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06T16:09:26.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张开国王静庞士禄[导读]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最广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G+菌和G-菌,需氧菌和厌氧菌以及多种耐药菌株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张开国王静庞士禄(安徽省铜陵市立医院药剂科安徽铜陵 244000)【摘要】目的:评价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抽取2006年~2009年全部201份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病历,列表对病人的一般情况,细菌学检查,碳青霉烯类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等进行评价。
结果:碳青霉烯类抗生素4年内用量虽有起伏,但总量逐年增加,主要是以老年患者的肺部感染使用为主,美罗培南增量明显。
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基本合
理。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中图分类号】R9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075-03 Analysis of the Utilization of Carbapenem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Zhang Kai-guo, Wang Jing, Pang Shi-lu (Dept. of Pharmacy, Tongling City Hospital, Tongling 244000, Anhui)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tilization of carbapenems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6 to 2009. METHODS: We use a retrospective study to take in all 201 copies from 2006 to 2009 of carbapenems antibiotics use medical records, list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bacteriology, carbapenems rational use and effectiveness. RESULTS: Although the amount of carbapenems use in four years ups and downs, the total increases every year, mainl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pulmonary infection, meropenem increases obviously. CONCLUSION: The utilization of carbapenems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is reasonable basically. 【Key words】 Carbapenems Imipenem / cilastatin Meropenem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最广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G+菌和G-菌,需氧菌和厌氧菌以及多种耐药菌株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具有耐酶性、广谱性和高效性等优点,是治疗严重感染,耐药性严重感染以及混合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
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逐渐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1]。
我院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耐酶性良好且抗菌谱超广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也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为进一步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现对这两种药物近年来在我院的应用情况及耐药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抽取病案室2006年1月-2009年12月出院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出院患者病历201例。
为每位患者建立碳青霉烯类应用调查记录表。
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诊断,住院起止日期,手术日期,血常规,肝肾功能,细菌检查及结果,药历(包括碳青霉烯类名称,合并使用抗菌药物名称,使用起止日期,联合用药,使用方法,剂量,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碳青霉烯类使用天数等),碳青霉烯类使用合理性分析,碳青霉烯类使用有效性分析,碳青霉烯类用量等。
对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
1.2 碳青霉烯类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依据国际上的通用原则,参照国内有关文献[2]制定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见表1。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实验技术指导原则》选取几个重要观察指标指定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评价标准见表2。
细菌培养阳性,药物对细菌敏感判定为合理;细菌培养阳性,药物对细菌中介、细菌培养阴性和没有送检判定为基本合理;细菌培养阳性,药物对细菌耐药判定为不合理。
在四项指标中,不合理项有一项的判定为不合理;基本合理大于一项判定为基本合理;其余为合理。
有效性评价四项指标中,无效项有一项判定为无效,有效和显效合并判定为有效。
采用WHO推荐的DDD(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逐一统计以下数值,药物的DDD,即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依据《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和规定的剂量》[3]确定药物的DDD,用药频度(DDDS)=用药总量/DDD,DDDS越大,则该药用药倾向越大;平均用药时间=总用药时间/例数;药物利用指数(DUI):DUI=DDDS/总用药时间,DUI≤1为合理用药[4]。
1.3 方法运用Excel软件统计201份碳青霉烯类应用调查记录表,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细菌学检查,碳青霉烯类使用时间,合理性分析,有效性分析,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在全部调查的201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患者中,男171例,女30例,年龄最大93岁,最小25岁,平均66.20(±11.68)岁,住院时间最长364天,最短4天,平均(57.93±42.42)天,手术35例。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科室分布为内科144例,外科57例,详见表3,感染部位统计见表4。
2.2 细菌学检查及结果
201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患者中,送检例数为183例送检率为91.04%,分离细菌109株培养阳性率59.56%,药敏试验109例敏感91例敏感率83.49%。
细菌培养送检标本见表5。
细菌培养分离菌株及药敏情况见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