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同步测控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测控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我夯基我达标
1.无业人员X某到一居民家行窃时,被户主抓获。

为教训小偷,户主和邻居将X某捆绑并殴打。

户主和邻居的行为属于()
A.正义的行为,不负任何责任
B.是犯罪行为,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C.某某行为,侵犯了X某的人身权利
D.依法同某某犯罪作斗争的行为,值得提倡
解析:此题考查如何对待非正义的行为,法律制裁一切非正义的行为。

户主及邻居的行为是一种某某行为,当然也是非正义的行为,所以A、D两项是不正确的,但他们的行为属于一般某某,不是犯罪。

答案:C
2.李某由于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被交警发现罚款200元。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交警对李某罚款的行为是非正义的,因为李某的行为没有对别人造成危害
B.交警对李某罚款的行为是正义的,因为李某的行为违反了《交通法》
C.李某不戴头盔是不对,罚款200元就有点过分了
解析:该题结合生活实际,主要考查对正义和制度的关系。

“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罚款200元,扣两分”是新《交通法》规定的制度,制度一旦制定,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故而A、C、D三项是不对的。

答案:B
3.2010年5月30日,某某市区12路公交车乘务员因提醒乘客注意扒手,遭到5名扒手殴打致伤,当时公交车挤满了乘客,却无一人伸手相助。

乘客的行为是()
A.人们保护自己应有的做法
B.懦夫、自私的表现,应受到谴责
C.维护自己利益的表现
D.正常反应,无可指责
解析:该题结合生活实际,重点考查是否具有正义感。

冷漠、对坏人坏事无动于衷,只会助长坏人的嚣X气焰,不利于正义社会的形成,最终也会使自己的利益遭受侵犯。

答案:B
4.在查处某某特大走私案的过程中,办案部门先后收到群众来信1 200多封,举报700多个,接待群众来访160多人次,为查处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

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痛恨腐败②维护正义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③公民依法行使揭发检举权具有重要的作用④揭发检举是公民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的有效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题,在选择时,应注意筛选,选取正确的组合。

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故选D项。

答案:D
5.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秉公执法、除暴安良的事迹在社会中广为流传,她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先进代表。

之所以得到群众拥护,是因为任长霞()
解析:任长霞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英雄模X人物,她之所以得到群众的拥护,是因为她维护了社会正义,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维护了党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能理解成身份特殊的原因。

答案:ACD
6.(2010某某某某模拟)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下列选项中属于“正义”行为的有()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正义”含义的理解,难度系数不大。

答案:BD
7.2010年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人们观看抗日影片、唱抗日歌曲、悼念抗日英烈,但在日本,仍有一些人还在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企图否认抗日战争的非正义性。

对于这件事情,你同意下列哪些说法()
A.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他们的做法可以原谅
C.我们要行动起来,抗议这种行为
解析: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战争,他们的非正义战争永远不能原谅,故A项是错误的。

答案:BCD
8.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总表现出许多共同点,下面属于其表现的是()
①先分清是非再采取行动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避而远之③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④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援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在生活中,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X正义。

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援助。

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有正义感的人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因此,②是错误的。

答案:C
9.下面四个同学在学完《我们维护正义》一课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A.正义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需要我们从小培养和塑造
B.如果谁对我不正义,我就对谁不正义
C.现在我们还小,正义的事情还是等到长大后再说吧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如何维护正义”的理解,难度系数不大。

答案:AD
10.学生X宝乐在放学回家途中,遇一群社会青年正在殴打自己的同班同学赵帅,上前劝阻,却被那几人辱骂和打伤。

事后X宝乐为了出气,让自己的哥哥找人将那几个社会青年打成重伤,且一人成残废。

三天后,当地派出所将其哥哥拘留。

(1)X宝乐有没有正义感?
(2)他的做法都正确吗?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解析:解答此题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要明确应该怎样维护正义。

答案:(1)有正义感。

(2)X宝乐劝阻社会青年殴打赵帅是正确的;但后来他让哥哥找人去打那几个社会青年的做法是不对的。

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会拿起法律武器,运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11.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林在散步,有两个外地人问他某个胡同怎么走。

小林告诉他们先乘坐哪路公共汽车,再在什么地方转车,然后该怎么走。

可是两个外地人就是搞不清路线。

于是小林就一直把他们带到目的地。

两个外地人很感激小林,就掏出50元钱给小林。

小林说:“用不了50元,您就给20元吧。

”事后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有人说,小林有市场经济的头脑,为别人服务了,这问路、带路的钱就该收。

有人说,小林冒险赚这个钱不值得,要是给坏人骗了就得不偿失了。

也有人说,小林没有必要多管闲事,让他们去问交警好了。

还有人说,这钱不该收,积极主动地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是中学生行为规X的基本要求。

对于这问路、带路钱,小林该不该收?你的看法呢?
解析:此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是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真实事例,涉及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此问题的思考,来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培养我们的优良品质。

答案:力所能及地做好事,帮助有困难的人,是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个十分可贵的做人的品质。

如果我们看到问题时,不被金钱障眼,我们的认识视野可能会宽阔得多,我们的境界可能会高尚得多。

不为金钱所累,不让金钱玷污了做人的正直,才是更值得我们中学生追求和珍重的真正价值。

在当今充满物欲和金钱诱惑的社会,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实属可贵。

我们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去掉一切污浊的侵蚀,恢复本来就属于我们的正直的良知。

我综合我发展
12.邻居李大妈回到家时,发现小偷在她家行窃。

小偷发现李大妈后冲出门,李大妈紧追下来。

在楼下,小偷慌乱中脚踩在西瓜皮上,摔成骨折。

在众人要痛打小偷的叫喊声中,李大
妈力排众议,坚持将小偷送到医院治疗。

后来,小偷被感动了,痛改前非。

请回答:
(1)材料中哪些人物的行为是正义的?哪些是非正义的?
(2)对于李大妈的行为,你有什么感想?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我们能否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社会需要正义,需要有正义感的人,只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社会风气才会越来越好。

答案:(1)小偷偷东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李大妈前后的行为都是正义的,众人谴责小偷也是正义的表现,但若痛打已经骨折的小偷则是非正义的。

(2)李大妈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面对小偷行窃,采取积极态度,勇抓小偷,是伸X正义的表现;当小偷摔伤,她力排众议,及时给予救助,维护他的生命健康,是富有爱心的表现,是维护正义的表现。

13.2010年3月31日中午,某某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一、二年级的数百名学生前往影剧院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途中一辆小轿车向学生飞速冲来,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殷雪梅老师临危不惧,舍生忘死,X开双臂奋力将五六名学生推到路边,自己却被轿车撞出20多米,身受重伤,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以身殉职。

殷雪梅的正义之举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在她葬礼举行的这一天,十多万市民自发地走上街头,为“英雄教师”送葬。

人事部、教育部作出决定,追授殷雪梅“全国模X教师”荣誉称号,同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殷雪梅同志学习。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群众真情送别殷雪梅的情景说明了什么?
(2)谈谈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表现有哪些。

(3)我们应向殷雪梅老师学习什么?
解析:此题材料中殷雪梅老师的行为代表了正义,代表了无私,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如果社会中这样的人多了,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好转。

答案:(1)①殷雪梅老师人格高尚、事迹感人至深;②人民群众对殷雪梅老师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③好人好事必将得到人们的赞同;④人们总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
⑤即使普通人,只要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人们也不会忘记等。

(2)①有正义感的人,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秀品德。

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正气。

②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当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③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X正义。

(3)略。

14.材料一:同志2010年2月19日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某某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材料二:2010年4月14日晚,任长霞在为侦破一起刑事案件由某某返回登封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牺牲。

2010年4月17日,某某省登封市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

任长霞在21年的从警生涯中,把一颗赤诚之心全部奉献给了公安事业,经历了一次次善与恶、正与邪、情与法、生与死的针锋较量和严峻考验。

特别是在担任登封市公安局长的3年多来,她疾恶如仇,忧民疾苦,顶住压力,不畏恐吓,连续端掉了5个涉黑犯罪团伙,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女包公”“任青天”。

任长霞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X”“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问题:
(1)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是什么?
(2)任长霞为什么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女包公”“任青天”?
解析:此题考查联系实际的能力。

正义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美好社会的目标之一。

而在我们身边处处存在着正义,而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做正义的事情才能实现目标。

任长霞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学习的楷模,可以从提供的材料中,以及自己的认识来组织答案。

答案:(1)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
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2)只要答出任长霞为人正直、有正义感,用自己的浩然正气维护了社会公平、维护了社会正义的大概意思即可。

2010年应届毕业生。

在校期间,他曾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团支部书记,受过学院的嘉奖表彰。

2010年2月24日,马某某市人事局根据省人事厅、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发出《2010年全市考试录用人民警察公告》,向社会上公开招考人民警察。

即将从公安学院毕业的胡祖沛非常自信地填报了马某某市某公安局的普通民警职位。

当时有130多人报考了这个仅招19人的职位。

在经过笔试、体能测试、面试一系列严格的考试后,胡祖沛的成绩是第8名。

然而让他始料不及的是,6月14日,在该市人事局公布的体检合格人员中,竟然没有自己的名字。

为了寻求真相,胡祖沛和与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其他17名考生一起,先后三次向马某某市人事局书面反映情况,申请复检,并要求公开当时体检不合格的项目,但都被搪塞和拒绝。

在多次申告不理且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拿起了法律武器。

2010年7月15日,胡祖沛一纸诉状将马某某市人事局告上了法庭,请求法院撤销市人事局某某放宽体检合格标准的行政行为,并判令人事局对其认为原告身体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

面对上述材料,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
同学甲:算了吧,打官司也是枉然。

同学乙:胡祖沛的做法是对的,如果是我,我也会讨个说法的。

同学丙:这事与我没关系,我不参与你们的讨论。

请你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也谈谈你的观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辨别能力。

由于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此问题的看法和做法也各不相同,但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因而同学甲的观点是不对的。

而同学丙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是不对的,不利于正气的形成。

答案:(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他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有特权。

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述材料中马某某市人事局的做法无疑是违背“公开选拔”原则的。

(2)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非正义的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面对非正义的行为,若选择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同时,只有对非正义的行为说不,才有可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效地打击非正义的行为,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所以,我认为胡祖沛的做法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同学甲和丙的观点是不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