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误工费定义和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事故误工费定义和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法律
法规
关于交通事故误工费的计算公式和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1.计算公式:
误工费=受害人正常工作收入×误工时间×误工损失比例
其中,受害人正常工作收入指的是受害人在事故发生前的正常工作收入水平,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等;
误工时间指的是受害人因事故导致不能工作的时间;
误工损失比例指的是受害人因事故导致收入减少的百分比。
(1)《侵权责任法》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肇事方应当承担给予受害人交通事故误工费的赔偿责任。
(2)《劳动法》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因工作原因造成劳动者受伤或者患病,在劳动合同约定的视为工伤的范围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
因此,用人单位需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受害人的误工费。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了交通事故误工费的计算方法。
根据这一规定,误工费的计
算应当综合考虑受害人的年龄、因事故导致工作能力减少的程度、受害人原因工作收入的多少等因素。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误工费的计算不能简单地按照受害人的工资标准乘以误工时间来计算,而是应根据具体案情进行综合评估,并考虑受害人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