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技术优质课说课稿古诗配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竞赛说课稿
课题:《古诗配画》
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河北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
参赛单位: 承德市平泉县营子中小学
参赛教师: 孟幻
时间:2021.6
《古诗配画》说课稿
承德市平泉县杨树岭学区孟幻
列位评委、教师大伙儿好!我是来自承德市平泉县杨树岭学区的教师孟幻,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配画》。
一、教材分析
《古诗配画》是冀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三年级第十七课的内容。
本节要紧内容是使学生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依照诗词内容合理安排图片的位置,使文档图文并茂。
本课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最正确范例之一,为学生尔后继续学习利用Word来设计艺术字和编辑电子报纸奠定了基础,本课关联了之前所学的用Word来输入文字及对文字的修饰等知识。
因此本课教学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品诗赏画的艺术气氛中,把握新知识。
本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艺术学科的整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培育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了好奇。
对运算机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和了解,具有了大体的运算机知识。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学生刚接触新鲜事物,有爱好学习本课,从知识储蓄情形来看,学生具有了用Word来输入文字及文字的修饰等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学生比较熟练地把握WORD那个功能壮大的文字处置和排版软件。
三、教学目标
依照本课内容和新课标要求我我别离从知识与技术、进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术目标
(1)练习文字输入,在Word文档中输入古诗。
(2)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和调整图片大小。
(3)让学生学会设置图片的文字围绕方式。
2.进程与方式目标
通过古诗配画的制作进程,培育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在艺术气氛中陶冶情操,在作品创作进程中培育美感,让学生自我展现、自我鼓励、体验成功。
四、教学重难点
依照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形,我确信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插入图片、设置图片的围绕方式。
教学难点:设置图片的围绕方式。
五、教法学法
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依照这一理念,我设计利用课件激情导入新课,然后设置具体的操作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讨。
引导学生查漏补缺、体验成功(实践导向法)。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法),对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采纳演示转播的方式(演示转播法)。
学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本课以自学为主。
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尝试操作,自主探讨,让学生在“做中学” 。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评判,学生又在交流中合作学习。
六、教学进程
本环节要紧从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
(一)动画激趣、情景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三)交流展现、互动评判
(四)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五)总结方式、浅谈收成
(一)动画激趣、情景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向同窗们播放一段关于古诗配画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诗文的博大精深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激发学生的爱好。
看着这么美的画面,听着动人的古诗,把咱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遇,若是咱们能把这漂亮的画面与动人的古诗组合在一路,那就更能表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成效了,今天咱们就来上一节古诗配画课好吗?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用意:本环节利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从而对古诗配画产生了浓厚的爱好,让学生产生创作的欲望,也想动手制造自己的作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一、预备时期
那个环节我是运用问题提升学生的爱好,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我问:那同窗们想不想当一个小艺术家、小设计师呢,用咱们学过的知识和运算机一路来完成古诗配画。
(揭露课题,进入新课)
学生自主完成以下操作:
(1)进入“古诗配画”教学文件夹。
(2)上网搜索图片。
(3)小组合作或请教教师完成操作。
设计用意:运用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当小艺术家,小设计师,充分表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激发的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创作。
二、明确任务
上述预备完成后,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面操作:
(1)输入古诗
(2)搜索图片
(3)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4) 设置图片大小和位置
(5)设置围绕方式
在出示任务后,对学生进行温馨提示:在每一个任务中,能够打开相应的操作步骤提示,但鼓舞学生先尝试,当碰到困难时再阅读操作提示。
为了任务顺利进行,我制作了学习卡,发放到小组中去。
帮忙同窗们顺利完成自学任务。
设计用意:在任务驱动模式下,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的进程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探讨实践
学生利用学习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操作。
1、出示学习卡让学生依照学习卡上的内容自主学习。
2、碰到不明白的地址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或请教教师帮忙。
3、将自己的作品作细致的修饰与调整。
设计用意:让学生自主探讨,分步尝试,初步完成“古诗配画”。
同时培育学生的自己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解疑
学生的初步作品,图片位置会不适合,需要通过设置图片的围绕方式。
这正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围绕方式选项复杂,关于初学者来讲需要教师演示讲解清楚,在此部份我演示讲解。
然后学生再补充修饰自己的作品。
设计用意:通过演示讲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操作进程,让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再次动手操作弥补自己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的踊跃性。
(三)交流展现、互动评判
1.学生展现作品。
2.学生进行演示操作,全班评判。
3.教师选择较好的作品进行全班口头点评给予鼓舞性评判。
设计用意:通过展现和评判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并对古诗配画的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把握,这样的评判方式表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评判的作用。
(四)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通过以上学习操作,学生的第一份作品已完成,为了增强学生对操作进程的熟悉与把握,我又及时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进行练习巩固。
快速完成以下操作:
一、依照所学内容为你喜爱的古诗配画。
2、把《我的好朋友福娃》插到自己喜爱的位置,设置围绕方式。
设计用意: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取得的新知,培育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
(五)总结方式、浅谈收成
引导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成要紧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如你取得了哪些新知识?
2.你发觉了那些好的操作方式?
3.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有哪些心得体会?
设计用意:这三个问题,表现了对三维目标实施与把握情形,并达到有机统一,关注了学生全面进展。
七、教学反思
回忆本节课的教学,整节课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参与指导。
我注重培育学生自学能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自主性取得充分发挥,本节课的优势体此刻:
1.学生自学为主,学习爱好高,自学能力取得锻炼。
2.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依照自已的实际水平自主学习,效率高。
3.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刻进行个别辅导和解决重难点。
4.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与艺术学科的有机整合。
5.多角度的评判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进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固然随着课堂的进行,预设与生成问题不能达到良好的统一,比如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我会灵活机智的处置好这些新生成的问题,来弥补我的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