地一起欣赏小黄花。

天气越来越冷了,小黄花要凋谢了。

她说:“谢谢你们这么爱我,等我的花谢了,我还有礼物送给你们。


秋天来了,小黄花虽然凋谢了,但他们还是每天来看她,守护着她枯萎的花。

渐渐地,他们发现小黄花结出了毛茸茸的种子。

老爷爷说:“这就是她送给我们的礼物啊!”
那天,老爷爷采下了小黄花的种子,分成了两包,送给板凳狗一包,自己留下一包。

老奶奶嘱咐它:“别忘了明年我们一起来这里种花呀!”
(1)
根据文意,概括回答板凳狗对小黄花的思想行为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发现小黄花—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生动形象,请简要赏析。

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狗,于是每天都给板凳狗带来一根骨头、两条香肠、三片面包。

(3)
“你为什么不长一些刺呢?谁要摘你,你就扎他!”对于板凳狗的这个提议,小黄花接受了吗?从中你看出小黄花具有怎样的品质?
(4)
对于这篇童话的主题,谈谈你的看法。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9八下·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一个“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赴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

B . 颈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

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 . 尾联的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
D . 该诗是一首送别诗,开合顿挫,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8. (13分)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二章》
【乙】《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

吾,楚国之小子也,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

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
——录自《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注引<襄阳记>》
【注释】①传:《左传》。

②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

③天:指所依存或依靠,这里指父母。

④诱:教导。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以天下之所顺以:
②《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克:
(2)
下列句中加线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天时不如地利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
B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吾,楚国之小子也
C . 环而攻之而不胜而早丧所天
D . 生,亦我所欲也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
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强调了“”的重要性。

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乙文则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5)
从写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统治者;乙文则是告诫子孙。

(用自己的话回答)
八、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9. (5分)(2017·崇仁模拟) 综合性学习。

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在走廊墙壁、楼梯、教室等建立书架,摆上书籍,同学们可以随时借阅,归还书籍。

为此,需要写一则前言,激发阅读兴趣,并告诉读者一些注意事项,张贴在书架的显眼处。

现在,请你写出来。

(150字左右)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作文:
一颗心灵的成熟,必须经过痛苦的洗礼。

成长路上,百般滋味,唯有自知,细细品味,总有一种无法诉说的忧伤弥漫心间,把它写成文字,记录一段心情。

请以“无法诉说的忧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2-1、
2-2、
2-3、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
3-1、
3-2、
3-3、
3-4、
3-5、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4-1、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5-1、
5-2、
5-3、
5-4、
6-1、
6-2、
6-3、
6-4、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1、
7-2、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8-1、
8-2、
8-3、
8-4、
8-5、
八、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9-1、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