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资源战略地位与经济价值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喻为“国运之战”,是改变全球地缘与能源格局的百年未有之大趋势。
自2014年,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实施多项政策,新能源产业开启征程,2020年,在“双碳”目标循环政策驱动下,产业从启动期迈入高速发展期,锂被列为重要能源金属,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储备。
锂资源的战略地位
石油能源的旧秩序正面临挑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散,全球金融秩序仍是在以石油为能源基础、以美元为货币核心的霸权中运行。
新能源产业发展至今,以石油价格为经济发展强弱指标、以美元为资产锚定标准的旧秩序正面临挑战,主要体现在:受俄乌冲突、欧洲能源危机等影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影响石油供应稳定性,多国寻求发展可替代能源;中国在世界经济活动的权重增高、经济与工业实力增强,为抢先发展新能源产业打下扎实工业基础。
在我国“双碳”政策、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刺激下,对石油需求预期降低。
锂是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主要原料。
从新能源产业链上看,下游产品应用端的核心是电动车与储能。
目前构成电动
车40%的成本是电池,锂矿锂盐按成本
划分占比电池原料的40%~50%,锂盐
价格是全产业链降本增效的关键;从新
能源发展周期上看,当下处于高速发展
期,预计2023~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
正极材料需求量分别为111万吨、167
万吨、23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可达
53.13%。
从储能产品应用上看,以现
有工业水平,锂电池作为主要储能应用,
技术路线确定性强,相较于氢燃料和钠
离子电池具备商业效用,成为电厂配置
储能的首选。
从新型储能技术占比看,
根据国家能源局相关统计数据,2022年
全国新增装机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储能
技术占比达94.2%,占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在上游锂矿处于劣势。
根据美
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锂
资源储量在2022年为2275万吨,总量
丰富,但分布不均,全球78%锂矿分布
在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
南美洲锂
矿资源禀赋强,储量、品位高,采用盐
湖提锂晒盐法即可提炼,开采成本低。
而中国锂矿原料储量仅占全球的8.7%,
自给率低,锂盐冶炼产能却占全球的
69%,海外依存度达80%。
关于锂产业链应用情况,上游采选
有两种方式:一是锂矿石,主要包括锂
辉石、云母;二是盐湖提锂,主要为卤水。
中游冶炼包括碳酸锂与氢氧化锂,分为
工业级与电池级。
下游应用包括电池正
极、电解液、锂电池、储能等。
中国的
中下游冶炼与产品应用端在全球锂产业
链中占有绝对市场优势,而上游资源端
却仅占全球的12%,处于受制约状态。
国际局势与能源争夺战加剧。
加拿
大制裁中国锂矿企业,对于锂矿收购增
加限制条件;澳洲在不断提升锂矿价格,
南美锂三角也曾准备建立“锂佩克”,意
图取得碳酸锂定价权。
动荡的国际形势
促使美国担忧供应链安全,已开始用国
防生产法案推进锂矿公司扩产,全球对
于锂矿的认识已开始觉醒,开始重估锂
矿的价值,锂矿控制权争夺战在所难免。
锂资源经济价值分析
中国能否在新能源领域中最大程度
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在于提高对锂资源
定价的话语权以及建立以人民币为定价
货币的锂产业链。
而锂资源定价要素包
括供需差、C1成本与下游需求波动。
1.碳酸锂供需差
(1)锂资源供给量
根据美国地质局数据显示,2022年
锂资源战略地位与经济价值分析
锂资源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在锂产业链中,中国应加大在上游锂资源项目上的资本投入,以保障自身能源安全。
陈诗媛|文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48中国有色金属
49
2023年第19期
全球锂矿可探明储量为2 275万吨,按照1∶5比例折算金属锂与碳酸锂,全球可利用碳酸锂资源量为1.14亿吨。
2020年至2021年LCE(碳酸锂当量)全球总需求由33万吨上涨至53.8万吨,年均增长率37%。
按照复合年增长率30%计算,2023年LCE全球总需求将达到95.2万吨。
到2030年,碳酸锂全球需求即将达到350万吨。
(2)碳酸锂产能规划
2020年,世界5大锂盐生产巨头贡献了全球65%的产能,例如南美智利的SQM、美国的Livent、澳洲的Orocobre、中国的天齐锂业、中国的赣锋锂业。
多个锂盐生产商对于全球储能需求的增长持多头观点,并逐步开启碳酸锂扩产项目。
全球主要上游锂矿企业产能规划如图1所示。
(3)碳酸锂供需差
2017年,市场预期新能源补贴政策放缓,车企积极冲量销售,电池正负极厂大量囤积原材料,碳酸锂产能开始向过剩供应过度。
2018年,受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波动影响,下游动力电池开启去库存阶段,碳酸锂需求逐步放缓,厂家逐步出现低价抛货现象。
2019年末,欧洲新能源车市场被点燃,叠加特斯拉放量降价刺激销售策略,上游碳酸锂需求瞬间被拉动,锂盐价格在2020年逐步攀升。
2021~2022年底受全球疫情影响,供应链运输受阻,冶炼厂停工,供给趋紧,库存降低,碳酸锂价格在2022年末到达59万元/吨历史高位。
碳酸锂价格变动跟随供需波动调整,但存在时间滞后性。
剔除数据非平稳性,碳酸锂供需关系与价格呈负相关
趋势。
供大于求时,碳酸锂价格下降,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
锂资源供需趋于平衡时,碳酸锂价格水平维持在18万至26万元/吨区间。
2.C 1成本
主要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锂矿项目所在地的国家治理指数的高低。
包括法治、政治稳定、政府效率、控制腐败等计量维度。
二是资源所在地的国家安全指数高低。
发展中国家出现政府腐败、政局不稳、项目收购税率陡增等问题较频繁,国家治理指数偏低。
由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三国组成的“锂佩克”,均为发展中国家,政治风险系数高,在全球廉政排名中处于末流位置。
给锂矿企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企业投资项目的运营成本提高,挤压利润额,增加产业链的价格传导压力;二是并购过程中出现腐败问题容易造成不良企业形象、名誉降低,影响锂矿项目总体质量,增加并购失败风险。
3.下游需求波动
依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渗透率预测情况(见图2)看,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21.1万辆;而2022年新能源汽车到达转折点,年销量突破688.7万辆,实现1.96倍增长。
结论与建议
经研究,可得出两个主要结论。
一
是通过对新能源主要原料、锂产业链分布情况与能源布局争夺战的研究,中国虽然在全球锂产业链的中下游端有绝
对优势,但在资源端局促,对锂资源定价权受限,应加大对全球锂矿资源资本投入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二是经过对锂资源经济价值分析,包括碳酸锂供需差、C 1成本与新能源需求端波动三方面,从锂资源定价角度应关注碳酸锂供需差变动以及时应对供给端产能不足问题,把握市场机遇。
(作者单位:天津华勘集团有限公司)
图1 全球主要上游锂矿企业产能规划资料来源:各公司财务年报
图2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渗透率预测图(单位:万辆)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0.00%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21
20222023E 2024E 2025E 2026E
汽车销售总量
新能源汽车销量
渗透率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