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银生:痰培养结合药敏试验在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分析2019年第29卷第3期
3讨论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结核病流行趋势再次反弹,表 明结核病耐药情况已不容忽视,我国作为结核病高发 地区,耐药率增加使的原本就极为困难的结核病疫情 控制面临严峻挑战[5]。
复治患者是结核病耐药的高危人群,但近年来初治患者耐药情况也逐渐增多,对二 者耐药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有利于寻找结核病耐药发生规律,或许有可能改善结核病流行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316例涂阳患者中,痰培养阳性 288例,阴性36例。
2010年《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涂阳患者耐药率为37. 8%,复治 患者总耐药率55. 2%[6]。
本研究中复治患者总耐药率44.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比较初治和复治患者 耐药情况,两者单耐药率、多耐药率、耐多药率和总体耐药率均差异显著,表明复治患者耐药情况更加严重,可能由不规范治疗所致,初治患者耐药性较低,临床治 疗过程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结核药物,在有效 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耐药情况发生,若出现耐多药 或广泛耐药,不但影响患者预后,还将导致结核病疫情 控制难度大幅度增加。
另外,本研究统计发现初治和复治患者对不同药物耐药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所用4 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INH(11.46%)、Ofx(8.33%)、REP(6.94%)、Km (3.82%),其中 REP 和INH为一线抗结核药物,O fx和Km则为二线用药, Qfx耐药率仅次于INH,可能是由于Ofx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抗感染治疗所致,同时REP和Km单耐药比例分
别为15.00%和9. 09%,提示这两种药物耐药患者多
以耐多药或多耐药出现,因此需要更加强调药物规范
管理,诊断和治疗时需在明确患者耐药性基础上选择
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普遍存在耐药性,且复治患
者表现更为严重,因此需加强抗结核药物管理,临床诊
疗过程中需在进行药敏检查基础上合理选择药物,以
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形成。
[参考文献]
[1]阮巧玲,张文宏.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潜伏性结核分枝杆
菌感染的预防性治疗策略再思考[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
⑴:1-5.
[2]王肇华,袁瑛,邱青,等.维生素D与结核病相关性的研究进
展[】].中国临床研究,2015,28(4):532-533.
[3]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实用
乡村医生杂志,2013,20(2):70-74.
[4]张灿灿,苏云开,刘耀,等.GenoType MTBDRplus在内蒙古地区
耐多药结核菌检测中的应用评价[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35(7) :1608-1613.
[5]沈欣,宋沈超,雷世光.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J].职
业与健康,2017,33(4):566-56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本文编辑:王知平
布拉氏酵母菌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观察
刘予
(洛阳新区人民医院,河南洛阳471023)
[摘要]B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早产儿喂养情况、体重增长的影响。
方竑:选择早产儿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74,喂养期间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和对照组(n=74,仅进行常规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生长情况及不耐受情况。
餚* :观察组胃肠摄入量高于对照组,且胃肠半量及全量喂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低于对照组,但其体重、头围、身长增长速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
结铪:布拉氏酵母菌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喂养不耐受。
[关键词]早产儿;布拉氏酵母菌;喂养不耐受;体重;胃肠全量喂养
[中图分类号]R7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0126(2019)03"0029>03胎龄37周以下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与正常新生 儿比较,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其胃酸、蛋
[作者简介]刘予,女,主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 29 •
山适职1S f纥f报2019年第29卷第3期
白酶活性偏低,肠道菌群定植延迟,肠道有益菌群数量 少[1]。
这些特点使早产儿易受病毒、细菌侵袭,加之 免疫功能先天不足,易导致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甚至败 血症等,母乳喂养和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是早产儿主要喂养方式,肠道不成熟性常导致喂养不耐受;可见,保 证和促进早产儿的消化功能,是其健康生长、发育的有 效保证[2]。
本文将布拉氏酵母菌应用于早产儿喂养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l.i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洛阳新区人民 医院住院的早产儿148例为研究对象,纳人标准:胎龄 处于29 ~ 36周范围内;就诊时间小于12 h;早产儿监 护人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 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病变;血液系统疾病; 先天消化道异常;因住院时间不足等原因无法保证后 续观察者。
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各74例,两组早产资料分别为:性别(男/女)为[(38/36)和(35/39)],胎龄为[29 ~ 36 (34. 12 ± 3.31)周和:29~36(33.47 ±3.70)周],体重情况为[(1.62±0.34)kg 和(1.70±0.37)kg],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3]为[(8.46 ±1.03)分和(8. 59 ±1.15) 分],两组早产儿上述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〇
1.2方法
所有早产儿均接受保暖、呼吸、保持血糖血压稳定 及液体平衡、疾病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和护理。
所有 早产儿均接受人工喂养,选择雀巢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液态奶(荷兰Nestle公司,341kJ能量/lOOmL)喂养,必 要时进行营养支持辅助治疗,根据早产儿吮吸吞咽能力选择经口喂养或经口胃管喂养,常规留置胃管,及时 调整奶量。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开奶同时,与布拉氏酵 母菌散(法国BIOCODEX,S2*******,每袋含菌粉250 mg)联合喂养,100 mg/kg/d,2次/d,加人少量温水或加人营养液中服用,持续服用至早产儿出院。
1.3观察指标
喂养情况:观察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喂养情况,包 括开奶时间、胃肠摄入能量、胃肠半量及全量喂养时间、其中胃肠摄人能量统一在早产儿出生后第7 d观 察测定,胃肠全量喂养的标准参照文献[4]。
生长情况:在进行治疗干预前与早产儿出院前1d,分别测定 早产儿头围、身长、体重等情况,计算其增长速度。
耐 受情况:参照《实用新生儿学》[5]确定早产儿喂养不耐 • 30 •受,统计两组早产儿呕吐、腹胀、胃潴留、大便异常例数,不耐受情况的总和即为总不耐受。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9. 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i± s形 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以户<〇. 〇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喂养情况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喂养情况比较
组别
开n r I w f d f
胃肠全量喂
养时间(d)对照组17.12±3.24 126.24±18.68 15.01 ±2.8617.64±3.11
观察组16.49 ±2.16 178.30 ±21.339.51 ±1.7912.23 ±2.04
*值 1.3915.7914.0212.51
P<0.05<0.05<0.05<0.05
2.2 两组生长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生长情况比较
组别
恢复出生体体重增长头围增长身长增长
重时间(d)速度(g/d)速度(cm/周)速度(cm/周)对照组9.68 ±1.8617.02±3.010.57 ±0.090.65 ±0.11
观察组 5.23 ±1.0422.23 ±4.020.61 ±0.110.80 ±0.15
*值17.968.92 2.42 6.94
P<0.05<0.05<0.05<0.05
2.3 两组喂养不耐受比较(见表3)
表3两组生长情况比较
组别呕吐腹胀胃潴留大便异常总不耐受
对照组12.168.119.4612.1641.89
观察组8.11 5.41 6.76 5.4125.68
X2值
P
4.55
<0.05
3讨论
早产儿的喂养主要来源于母乳和早产儿配方奶, 前者对早产儿免疫功能提升、胃肠道功能成熟等方面 有良好促进作用,但部分早产儿无法耐受母乳,只能选 择后者,后者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对于肠道功能尚未 成熟的早产儿而言,常出现呕吐、腹泻等喂养不耐受,在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下依靠全肠外营养支持,能够解 决当下婴儿能量、蛋白质、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但长 期依赖易造成胆汁淤积、代谢性骨病等相关并发症。
因此,纠正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胃肠道成熟,是解决这
刘予:布拉氏酵母菌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观察2019年第29卷第3期
一问题的重要途径[6]。
本研究将布拉氏酵母菌散应用于早产儿喂养之中,发现在布拉氏酵母菌散的辅助下,早产儿喂养情况 优于对照组。
作为一类非致病性真菌,布拉氏酵母菌稳定性和生长、繁殖能力较强,可耐热耐胃酸,迅速定植人肠道后,既可充当肠道益生菌,也可通过释放多胺 类物质,促进肠道释放多种消化酶,同时抑制肠道致病 菌,提升肠黏膜代谢能力[7]。
表1可见,观察组肠摄入 能量大于对照组,且胃肠半量喂养、全量喂养时间均较 短,二者之间的过渡期也明显较短,提示布拉氏酵母菌 提升了早产儿肠胃代谢功能,在用药中应注意及时补充营养液,辅助治疗。
另外,本文对早产儿生长情况进 行观察记录发现,观察组早产儿头围、身长等生长速度 较快,这充分说明布拉氏酵母菌对肠胃代谢的促进作 用,印证上文结论。
研究发现,开奶时间与喂养不耐受 有关,开奶越晚,喂养不耐受的几率越大[8]。
本文两组早产儿开奶时间无差异,但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〇.05),配方奶中 的大分子物质加重了本就脆弱的早产儿消化道负担, 早期服用布拉氏酵母菌,可更快促进优势菌群定植,促 进胃肠道成熟,这可能是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几率较低的原因,此外,布拉氏酵母菌停用后,逐渐从早产儿体内排出,故而其安全性良好。
综上可见,布拉氏酵母菌对早产儿喂养、生长均有
良好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崔玉婕,陶芳,李鹏.早产儿延迟肠道喂养的危险因素及其临
床结局[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1) :10-12.
[2]陈静,方挂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肠道菌群的研究[J].中国微
生态学杂志,2018,30(4) :398401.
[3]李茂军,吴青,阳倩,等.Apgar评分的再评价—
—美国儿科学 会和妇产科学会“Apgar评分”最新声明简介[J].中华实用儿科
临床杂志,2016,31(14) :1063-1065.
[4]李月兰.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对早期生
长发育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5) :178-180.
[5]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1.
[6]路军英,刘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3) :151-152.
[7]罗嫒丽,曹文芳,刘豫军,等.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
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8) :79七0.
[8]薛继红,钟红平,李莉.布拉氏酵母菌及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11) :1961-
1963.
本文编辑:周文超
三种子宫全切术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屈爱英
(淮阳县中医院,河南周口466700)
[摘要]fl 46 :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全切术(L H)、阴式子宫全切术(T V H)、经腹子宫全切术(T A H)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f t:选择400例接受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中143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作为L H组,将其中133例接受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作为T V H组,将其中124例接受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作为T A H组;观察对比手术治疗效果。
秸梁:在子宫&孕12周时,T A H组的手术时间短于L H组、T V H 组;L H组、T V H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T A H组;T V H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均高于L H组、T A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0.05)。
砝铪: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不能盲目选择微创手术。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1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0126(2019)03"0031"03
子宫肌瘤为临床妇科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良性肿 瘤,手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1]。
如果子宫肌瘤患者无生育要求,则可以选择子宫全切术治疗。
现阶段临床中常用的子宫全切术包括经腹子 宫全切术(TAH)、阴式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子宫全切术(LH)[2]。
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
[作者简介]屈爱英,女,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