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5 第5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检卷五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66分)
1.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B.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C.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另一个分裂不正常
D.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缺失部分片段〚导学号74870313〛
答案:A
解析: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所致。

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正常。

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另一个分裂不正常,能够产生两个正常的配子。

染色体缺失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影响染色体数目。

2.(2015某某某某期末质检)果蝇中,红眼(B)与白眼(b)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白眼∶红眼=1∶3,但是白眼只出现于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不能用孟德尔分离定律解释
B.从上述结果就可判断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上无等位基因
C.将F2中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每一组杂交都可获得白眼雌果蝇
D.要确定该基因是否仅位于X染色体上,应将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
答案:D
解析:F2雌、雄果蝇表现型不同,为伴性遗传,推断红眼基因(B)与白眼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为X b Y×X B X B。

F2性状分离比为3∶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A项错误。

如果Y上有等位基因,实验结果与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一致,无法判断,B项错误;F2中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为X b Y×X B X B或
X b Y×X B X b,X b Y×X B X B不能获得白眼雌蝇X b X b,C项错误;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如果基因仅位于X 染色体上,子代雄蝇都是白眼,雌蝇都是红眼,否则子代都是红眼,D项正确。

3.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是(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C
解析:染色体数目、结构变异以及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A项、B
项、D项错误;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是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C项正确。

4.(2015某某某某姜堰期中)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

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一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Ⅰ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一,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导学号74870314〛
答案:C
解析:雄果蝇的X染色体只能传给子代的雌性个体,Y染色体只能传给子代的雄性个体,故X、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出现性别差异,A项正确;根据刚毛和截毛杂交,后代都是刚毛,可知刚毛是显性,B项正确;根据杂交组合二不能确定基因在Ⅱ-1片段,如X b X b和X B Y b杂交后代,雌性都是刚毛,雄性都是截毛,C项错误;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是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交叉互
换,D项正确。

5.下图表示一对近亲结婚的青年夫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及受精产生后代的过程,图中的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着白化病的基因,b是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着色盲的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理论上分析,图中H为女性
B.从理论上分析,G个体与H个体的性别相同
C.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患病概率为7/16
D.图中I细胞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X b
答案:C
解析:题图中,左半图是产生精子的减数分裂,右半图是产生卵细胞的减数分裂,精子中不含色盲基因,卵细胞可能含色盲基因,所以不可能生出患色盲的女孩,只能生出患色盲的男孩,所以H为男性,A项错误;由前面分析可知,E含X染色体,所以G为女性,B项错误;患病概率=1-正常=1-
3/4×3/4=7/16,C项正确;F的基因型为aX b,所以I的基因型为AX B,D项错误。

6.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这种蝴蝶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基因型为YY或Yy的个体,雄性表现为黄色,雌性表现为白色,基因型为yy的个体,无论雌性还是雄性都表现为白色。

♀Yy×♂yy,子代的基因型为Yy和yy,表现为黄色的个体一定为雄性,表现为白色的个体,有的是雌性,有的是雄性;♀yy×♂YY,子代的基因型为Yy,雄性表现为黄色,雌性表现为白色,符合题意;♀yy×♂yy,子代的基因型为yy,雌雄个体都表现为白色;♀Yy×♂Yy,子代的基因型为YY、Yy和yy,表现为黄色的一定为雄性,表现为白色的有雄性,也有雌性。

7.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1∶2
C.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
D.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导学号74870315〛
答案:C
解析: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含有一条Y染色体,后期细胞中含有2条Y染色体,而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该过程细胞中都含有1条Y染色体,所以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有可能相同,A项错误;IJ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是1∶2,而后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是1∶1,B项错误;GH段,细胞中的DNA已经进行了2次复制(BC段和FG段),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此时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比例为1/2,C项正确;有丝分裂结束后,每个DNA的两条单链中只有一条单链被标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32P,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因此KL 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不一定相等,D项错误。

8.(2015某某株洲月考)某种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黄色和黑色分别由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毛色常表现为黄色和黑色的嵌合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的主要区别在于碱基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B.嵌合体的子代必为黄色和黑色的嵌合体
C.通常情况下,嵌合体都是母猫,其基因型为X A X a
D.这种猫群体中A、a的基因频率不相等
答案:C
解析:A和a是等位基因,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A项错误;嵌合体的基因型是X A X a,与X A Y或X a Y杂交,子代都有黄色、黑色和嵌合体三种表现型,B项错误;通常情况下,嵌合体都应是雌猫,基因型是X A X a,C项正确;这种猫群体中A和a基因频率也可能相等,D项错误。

9.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果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果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Ⅱ-1或Ⅰ;Ⅰ
B.Ⅱ-1;Ⅰ
C.Ⅰ;Ⅰ
D.Ⅱ-1;Ⅱ-1
答案:A
解析:假设相关的基因用B和b表示,则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果蝇的基因组成为X b X b,一只表现型
为显性的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 B Y B或X B Y b或X B Y或X b Y B。

二者杂交,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若后
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亲本为X b X b与X B Y或X b X b与X B Y b,说明基因位于Ⅱ-1或Ⅰ上;若后代为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亲本为X b X b与X b Y B,即基因位于Ⅰ上。

10.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与3可能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答案:B
解析:题图中同源染色体联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项正确;一个着丝点上有两个DNA分子,但染色体数目没变,和体细胞中的数目一样,B项错误;染色体1和2是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后期,会相互分离,进入不同的子细胞,C项正确;1和3是非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后期,会发生自由组合,1可以和3或4进入同一个子细胞,D项正确。

11.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动物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B.图2中的细胞①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C.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2条X染色体
D.图2中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C
解析:由图2判断该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图1中出现AB段的原因是DNA复制,出现CD段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并成为子染色体,所以DE段已不存在染色单体,A项错误;图2中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不一定发生交叉互换,B项错误;由图2中②判断该动物为雌性,图1中BC段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期(此时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此时细胞内有1条X染色体),C项正确;图2中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产生的子细胞为极体和卵细胞,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2.(18分)家猫中有很多对性状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如有尾与无尾(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眼睛的黄色与蓝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在上述两对性状中,其中某一对性状的纯合基
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

现从家猫中选择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雌猫和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雄猫
作亲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基因是有片段,基因具有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复制时遵循原则,从而保证了复制准确进行。

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指的是。

(2)家猫的上述两对性状中,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性状是,基因型是(只考虑这一对性状)。

(3)控制有尾与无尾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4)家猫中控制尾形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定律;亲本中母本的基因型是,父本的基因型是。

〚导学号74870316〛
答案:(1)遗传效应的DNA 双螺旋碱基互补配对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
(2)无尾AA
(3)常X F1雌猫中无蓝眼,雄猫中出现蓝眼
(4)基因自由组合AaX B X b AaX B Y
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其复制提供了准确的模板;复制时
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基因中碱基对(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无尾和有尾在F1雌、雄性中比例都是2∶1,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尾形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在F1雌性中只有黄眼,雄性中黄眼和蓝眼都有,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根据题意,
再结合表中数据(F1中无尾∶有尾=2∶1),可知无尾是杂合子,其纯合子(AA)胚胎致死。

控制尾形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二者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无尾纯合致死,无尾亲本全为杂合子,F1中无尾和有尾的比例是2∶1,说明亲本基因型全为Aa;F1中雌性只有黄眼,
雄性黄眼和蓝眼都有,且比例为1∶1,说明亲本基因型是X B X b、X B Y。

13.(16分)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
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

(1)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段,细胞在分子水平上将发生。

(2)图1中C组的细胞(填“都”“不都”或“都不”)位于图3的QR段,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图3段的某一时期。

(3)图2中,E组细胞可以表示(填细胞名称)。

(4)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1的细胞群,则(填“A”“B”或“C”)组细胞增多,若用秋水仙素
处理图1的细胞群,则(填“A”“B”或“C”)组细胞增多。

(5)该动物一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右图为该生物产生的一个精细胞,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请写出减Ⅰ后期两极的基因组成。

(6)可用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试剂是(多选)。

A.改良的苯酚品红
B.秋水仙素
C.龙胆紫
D.醋酸洋红
E.甲基绿
答案:(1)PQ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不都QR(3)精原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4)A C (5)AA和aaBBbb (6)ACD
解析:(1)图1中的B组细胞正在进行DNA的复制,处于图3的PQ段;(2)图1中的C组为从DNA复
制完成至后期的细胞,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减半,所以QR不包括后期,等位基
因的分离发生在减Ⅰ后期,此时有染色单体,属于QR段;(3)减数分裂中核DNA相对值为2的可以是精原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4)抑制DNA复制,处于复制前的细胞增多,即A组细胞增多,用秋水仙素处理,DNA数加倍的细胞增多,即C组细胞增多;(5)由图可知精细胞中有B、b等位基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相应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染色单体,所以在两极的基因是AA和aaBBbb;(6)可以对染色体染色的试剂有改良的苯酚品红、龙胆紫、醋酸洋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