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结合文献对28例临床诊断和确诊的IP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及其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IPA的相关临床资料并总结其特点,希望提高医师对IPA的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太原市结核病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病人确诊或临床诊断IPA病例总计2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及其治疗和转归。
结果:(1)选取IPA住院患者28例,其中IPA临床诊断为15例,确诊为13例。
男性22例(占78.57%),女性6例(占21.43%),年龄25~81岁,平均56.18±15.30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55.53±17.52岁,女性平均年龄为57.18±11.97
岁,P>0.05(t=-0.273,P=0.787>0.05)。
高发年龄段为40-80岁(占89.29%)。
2008年1月-2017年12月出院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依次为0、0、2、2、1、3、4、6、4、6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2)在28例IPA患者中,全部合并其它基础疾病,其中肺结核13例,2型糖尿病3例,肾移植术后1例,重症肺炎1例,AIDS 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
(3)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发热。
痰液主要为黄粘痰或者白粘痰。
体温为38.0℃-39.6℃,为不规则发热。
(4)IPA病灶数目主要以多个病灶为主,病灶特征主要以结节影为主。
(5)28例IPA患者中有23例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增高。
IPA患者行GM试验检查阳性者20例,阳性率为71.43%;(1,3)-β-D葡聚糖检查阳性者22例,阳性率为78.57%;痰标本培养阳性者为13例,阳性率为46.43%;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阳性者为15例,阳性率为53.57%;其次气管镜下经支气管
壁取肺活检(TBLB)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10.71%;经皮肺穿刺阳性者10例,阳性率为35.71%;(6)4例患者由于经验性治疗先用氟康唑后效果不佳,待药敏结果回报后换用伏立康唑后病情好转。
10例患者单独规范化使用伏立康唑(首剂6mg/kg,静脉注射,每天两次;之后改为4mg/kg,每天两次;14天后切换到200mg口服,每天两次)后,3例发生死亡。
1例患者单独使用卡泊芬净(首次静脉注射70mg,维持量为50mg/d,每天一次)后,病情好转。
5例患者单独规范化使用伊曲康唑(200mg,静脉注射,每天两次,3天后改为200mg,静脉注射,每天1次,14天后改为口服)后4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患者死亡。
联合用药中有3例患者使用伏立康唑+两性霉素,其中1例患者死亡,5例患者使用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其中1例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死亡,其他患者的病情都趋于好转。
28例IPA患者中,6例发生死亡,死亡率为21.43%。
结论: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IPA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侵袭性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当出现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学存在异常时应该高度考虑此病。
2.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大多存在基础疾病,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的病例临床上并不少见,临床医生对于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使用期间,患者病情恶化或者患者胸片呈现新的影像学表现时,考虑同时合并曲霉菌病,应行曲霉菌的相关检查。
3.IPA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不典型,目前没有一个单一的诊断试验被证明是敏感或特异的。
4.伏立康唑作为治疗IPA的一线药物,疗效好。
当患者病情发生恶化时可以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