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07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霍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霍市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测试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近代,它也是帝国主义争夺的重要地区。

回答1—7题。

1.下列文物出土于长江流域的是
2.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传入
3.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 B.扬州成为南北交通要冲
C.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明清之际江浙地区经济特点的是
A.“制造尤工,擅绝海内” B.“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苏湖熟,天下足”
5.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首先侵入长江流域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中国近代史上,长江全线对外国舰船开放是在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7.近代长江流域通商口岸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南京、苏州、镇江 B.重庆、汉口、上海
C.上海、镇江、沙市 D.苏州、九江、重庆
8.明清时期,政府引进、推广种植玉米和甘薯之举,最符合当时国情的是
A.大幅度增加粮食总产量 B.扩大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
C.开发和利用贫瘠的土地 D.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9.以下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几项重要制度,按其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编户制度②行省制度③三省六部制④邮驿传递制度
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10.“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

……三句破题,两句承题……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

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秦朝焚书坑儒B.清朝文字狱 C.明朝八股取士 D.西汉察举制11.“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应发挥人的才能,追求人的理想。

”“科学要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应发展人的个性。

”这些话反映的思想核心是英才苑
A.人文主义 B.专制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以下图片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珍贵文物资料,其分别反映的是: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A.图一是汉与西域图二是汉与突厥图三是契丹人生活图四是唐与吐蕃
B.图一是汉与匈奴图二是唐与突厥图三是西夏人生活图四是元与吐蕃
C.图一是汉与匈奴图二是唐与突厥图三是契丹人生活图四是唐与吐蕃
D.图一是汉与西域图二是汉与突厥图三是金的生活图四是唐与吐蕃
13.可汗上书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

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

”对此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可汗是指回纥首领 B.唐与之实行和亲政策
C.安史之乱期间,此少数民族曾出兵助唐平叛 D.“患西戎”是匈奴南下侵扰14.著名学者胡绳说:“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里的“诸多因素”是指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④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5.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秦和明长城分别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而修建:
秦长城示意明长城示意
A.匈奴、女真 B.匈奴、蒙古
C.犬戎、蒙古 D.匈奴、突厥
16.哪两个少数民族在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与汉族相融合,元朝时被称为“汉人”:A.契丹、党项 B.女真、突厥
C.契丹、女真 D.党项、女真
17.世界近现代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规模大、时间长,交战双方死伤无比惨烈的战役,其中马恩河战役、淞沪会战、莫斯科战役的相同作用是
A.都以进攻一方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B.都使交战双方进入长期相持阶段
C.都使进攻一方的作战计划(企图)被粉碎 D.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18.19世纪开辟人类生活新时代的自然科学成就是
A.居里夫人发现并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确立生物进化论
C.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D.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的相对论
19.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新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下列属于
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①②③④⑤
A.①②③ B.②④⑤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0.《财富》杂志的托马斯说:“寻找、培养和留住人才是当今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

”比尔·盖茨这样说过:“我们的这种企业,如果失去了科技和人才的支持,衰败就在一夜之间。


以上两人的话告诉我们:①科技和人才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②人才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③当代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④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右图为近代中国派遣的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

此照片拍摄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预备立宪”时期
22.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之所以能取代洋务运动而在
中国舞台上出现,其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民主革命思想尚未能广泛传播
C.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光绪皇帝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23.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反对殖民统治,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

造成这一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领导阶级不同 B.斗争方式不同
C.社会性质不同 D.宗教信仰不同
24.有人说:“14-17世纪,西方出现近代科学的曙光,而中国则呈现出传统科技的晚霞”。

下列能正确反映“曙光”和“晚霞”的成就是:
A.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和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B.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C.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D.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和僧一行制订《大衍历》
25.下列唐代图片最能共同说明唐文化怎样的特征:
A.全面繁荣 B.兼容并蓄 C.世界领先 D.影响深远
(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
26.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

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

(12分) 【材料阅读】
材料一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二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
刑,竭其货贿。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 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6分)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2分)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
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4分)
胡装女
莫高窟的唐代彩敦煌壁画《胡旋
27.康雍乾时期是清朝268年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

这最后的盛世已处于世界形势发生了空前剧变的大背景下,因此它具有比以往盛世更丰富的历史内涵。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材料二雍正帝:“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材料三(1793年)乾隆帝在给英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卷23
材料四(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访,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戛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

——(法)阿兰·佩雷菲特著《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请回答:(1)材料一显示1750-1800年中国与欧洲相比,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处于怎样的地位?(1分)并结合康雍乾时期的有关重大政治、经济举措简要分析其原因。

(2分)
(2)材料一显示1750-1830年英国的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与同一时期的
中国经济相比较,英国的经济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经济?(1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四中“盛世”的清王朝为什么却被马戛尔尼看成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4分)
(4)康雍乾时期世界形势剧变。

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欧洲在思想、政治和经济领域里发生了哪些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进步运动和事件?(3分)
28.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见图)(13分)
图画说明:《巨人中国》反映的是18世纪初期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图中的清朝巨人居高临下,上面的英文“Judge ”意为主宰者。

《木偶中国》反映的是20世纪初期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图中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

请回答:
(1)概括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指出外国人眼中的“巨人中国”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
(2)“木偶中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分)西方侵略者先后在中国操纵哪些“木偶”控制中国?(3分)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请你给今天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命名。

(1分)并说明理由。

(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份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延寄”。

“延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

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延开拆”。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请依据以上材料,完成本表格内容的填写。

(11分)
(2)请根据表格内容,为本表格设计一个标题。

(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