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中图版课件名师优质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图中臭氧能吸收________,它主要分布在_______层。 (4)图中二氧化碳、水汽能吸收________,它们主要分布在 ________层。
[思维流程]
[答案] (1)散射 四面八方 (2)反射 低 (3)紫外线 平流 (4)红外线 对流
1.大气的保温作用可分三个过程 (1) 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增温。 (2)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强烈吸收 地面辐射 而增温。 (3)大气产生大气辐射,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返还给地面, 大气逆辐射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 量,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思考探究: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天 空呈蓝色、云彩呈白色?
提示:空气对太阳辐射(尤其是蓝光)的散 射作用和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知识升华 一、大气削弱作用的形式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大气对太 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三个方面。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此外,大 气透明度、海拔和大气状况等对太阳辐射强度都有影响。如下 表所示:
提示: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为什么没有太阳照射时,温度会下降到-180 ℃~ -170℃? 提示: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对月面起保温作用。
知识升华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 如下表:
二、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应用 1.在自然现象中的应用,如下表:
2.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1)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 原理: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 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 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 玻璃温室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 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典题印证 [典例] (北京高考)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 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思维流程] [答案] B
[对点训练] 对点练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时要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据此回答 1~2 题。 1.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下列四组连线中正 确的是( ) A.对流层—水汽—紫外线 B.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红外线 C.平流层—臭氧—红外线 D.对流层—二氧化碳—可见光
1.数字法记忆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个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两种作用: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三种形式:吸收、反射、散射。 三个环节: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 大地。 四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2.歌诀法记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透大气,削弱作用数量减。 绝大部分归地面,吸收辐射大地暖。 大气吸收是主要,射向宇宙不过半。 空气增温辐射在,逆向辐射能量返。 补偿地面热损失,就像棉被温地面。 多云天气更强烈,昼夜温差在变暖。
1.大气的热源 太阳辐射 能量的根本来源, 地面 是近地面大气主
要、直接的热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穿过 大气层 到达地面。 (2)地面吸收 太阳辐射 转化为热能增温。 (3)地面增温的同时,把热量传递给 大气 。
问题探究 [歌词中的地理]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 儿响四方,赞歌更嘹亮,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 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方法技巧 地面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思路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 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 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 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2.意义 缩小了气温的 日较差 ,使地表附近的气温变化 幅度 减小 ,从而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 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温馨提示] 大气逆辐射始终是存在的,且白 天因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更强。但夜晚大气逆辐 射作用更重要。
图表解读 大气的“温室效应”
[信息获取] (1)大气对于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的,绝大部分太阳 辐射透过大气射向地面,使地面 增温 。 (2)大气中的 水汽 和 二氧化碳 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使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 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 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 保温 作用。 (3)人类大量燃烧 矿物燃料 、 毁林 等导致大气中 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增强 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变暖。
问题探究 [神话传说中的地理]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广寒 宫”终年深冷幽寂,实际上“广寒宫”并不是 一直都是深冷幽寂的。在有太阳照射时,“广寒 宫”可以达到 130℃的高温,在没有太阳照射 时,温度下降到-180℃~-170℃。
思考探究:1.为什么有太阳照射时,“广寒宫”可 以达到 130 ℃的高温?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解析:第 1 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 性: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 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 线。第 2 题,A 项所叙述的现象,原因是多云增强了 大气逆辐射,因而气温较高,所以与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无关。B 项所叙述的是云层的反射作用。C 项所叙述的现象是大气的散射作用。D 项所叙述的现 象也是大气散射作用的结果,因此正确的是 A 项。
典题印证 [典例] 读太阳辐射与大气和地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 射的________作用,它使太阳 辐射向________(方向)散开。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就 是这种作用的结果。
(2)图中 B 表示________作用。受该作用影响,白天阴天时 气温比白天晴天时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