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教学在商务英语泛读中的应用.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以致用
218 12/2010
一、引言
在商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阅读是商务英语语言运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学生主要通过商务英语阅读来吸取信息,提高商务英语技能。

商务英语泛读课程因此成为一门颇受欢迎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泛读教学基本沿用的还是基础阶段英语精读或泛读的教学思路——即以积累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技能为主,教师往往着重于单词、句子的分析和语法讲解,而不是强调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一种听不懂、看不明、写不来、讲不出的困境中。

本文从语篇教学的理论入手,探讨语篇教学在商务英语泛读中的应用,提出语篇教学在商务英语泛读中尤为重要,语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语篇教学法的理论
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的。

以往的以词、句子为核心的外语教学在外语学习初始阶段也许有一定作用,但语言并非一些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

语篇教学法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找出中心思想(main ideas)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 (literal comprehension);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 (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然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

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这三种理解,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1.Pre-reading :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并通过有效的引导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对篇章理解的帮助往往要大于语言知识,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老师才解释难点,扫清下一步阅读的障碍。

2.Reading :有两种形式:速读和精读。

通过速读,回答Pre-reading 中所提的问题,使学生大致掌握课文结构大大意。

通过精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内含的深层信息,了解语篇的含义,作者的写作的意图,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

3.After-Reading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继续课堂项目,让学生复述评价或表演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并可通过一些口头或笔头练习,来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巩固的学生的理解。

语篇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法,就是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组织教学,要求学生不要过多停留在学习词句的水平上,而是从文章层次结构和内容入手,学习并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主要信息,侧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语篇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之处在于,
语篇教学在商务英语泛读中的应用
关臣
(射阳县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224300)
摘 要 在商务英语泛读教学中,教师往往着重于单词、句子的分析和语法的讲解,而不是强调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忽略了学生对商务英语知识的需求。

本文从语篇教学理论入手,探讨语篇教学在商务英语泛读中的应用,提出商务英语泛读中应更注重语篇教学,围绕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商务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 商务英语泛读 语篇教学 应用 教学模式
它把语言的学习和内容的学习有机结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通过语言本身的学习,而是通过语言内容的学习达到的,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商务英语泛读教学。

商务英语泛读教学应以学生读懂实际商务内容为最终目的,与其专业相结合,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大幅提高,阅读效果自然也会相应提高。

一旦有了内容依托,课堂教学生动性也会随之提高,也不再只是枯燥、机械的词句辨析。

当学生参与到所读内容中去时,读英语就有一个参与和反馈的过程,这样以阅读内容促进语言理解的过程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语言的自信心。

三、语篇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多种教学媒体相继投入使用,校园网、多媒体实验室、录音机、投影仪等电教设备,保证了英语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和充足性,为在课堂中开展语篇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每一节课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从关键词到中心句,从语篇标记到段落结构,从中心话题到与此有关的深层次的思考,整个过程都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依托所创设的情景,在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

因此,在商务英语泛读课的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模式:导入(呈现)、速读、理解、精读、复述(表演)、讨论和巩固七个步骤。

导入:可通过不同形式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图式。

通过有效的导入能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对篇章的理解要大于语言知识本身。

导入环节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新课引入时,运用幻灯片、图示法、多媒体及其他方法向学生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故事梗概或其他相关信息,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其对新课的理解。

如在讲授《商务英语泛读》第2册Unit 1 Advertising 一课时,课前可在网上下载些经典广告并提出What is advertising? 和What kinds of advertising media do you know? 等与广告有关的问题,这样很容易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学生们的发言也会比较热烈,此时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入新课,学生学起来就会变得轻松、愉快。

速读:通过速读,使学生大致掌握课文结构、含义,对整个篇章有大致了解,能回答一些识记性的问题。

如在学习《商务英语泛读》第2册Unit2中的Money and Its Functions 时,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如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money? 要求学生在1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快速阅读全文并迅速作答,这就使学生能以略读、跳读等手段很快在文中找到答案,这有助于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培养捕捉信息的能力。

关臣 语篇教学在商务英语泛读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
12/2010 219
一、任务型教学法简述
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在语言教学中学习者通过完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从而达到学会使用英语的能力的核心理念建立起来,其倡导者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法秉承了20世纪80年代交际教学法的一些原则:
(一)真实的交际活动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

(二)用于完成有意义任务的语言活动有助于语言学习。

(三)对学习者有意义的语言才能益于整个语言学习过程。

二、任务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法把“任务”作为计划和教学的核心,任务通常指的是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式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

Skehan (1996)指出(一)任务是要有意义的活动(二)任务的成功是以结果为衡量标准(三)任务一般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相似。

Nunan(1989)提出交际型任务是学习者用目标语进行理解,掌控、交流的一种课堂活动,于此同时他们主要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作为交际行为的任务可独立存在,具有完整性;Long(1985)指出“任务”其实是人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重复的活动包括
简述任务型教学法原理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赵晨晨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09学科教学硕士 江苏省 221116)
摘 要 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是让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在用中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关注学习者“用语言做事”视意义表达为第一性,而不过多关注语言形式。

任务型教学法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探讨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及在实践中如何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将对我们的外语教学大有裨益。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步骤 进步性 中学英语
诸如刷墙,填报、给小孩穿衣服,买鞋,订票,借书,考驾照,打印,订房间等。

Bachman(1996)提出“任务”是人们在特定情境下使用语言来达成一个特殊的目标行为。

因此,任务型教学时以意义为中心的交际行为,学习者用目标语进行交谈或完成一个任务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实践来掌握语言,实现任务目标。

三、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步骤即 pre-task(前任务阶段), task cycle(任务环),language focus(语言点)。

(一)Pre-task(前任务阶段)
本阶段是是任务学习过程中最短的一个阶段,根据学生所要进行的学习任务及所涉及的题目的熟悉程度不同,可延续2至20分钟。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主题与目标。

例如和班级同学进行头脑风暴,应用图表,模仿示范或以自己的个人经历引出话题。

教师向学生强调一些和任务有关的的词语或短语,但不会事先教授新的语言结构,学生可在给予的准备时间思考怎样执行任务。

赵晨晨 简述任务型教学法原理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理解:通过作记录、问答、找主题句、找关键词等途径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表层理解。

商务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都比较单一并且格式化,通常会让读者在文章首段就知道文章的主题。

这种文体对学生来说比较好把握其文章的脉络,他们很快就知道文章的大意是按哪几个方面分层次展开的。

而每段的主题句提供了理解篇章意义的线索,作者在每一段开头或结尾都有一句主题句。

主题句是作者表达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其他句子都围绕中心句加以扩展。

如果阅读此类的商务英语文章越多,就越能熟悉这种文章的篇章布局,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精读:通过精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了解各语篇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

如通过对《商务英语泛读》第2册Unit 1 Advertising 的精读,掌握广告的定义,不同的广告类型,了解广告的传播媒介和选择不同媒介时的考虑因素,就可了解作者对于广告类型和传播的优劣势,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复述(表演):通过复述或表演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速读和精读这两个环节。

在复述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用关键词复述课文来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课文内涵。

讨论:通过分组讨论或两两讨论来发展语言的应用能力。

学生发表自己对作者所阐述内容的观点、看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对篇章进行评价性理解。

如在学习Unit1 Advertising 时,让学生讨论各种广告媒介的优劣,加深对于广告传播媒介的理解。

巩固:巩固课文的内容,加深记忆。

可通过一些口头或笔头练习,检测学生对该篇章的理解,起到巩固的目的,如让学生续写故事或把故事改编成对话及小短剧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商务英语泛读教学中,教师更应重视语篇教学的整体性,否则会导致只能理解词句,而不理解全文。

语篇教学要求教师在商务英语泛读教学中要不断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商务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具体说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中语言难点的分析和训练,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商务英语知识和商务英语交际技能,从总体上把握语篇的内容,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绪华. 语篇分析理论和逆向型教学法[J].国外外语教学.1999(03).[2]毛玉华. 漫谈语篇教学[J]. 国外外语教学.1994(04).[3]吴常镛. 新编商务英语泛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