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ppt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 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 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 的长远利益。
仁政学说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
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 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 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 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 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 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 者。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书,属 语录体 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孟 子》与 《论语》《大学》《中庸》
合在一起 称“四书”。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
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 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 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 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 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 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 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 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 师,有“亚圣”之称,与孔 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 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 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 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破对方的观点 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2.善于铺排
论辩要注意些什么
• 观点鲜明 • 结构严谨 • 有理有据 • 思维严密 • 底蕴深厚
写作 心得
重难点探究:
孟子的义利观究竟是怎样的?我们 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他的义利观?
人有不为
“重义”只是以义为上、 也,而后 先义后利、以义求利, 可以有为。 并非不言利,也不轻利。
仁政学说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 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 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 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 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 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 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 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 的。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 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叟:对老人的尊称
亦:句首助词,无义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 你不远千里而来,将对我国有什么‘利’处 吗?”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 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
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 利,而国危矣。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 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 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将十一经刻石, 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 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 《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 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 《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 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 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 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 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 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 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 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人之安宅也;义, 人之正路也。”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 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 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 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 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 君者必立千自乘己之的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 百乘之家观。点……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 餍。
•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 者也。
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
既然梁惠王只知言利,孟子还向他讲诉 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 怎样的个性?
答案: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
理想有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 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 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探讨1:你认为孟子的思想在当时为什么 会失败?
孟子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历史 的原因。可以说,不是孟子的失败,而是历 史的失败,是历史的悲哀。正因为历史没有 选择孟子,所以战国才会如此硝烟弥漫,人 民才会困顿不堪。历史没有选择孟子,但是 我们这个世界还是需要孟子。
探讨2、你认为孟子的思想在现实中有什么意义。
在现代社会,当人类的精 神家园渐渐荒芜的今天,人们越 来越功利,蓦然回首,我们发现 了孔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超越 了国界,在熠熠生辉!
面对利字当头的梁惠王,孟子怎样游说自己的观点 呢?(也就是说说有什么艺术特色)
我们平时说话作文要学会这样, 1.讲求章法 增加说理的深刻性
作业一、随笔: 都是名利惹的祸
—也谈孟子义利思想的现实意义 (500字左右)
作业二:
1、阅读下文并思考问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 “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 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 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 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 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 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 以为大,不亦宜乎?”
亦:但,只 取,追逐
交征利:互相求取利益。征,求
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 只有‘仁义’而已。大王说‘什么对我的国家 有利?’大夫说,‘什么对我的封地有利?’ 士、庶人说 ‘什么对我自身有利?’ 上下互 相求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 在孔孟看来,只顾追求利,会使人忽略对 道德的完善和追求,使行动失去准绳。在春秋 战国时代,犯上作乱多,原因是对私利的追求。 而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私利理解宽泛些:个 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国家集 体利益方向大体一致,追求就没错。不过在如 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利在人们心目中多指物质 利益,同时忽略了精神追求,忽略了道德完善, 这样虽有钱,但精神空虚,甚至损人利己。在 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学学孔孟对利的理性认识, 并适应时代的需要,用道德约束人们对利的追 求。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
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
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
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
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
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
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
孟子见梁惠王扫,清王文曰字:障“碍叟!不 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 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
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 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 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 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 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 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 必曰‘利’?”
译文: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杀害它的国 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拥 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它的国君的一定 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从一万里取 一千,从一千里取一百,够多的了。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 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 ‘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 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 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 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 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 张德治。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 长于论辩。
民本思想 孟子思想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 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非作歹。
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
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
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
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
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
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
天下。
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 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 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 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 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 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 有什么好处?
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 说服力。
2.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 提示: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
1988年,77 位诺贝尔奖获得 者在巴黎集会的 宣言中说:“如 果人类要在21世 纪继续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五 百多年,去吸取 孔子的智慧” 。
孟 子 见 梁 惠 王
孟子(前372年—前289 年),山东邹城人,汉族。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 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 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 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 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 严,其“孟母三迁”、“孟 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 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道德伦理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 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 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 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 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 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 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 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 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 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思考题:
1、文章开头,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 什么样的问题? 核心是什么?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一句话就栩栩如生地 刻画了一个人
重利。
2话、中从可梁看惠出王他的是直率问一
个怎样的人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