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细毛羊_甘肃型_胎儿皮肤毛囊发育及其形态结构_吴瑜瑜
甘肃超细毛羊胎儿发育中后期毛囊形态发生中Wnt10b、β-catenin及FGF18基因表达研究
![甘肃超细毛羊胎儿发育中后期毛囊形态发生中Wnt10b、β-catenin及FGF18基因表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b0b2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f.png)
甘肃超细毛羊胎儿发育中后期毛囊形态发生中Wnt10b、β-catenin及FGF18基因表达研究甘肃超细毛羊是我国特有的优质绒毛动物品种,其细毛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甘肃超细毛羊的早期胚胎发育和毛囊形态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
为了探究毛囊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甘肃超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毛囊形态发生中Wnt10b、β-catenin和FGF18基因表达的研究,揭示了其在胎儿发育的中后期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甘肃超细毛羊中Wnt10b、β-catenin和FGF18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在胎儿发育的中后期,Wnt10b和β-catenin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毛囊发育密切相关。
同时,FGF18基因的表达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表明Wnt10b、β-catenin和FGF18基因可能在甘肃超细毛羊胎儿的毛囊形态发生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Wnt10b/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控胚胎期毛囊的形成。
我们通过应用Wnt10b和β-catenin抑制剂,发现胚胎期毛囊的形成受到明显的抑制,其数量和发育程度较低。
而对FGF18基因的过表达实验结果则显示,胎儿发育中的毛囊数量和发育程度增加。
这些结果均提示Wnt10b、β-catenin和FGF18基因在调控甘肃超细毛羊胚胎期毛囊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进一步研究了Wnt10b、β-catenin和FGF18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毛囊生长周期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在毛囊发育和生长周期中,Wnt10b和β-catenin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增加,而FGF18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下降。
这表明Wnt10b和β-catenin基因在毛囊的生长周期调控中起到了促进作用,而FGF18基因则可能起到抑制作用。
这对于深入理解甘肃超细毛羊的毛囊发育和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甘肃超细毛羊胎儿发育中后期的毛囊形态发生受到Wnt10b、β-catenin和FGF18基因的调控。
甘肃高山细毛羊细羊毛的性能及其细度曲线分析
![甘肃高山细毛羊细羊毛的性能及其细度曲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f2c35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8.png)
甘肃高山细毛羊细羊毛的性能及其细度曲线分析
李桂英
【期刊名称】《中国纤检》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甘肃高山细毛羊(以下简称甘细羊)的育种正式开始于1957年,经过了20多年的艰难选育后终于在198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命名。
甘细羊的品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深受国内毛纺企业的青睐。
特别是在“九五”攻关项目“中国美利奴高山型新类群”培育成功后,其羊优势更加显著,是国内毛纺工业的上乘原料。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李桂英
【作者单位】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2.311
【相关文献】
1.不同细度超细羊毛纤维的性能测试与结构分析 [J], 董春燕;朱明辉;张鹏飞;程浩南
2.不同细度超细羊毛的力学性能研究 [J], 田晓姗;孙润军
3.超细羊毛鳞片剥离程度对纤维及织物性能的影响 [J], 马印;秦记珍;狄友波;曲娴;罗群芳
4.不同细度类型细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研究 [J], 狄江;李勇;拉扎提;李武臣;陈为江
5.基于材料力学性能的最低设计金属温度曲线分析 [J], 周忠强; 惠虎; 张亚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敖汉细毛羊不同部位皮肤毛囊发育及形态结构研究
![敖汉细毛羊不同部位皮肤毛囊发育及形态结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9571f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1.png)
敖汉细毛羊不同部位皮肤毛囊发育及形态结构研究柳楠;王春亮;贺建宁;程明;刘开东;刘积凤;赵金山【期刊名称】《中国畜牧杂志》【年(卷),期】2015(051)017【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敖汉细毛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生过程,为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组织学基础.分别采集胎龄第90、120天的胎儿及出生后1d和30 d的羔羊体侧部(多毛区)和腹股沟部(少毛区)皮肤组织,制作纵、横切片并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敖汉细毛羊毛囊结构包括结缔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毛干和毛球部;在胎龄90 d时,体侧部初级毛囊可见皮脂腺原细胞及次级毛囊毛芽,在胎龄120 d时,毛囊形成角质化毛干并穿出体表,再分化次级毛囊发生;出生后1d和30 d时,穿出体表毛干进一步增多,体侧部初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20 d时低于胎龄90 d时(P<0.01),出生后1d时低于胎龄120 d时(P<0.05),次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20 d时高于胎龄90 d时(P<0.01),出生后1d时低于胎龄120 d时(P<0.01),出生后1d和30 d时差异不显著(P>0.05),S/P比值,在胎龄120d时高于胎龄90d时(P<0.01),生后30 d时高于出生后1d时(P<0.01),对腹股沟部皮肤分析显示,其毛囊密度很低.结果可为了解细毛羊毛囊形态结构变化及筛选与毛密度相关的差异基因提供参考依据.【总页数】5页(P1-5)【作者】柳楠;王春亮;贺建宁;程明;刘开东;刘积凤;赵金山【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江西南昌330100;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江西南昌330100;青岛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青岛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7.5【相关文献】1.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胎儿皮肤毛囊发育及其形态结构 [J], 吴瑜瑜;岳耀敬;郭婷婷;王天翔;郭健;李桂英;韩吉龙;杨敏;刘建斌2.新生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早期发育差异的比较 [J], 贾宇臣;陈琦;李少伟;郑源强;王利3.细毛羊皮肤毛囊不同发育时期miR-1298-5p靶基因预测及验证 [J], 徐晶;姜怀志;张桂山;孙丽敏;白曼;项露杰;娄玉杰4.云南半细毛羊不同发育阶段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研究 [J], 洪琼花;兰蓉;邵庆勇;胡忠和;高达云;李高荣5.湖羊胎儿期不同发育阶段皮肤和毛囊组织形态发育规律的研究 [J], 郝景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美利奴—超细毛羊品系培育
![中国美利奴—超细毛羊品系培育](https://img.taocdn.com/s3/m/8b85acbd65ce050877321303.png)
在 拮抗 关 系 ; 另外 , 毛纤 维 在 处 理 过 程 中相 对 其 他合 羊
成 纤 维 来 说 ,其 纤 维 强 度 显 著 降 低 并 且 可 变 性 大 , 因 此 ,生 产 新 型特 异 性 的羊 毛 来 满 足 加 工业 的要 求 也成
羊 毛 产量 和质 量 的遗 传 改 良相 对 其 他 家 畜 品种 来 说 进展 缓慢 。在很 多 国家 都 有 细毛羊 的饲 养 , 场需 求 市 舶 扩大 使得 对 细毛 羊育种 提 出 了更高 要 求 , 且 随着 市 并 场 环 境和 市 场 信息 的 国际化 , 格 也 趋 于 国家 化 , 场 价 市 的竞争 进一 步延 伸 为绵 羊分 子标 记育 种 的竞 争 。 多 国 许 家 在 测定 羊 毛经 济 性 状 手 段 上 具 有 较 高 的技 术 能 力 ,
超 细 毛 羊 核 心 群 体 平 均 细 度 1 .7z 最 细 羊 只 1 .1 67 1 . m, 26x m。
关键词: 中国 关利奴 ; 细 毛羊 ; 超 培
育
中图分 类 号 :8 32 ¥ 1.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6 7 (0 00 — 0 1 0 1 0 — 3 72 1 )2 0 0 — 7
8 20 ) 3 0 0
摘 要 :进 入 2 世 纪 , 家对 细毛羊 育种 的 总体 规划 有 了新 的要 求 , 国家 8 3项 目、 l 国 在 6 科技 攻 关 项 目和科 技 支撑 项 目的 大力 支持 下 , 疆农 垦科 学 院畜牧 兽 医所 的科技 人 员用 l 新 0年 的 时 间培 育 出了 中国 美利 奴 一超 细毛 羊 品 系。 目前 超 细品 系群 达到 53万只, 中核 心群 基 础母 羊 6 0 . 其 5 0只 ,
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胎儿皮肤毛囊发育及其形态结构
![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胎儿皮肤毛囊发育及其形态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5a45743767f5acfa1c7cdc5.png)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h i s s t u d y a i ms t o r e s e a r c h t h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C h i n a S u p e r - F i n e Me i r n o h a i r f o l l i c l e s a n d
摘要 :【 目的 】探究 中国超细毛 羊 ( 甘肃型 )毛囊 的组 织结构 与毛囊形 态发 生过程,为超细毛羊毛囊发 育的
分子调控机 制研 究奠定 组织学基础 。【 方法 】采用冰冻组织切 片技术制作横 切、纵切切片 ,在显微 镜下观测 照相 。
【 结果 】中国超细毛羊 ( 甘肃型 )毛囊 结构包括连接组 织鞘、外根 鞘、内根 鞘、毛 干和 毛球部 。在胎龄 8 7 d时初 级毛囊发 生形成毛芽 ,在初级毛囊基 底部可见次级毛囊的囊泡结构 胎龄 1 0 2 d时次 级毛囊开始再分化 。到胎龄
ha i r f ol l i c l e mo r ph og e ne s i s pr o c e s s ,whi c h wi l l l a y a h i s t o l o gi c a l b a s i s f or m ol e c ul a r r e g ul a t i o n me c h a ni s m of Su pe r - ine f Me ino r
关键词 :中国超细毛羊 ( 甘肃型 );毛囊结构 ;形 态变化; 再分化次级毛囊;次级毛囊/ 初级 毛囊 比 值
S t u d y on F e t a l Sk i n Ha i r F o l l i c l e De v e l op me n t an d Mo r p h o l o g y
我国成功培育出超细毛羊
![我国成功培育出超细毛羊](https://img.taocdn.com/s3/m/6429bed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6.png)
我国成功培育出超细毛羊
姚刽锋
【期刊名称】《科技致富向导》
【年(卷),期】2005(32)12
【摘要】近日从辽宁省朝阳市畜牧局获悉,经朝阳亿兴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辽宁省畜牧专家几年的不懈努力,已经成功培育出绵羊新品种——超细毛羊,使我国成为继澳大利亚后第二个拥有超细毛羊的国家。
经辽宁省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专家组鉴定,这种超细毛羊平均毛细公羊毛达到14.77微米、母羊毛达到14.64微米,均优于18微米的国际标准。
据介绍,超细毛羊是能够生长出羊毛直径在18微米以下的产毛羊,超细的羊毛可以纺织出80支纱以上的服装面料。
现在世界上只有澳大利亚饲养的澳洲美利奴超细毛羊可以生产出这样的羊毛。
物以稀为贵,超细毛羊的毛及其织品堪称不可多得的高档精品。
【总页数】1页(P59-59)
【作者】姚刽锋
【作者单位】新华社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6.2;S8-26
【相关文献】
1.我国已培育出超细毛羊 [J], 曹士贤
2.辽宁朝阳成功培育出世界领先超细毛羊 [J], 农禾
3.我国成功培育出超细毛羊 [J],
4.中国农科院推进19项协同创新成功培育“高山美利奴细毛羊”打破国外垄断[J],
5.中国农科院推进19项协同创新成功培育“高山美利奴细毛羊”打破国外垄断[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品系选育效果
![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品系选育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f8f79e91ec3a87c24128c40a.png)
i n g . Th e t r e n d wo u l d b e c o n t i n u e d i n t h e f u t u r e . To i mp r o v i n g t h e wo o l q u a l i t y,Ga n s u Al p i n e s u p e r f i n e wo o l s t r a i n wa s d e v e l — o p e d b y c r o s s i n g s u p e r f i n e Au s t r a l i a n me r i n o wi t h Ga n s u a l p i n e f i n e wo o l s h e e p o v e r 2 0 y e a r s . No w, t h e n u mb e r o f t h i s wa s 4 5 0 0, a n d t h e ma i n p r o d u c t i o n p e r f o r ma n c e s o f h o g g e t e we s ,e we ,r a ms ,a d u l t r a ms we r e i n t h e d o me s t i c l e a d i n g l e v e 1 . Ke y wo r d s : Ga n s u Al p i n e f i n e wo o l s h e e p;s u p e r f i n e wo o l s t r a i n ;p r o g r e s s o f i n t h e b r e e d i n g
生 产 性 能 达 到 国 内领 先 水 平 。
关键 词 : 甘 肃 高 山细毛 羊 ; 超 细品 系 ; 选育 效果
我国育成首例适应高寒地区细型细毛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
![我国育成首例适应高寒地区细型细毛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https://img.taocdn.com/s3/m/f2207bd0bb4cf7ec4afed02d.png)
我国育成首例适应高寒地区细型细毛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杨博辉研究员为首席的创新团队联合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等7家单位,历经20年,培育出我国首例适应高山寒旱生态区的细型细毛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新品种审定。
该品种的问世,填补了世界高海拔生态区细型细毛羊育种的空白,是我国高山细毛羊培育的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杨博辉介绍,高山美利奴羊是以澳洲美利奴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运用现代育种先进技术培育成功的新品种。
该品种适应2400~4070米生态区,性能指标和综合品质超过了同类型澳洲美利奴羊,实现了澳洲美利奴羊在我国高海拔、高山寒旱生态区的国产化。
据预测,每年可推广种公羊1.6万只,改良细毛羊600万只,新增产值可达10亿元,对促进我国细毛羊产业升级和改善农牧民的生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P-cadherin在‘高山美利奴羊’胚胎皮肤毛囊基板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P-cadherin在‘高山美利奴羊’胚胎皮肤毛囊基板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812c83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8.png)
P-cadherin在‘高山美利奴羊’胚胎皮肤毛囊基板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刘善博;岳耀敬;郭婷婷;王天翔;史兆国;袁超;王喜军;刘继刚;刘建斌【摘要】[目的]研究P-cadherin在‘高山美利奴羊’皮肤毛囊(hair follicle,HF)基板形成过程中的分布及表达情况,初步探讨P-cadherin是否可以作为‘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的标记物.[方法]以90-114 d胎龄的‘高山美利奴羊,腹部皮肤作为材料,通过冰冻切片、HE染色、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技术研究P-cadherin在毛囊基板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cadherin在胚胎毛囊形成时期的表皮、表皮基底层、真皮、隆突基底层、基板以及毛芽中都呈现阳性表达.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在胎龄90、96、102、108、114 d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16 7±0.008 4)(0.113 4±0.052 9)(0.937 8±0.245 3)(0.068 4±0.0268)(0.062 3士0.045 6).90 d与96 d相比差异显著(P=0.049 3<0.05),96 d与102 d相比差异不显著(P=0.088 9>0.05),102 d与108 d相比差异显著(P=0.023 5<0.05),108 d与114 d相比差异不显著(P=0.512 4>0.05).96 d以后的相对表达量高于90 d的相对表达量.90d到102 d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102 d以后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108 d以后相对表达量趋于平稳,但是略高于114 d的相对表达量,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初步可以断定P-cadherin可以作为‘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的标记物.【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51)005【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甘肃‘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P-cadherin【作者】刘善博;岳耀敬;郭婷婷;王天翔;史兆国;袁超;王喜军;刘继刚;刘建斌【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73403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734031;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734031;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6.9+1影响细毛羊经济效益的主要性状有羊毛的产量、细度、净毛率等,这些性状中产毛量与毛囊的(hair follicle,HF)发育有直接的关系.毛囊是控制毛绒生长的器官.‘高山美利奴羊’次级毛囊形态发生时期已经被确定[1-4].毛囊形态发生开始于基板(placode,P)的形成,基板是间叶细胞凝集于排列整齐的表皮细胞下方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这些特定的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引起基板的生长[5].基板作为毛囊发育的前体器官,其形成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表皮和真皮之间的信号通路.目前在毛囊基板形态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中,多以多种类型组织(真皮、表皮、毛囊等)混合的皮肤做为起始样本,并未分离出匀质性基板组织,这使得调控基板发生的关键基因生物差异有可能被平均值所掩盖或是被误认做为技术噪音[6],亟需寻找一种基板细胞标志物,以高效分离基板细胞进行基板单细胞功能基因组研究. 目前,P-cadherin常用于人和鼠等毛囊基板形态发生研究中的标志物.P-cadherin 属于钙粘素(Cadherin)家族里面的一种,由CDH3编码,其表达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研究结果表明,HF从原始表皮开始进行初始分化时Wnt 信号能够促进β-catenin的产生.当胚胎表皮细胞重新定位形成上皮芽胞随后形成成熟的HF时β-catenin/LEF1转录复合物会使E-cadherin的表达量减少.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间质细胞上皮界面主要含有的是P-cadherin,作为毛发的前体细胞[7-8].目前对于P-cadherin在哺乳动物组织尤其是在人类和小鼠毛囊里面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某些表达特性与报道的关于毛囊和表皮标记物的特性有些相似.研究证明,其永恒存在于小鼠表皮,并且在外根鞘(ORS)以及最接近真皮乳头的毛母质细胞(HMCs)和次级毛芽(KCs)中表达[8].有报道显示,P-cadherin在7-8周人类胚胎皮肤中基底层细胞中有表达,但是在上皮细胞中不表达[9].此外,在人类医学的相关研究中证明P-cadhrin与脱发、秃发和多毛症等毛发疾病密切相关[10-11].研究显示,在人类毛囊发育过程中,P-cadhrin是唯一一个在内部毛母质细胞(IHM)表达的钙粘蛋白[8].但P-cadhrin是否是‘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的标记物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高山美利奴羊’胎儿皮肤HF形态形成过程中基板形成时期P-cadhrin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初步研究P-cadhrin在‘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形态发生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阐明P-cadhrin能否作为‘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形态发生调控中的标记物和研究绵羊HF基板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1.1 试验材料在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原甘肃省皇城绵羊繁育试验场)选择体格均匀的经产2~3岁‘高山美利奴母羊’15只,用同一只种公羊进行人工授精,以人工授精日为第0日,分别于胚胎90、96、102、108、114 d日龄剖取胎儿,每次3只,在其体侧部切取2 cm2的皮肤.0.9%生理盐水冲洗处理后装入冻存管,迅速投入液氮中保存备用.1.2 试剂和仪器冰冻切片机(Leica 9500)、显微镜(Leica DM5500),二甲苯、无水乙醇、冰醋酸、甲醇、多聚甲醛、中性树脂、30%蔗糖溶液、30% H2O2、苏木素、伊红、OCT包埋剂,DAB显色剂,1%PBS溶液等试剂均购自福建迈新公司.一抗:P-cadherin SABC即用型试剂盒(BA0674)、二抗:IgG(SA1029)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TRNzol总RNA提取试剂盒(DP405)、Quant One Step RT-PCRkit(KR113)、SuperReal PreMix (SYBR Green)(FP204)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1.3 试验方法1.3.1 样品处理首先,将新鲜的皮肤组织样在4%多聚甲醛中固定24 h后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过夜.其次,用梯度酒精脱水.最后,对处理好的组织块进行修块和包埋.1.3.2 HE染色对90、96 d的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寻找基板形成时期的不同形态.将冰冻切片机在-25 ℃提前预冷24 h后对包埋好的组织块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10 μm,贴片;将贴好的切片自然晾干,在4%多聚甲醛中浸泡30 min进行固定;用PBS冲洗后进行苏木素轻度染色.1.3.3 免疫组化将冰冻切片机在-25 ℃提前预冷24 h后对包埋好的组织块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8 μm,贴片;将贴好的切片自然晾干,在4%多聚甲醛中浸泡30 min进行固定;在30% H2O2+纯甲醇50份混合的溶液中室温浸泡30 min(此步的目的是将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进行灭活),用超纯水洗1-2次;滴加5% BSA封闭液,室温孵育20 min,将多余的封闭液甩去,此步不洗;滴加(1∶75)稀释浓度的小鼠一抗,37 ℃孵育3 h.PBS洗3次,2 min/次;滴加生物素标记的抗小鼠IgG,37 ℃孵育20 min,PBS洗3次,2 min/次;加SABC试剂,37 ℃孵育20 min,PBS洗4次,5 min/次;进行DAB显色,室温下显色5 min;苏木素轻度复染约10 s,蒸馏水冲洗2~3 min;梯度酒精脱水、透明、封片、微镜下观察实验结果、拍片.1.3.4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绵羊的P-cadherin的mRNA序列(XM-012095002.1),利用TaKaRa专用引物设计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引物合成由TaKaRa公司合成.目的基因的名称、序列信息及退火温度等见表1.采用TRIZOL法对‘高山美利奴羊’胚胎皮肤组织进行总的RNA的提取.参照Quant One Step RT-PCR 试剂盒、SuperReal PreMix Plus (SYBR Green)试剂盒说明进行定量PCR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品的cDNA和阴性对照进行扩增,内标基因为GAPDH.反应体系为10 μL,其中灭菌去离子水4 μL,SuperReal PreMix Plus (2.5×Real PreMix Plus,20× SYBR Green solution ) 5 μL,上下游引物各0.2 μL(终浓度5 pM),cDNA 样品0.6 μL.整个反应在Bio-Rad Real-Time CFXTM96 System中进行,每个样品及内标基因各做3个重复.反应程序为:95 ℃ 3min,95 ℃ 30 s,60 ℃ 30s,72 ℃ 30 s,40个循环.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2-ΔΔCT法计算[12].然后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cadherin相对表达量结果均表示.1.4 数据分析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2-ΔΔCT法计算[12].然后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用F检验和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P-cadherin相对表达量结果均以±s表示.2.1 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基板是由间质细胞排列在表皮细胞的下方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形成大概分为4个时期:真核细胞在表皮下方均匀排列(图1-A);真核细胞逐渐聚集于表皮下方(图1-B);真核细胞继续聚集形成隆突(图1-C);形成基板(图1-D).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cadherin在基板形态发生中都有表达.其主要是在表皮(图2-A-a)、真皮(图2-A-b)、表皮中间层(图2-B-a)、表皮基底层(图2-B-b)、隆突底部(图2-C-b)、基板(图2-D-b)中表达.2.2 荧光定量结果对荧光定量数据进行SPSS分析,结果显示:在胎龄90、96、102、108、114 d 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16 7±0.008 4)(0.113 4±0.052 9)(0.937 8±0.2453)(0.068 4±0.026 8)(0.062 3±0.045 6).90 d与96 d相比差异显著(P=0.0493<0.05),96 d与102 d相比差异不显著(P=0.088 9>0.05),102 d与108 d相比差异显著(P=0.023 5<0.05),108 d与114 d相比差异不显著(P=0.5124>0.05).96 d以后的相对表达量都要高于90 d的相对表达量(图3).90 d到102 d 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102 d以后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108 d以后相对表达量趋于平稳,但是略高于114 d的相对表达量,有降低的趋势.本研究通过对‘高山美利奴羊’腹部皮肤进行定点、定量的研究,发现P-cadherin在‘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形态发育时期的表皮、真皮、隆突区、隆突基底层、基板和毛钉中都有表达.这与之前报道的在P-cadhrin小鼠表皮组织里面有表达并且是持续表达相符合[13].从荧光定量的结果可以看出从表皮细胞开始聚集到基板形成时期P-cadhrin 96 d以后P-adherin的表达量逐渐降低,这与之前所报道的在人类毛发生长周期中期P-cadherin的表达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相一致[14],证明P-cadherin在表皮终末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5].另外,本试验结果中基板形成时期P-adherin的相对表达量(图2)都要明显高于表皮中的表达量(图2),这与报道的人类基板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表皮中的表达量相一致[7]. 目前,已经报道的一些关于毛囊干细胞和表皮干细胞的标记物具有一定的特征:1) 在细胞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位于细胞膜的有整合素、CD34、CD200和ABCG2(转运蛋白超蛋白家族)等;位于细胞质的有角蛋白和巢蛋白等;位于细胞核的有p63、Tcf3(人类T细胞因子)、Lgr5、Lhx2、Sox9和NFATc1(活化T细胞核因子1)等[16].2) 特定的表达部位:ABCG2集中表达于表皮基底层和毛囊隆突区[17].Sox9集中表达于毛囊的外根鞘[18].CK14在云南半细毛羊毛囊干细胞中表达,在成纤维细胞中则不表达[19].p63在角膜缘的基底细胞表达但是在角膜表面的短暂增殖细胞则不表达[20].3) 特定的表达种属:CD34只在小鼠毛囊中表达,但不在人类中表达[21].4) 不同时期或者不同部位表达量不同:β1整合素在ESCs细胞表面高度表达,但是在细胞有丝分裂后却不表达[22].从本试验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看出在绵羊毛囊基板形成时P-cadherin有一定的表达部位,其集中在表皮、表皮基底层、隆突基底层和基板基底层表达.从荧光定量结果可以看出P-cadherin在毛囊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量不同:从90 d间叶细胞开始聚集到96 d基板和毛芽形成,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从102 d初级毛囊产生到108 d形成再分化次级毛囊一直到114 d次级毛囊产生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108 d和114 d趋于平稳,但是仍然低于96 d.因此,可以初步断定P-cadherin可以作为‘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的标记物.本研究对P-cadherin在‘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形态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P-cadherin参与‘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形态发生的调控,并且可以初步断定P-cadherin可以作为‘高山美利奴羊’毛囊基板的标记物.【相关文献】[1] Rogers G E.Biology of the wool follicle:an excursion into a unique tissue interaction system waiting to be re-discovered[J].Exp Dermatol,2006,15(12):931-949[2] 吴瑜瑜,岳耀敬,郭婷婷,等.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胎儿皮肤毛囊发育及其形态结构[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9):1923-1931[3] Galbraith H.Fundamental hair follicle biology and fine fibre production inanimals[J].Animal,2010,4(9):1490-1509[4] 赵帅,岳耀敬,郭婷婷,等.Wnt 10 b、β-catennin、FGF18基因在‘甘肃高山细毛羊’胎儿皮肤毛囊中的表达规律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5,50(5):6-14[5] Schmidt-Ullrich R.Paus R.Molecular principles of hair follicle induction and morphogenesis[J].Bio Essays,2005(27):247-261[6] Liu G,Liu R,Li Q,Tang X,et al.Identification of microRNAs in wool follicles during anagen,catagen,and telogen phases in Tibetan sheep[J].PloS One,2013,8(10):e77801 [7] Jamora C,Das Gupta R,Kocieniewski.et al.Links between signaltransduction,transcription and adhesion in epithelial bud development[J].Nature,2003,(422):317-322[8] Muller Rover S,Tokura Y,Welker P,et al.E-and P-cadherin expression during murine hair follicle morphogenesis and cycling[J].Exp Dermatol,1999(8):237-246[9] Fujita M,Furukawa F,Fujii K,et al.Expression of cadher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during Cell Tissue Res human skin developm-ent:morphogenesis of epidermis,hair follicles and eccrine sweat ducts[J].Arch Dermatol Res,1992 (284):159-166[10] Bostjancic E,Glavac D.Importance of microRNAs in skin morphogenesis anddiseases[J].Acta Dermatovenerologica Alpina Panonica et Adriatica,2008,17(3):95-102 [11] Shimomura Y,Christiano A M.Biology and genetics of hair[J].Annual Review of Genomics and Human Genetics,2010,11:109-132[12] Livak K J,Schmittgen T D.Analysis of 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data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the 2(T)(-Delta Delta C) method[J].Methods,2001,25(4):402-408 [13] Nose A,Takeichi M.A novel cadher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its express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implantation and organogenesis of mouse embryos [J].Cell Biol,1986,(103):2649-2658[14] Samuelov L,Sprecher E,Tsuruta D,et al.P-cadherin regulates human hair growth and cycling via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2[J].Invest Dermatol,2012,(132):2332-2341[15] Hines M D,Jin H C,Wheelock M J,et al.Inhibition of cadherin function differentially affects markers of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 in cultured human keratinocytes[J].Cell Sci,1999,(112):4569-4579[16] 倪振洪,邵勇,李玉红.毛囊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0,32(1):43-48[17] Yano S,Ito Y,Fujimoto M,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localizationof side population cells in mouse skin [J].Stem Cells,2005,23(6):834-841[18] Vidal V P,Chaboissier M C,Lutzkendorf S,et al.Sox9 isessential for outer root sheath diffrenti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hair stem cell compartment[J].Curr Biol,2005,15(15):1340-1351[19] 李东江,权国波,杨红远,等.云南半细毛羊毛囊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鉴定[J].遗传育种,2014,34(1):5-7[20] Pellegrini G,Dellambra E,Golisano O,et al.P63 identfies keratinocyte stem cells[J].Proe Natl Acad Sci USA,2001,98(6):3156-3161[21] Trempus C S,Morris RJ,Bortner C D.etal.Enrichment for living murine keratinocytes from the hair follicle bulge with the cell surface marke r CD34 [J].Invest Dermatol.2003,120 (4):501-511[22] Kaur P,Li A.Adhesive properties of human basal epidermal cells:an annlysis of keratinocyte stem cell,transit amplifying cells,and postmitotic diffrentiating cells[J].Invest Dermatol,2000,114(3):413-420。
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性能改良与示范推广试验报告
![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性能改良与示范推广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f27e0252d380eb62946dad.png)
配种 采 用 2 4 h 三 次 人 工输 精 的方 式 ,母羊 发 情 后开 始 输 第一 (6) X 甘 肃 高 山细 毛羊 (早)的周 岁体 重 高2 . 2 k g 和3 . 2 k g ,分 次 精 ,然 后 每间 隔8~1 2 h 输一 次精 。配种 结束 后 合群 放牧 ,羔羊 别提 高 5 . 4 %、8 ‘ 3 %。经 t 检 验 ,差 异 极显 著 ( P <O . 0 1 ),说 明生 出生后 2 4 h 内做 初 生鉴 定 ,4 月龄做 断 奶鉴 定 ,然 后分 群放 牧 ,夏 产性 能改 良发 挥 了较为 明显 的优 势 。
秋 季全 放牧 、冬 春 季放 牧加 补饲 精料 和青 于 草 。
2 . 3 产 毛 量 测定 情 况
表 2 产 毛 量 测 定 结 果
2 结 果 分 析
2 . 1 适应性及繁殖性能
2 . 1 . 1 适应 性
经对引进 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澳洲美利奴冻精与甘肃高山 细 毛羊 所 繁殖 后 代适 应 性 观察 ,在 同等 饲养 条 件下 ,中国美 利 奴 新疆型 、澳洲美利奴冻精后代都能适应本地气候特性 ,其后代生 长发 育 快 、体 质 结实 ,和 甘肃 高 山细 毛 羊 (古 )×甘 肃 高 山细 毛 羊 (9 )的后 代 一样 具 有 耐高 寒 、抗 逆 性强 、耐粗 牧 的 良好 适应
1 . 2 试 验 方 法
1 . 2 . 1 试验 分组
甘肃 高 山细 毛羊 ( )试 验组 公 、母 断奶 重 比对 照 组甘 肃 高 山细 毛 羊 (6 ) ×甘肃 高 山细 毛 羊 (早 )的断 奶重 分 别 高 1 . 9 k g 和1 . 9
试验分3 组 进 行 :设 澳 洲美 利 奴 冻 精 (古 ) X 甘 肃 高 山细 毛 k g ,分别提高7 . 3 %和7 . 8 %;澳洲美利奴 ( 冻精 ) (古)×甘肃高 山细 毛羊 (辛 )试验 组 公 、母 周岁 体 重分 别 比对 照组 甘 肃 高山 细 羊 (9 )为 试 验 组 ;甘 肃 高 山细 毛羊 (6 ) ×甘 肃 高 山 细 毛 羊 毛 羊 (6 )× 甘 肃 高 山细 毛羊 (辛 )的周岁 体重 高5 k g 和5 - 3 k g ,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结构及形态学观察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结构及形态学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ee6230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f.png)
2021年34卷1期Vol. 34No. 1西"农业学&SouthwestChinaJouenaaoeAgeicuatueaaSciences202文章编号:1001 -4829(2021)1 -0202 -06 DOI :10. 16213/j. cnki. scjos-021. 1.030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结构及形态学观察杨涵羽璐1,2,3,杨永林2 J 方晨辉4,杨 华2,3 *,沈 敏2占,杨井泉",高 磊"(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2.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 ;3•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4.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目的】研究绵羊胎儿期的毛囊组织结构和发育变化#为调控毛囊生长发育、提高羊毛产量和品质提供基础。
【方法】采集胎龄45、55、65、75、85、95、105、115、125、135、145 d 的33只中国'1奴羊(新疆军垦型)胎羊体側部皮肤组织,每个发育时期重复3 只,制作皮肤毛囊8蜡组织切片,经HE 染色,显微:下观察不同发育阶段胎羊的皮肤毛囊组织形态,计算初级毛囊密度、次级毛囊 密度、次级毛囊数与初级毛囊数的比值(S/P )。
【结果】胎龄45 d 时皮肤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结缔组织开始发育;胎龄55 d 皮肤 结构基本发育完全;胎龄65 d 时初级毛囊开始发育,形成囊泡并逐渐増大;胎龄75 d 时初级毛囊已经形成(胎龄85 d 时次级毛囊开始发生,初级毛囊数量迅速増加;胎龄105 d 在原始次级毛囊开始出现再分化次级毛囊;胎龄135 - 145 d 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发 育成熟;胎龄85 - 145 d 初级毛囊密度随着胎龄的増长而减小,次级毛囊密度随着胎龄的増长而NZ ,S/P 值随着胎龄的N 加而逐渐増大。
《2024年内蒙古绒山羊毛囊发育、生长周期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绒山羊毛囊发育、生长周期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7a93d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5.png)
《内蒙古绒山羊毛囊发育、生长周期及相关基因的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内蒙古绒山羊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其毛囊发育、生长周期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揭示了绒山羊毛囊发育的生理机制和基因调控网络,为绒山羊的育种和养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一、引言内蒙古绒山羊作为我国特有的优质绒山羊品种,其绒毛产量和质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毛囊作为绒山羊产绒的主要器官,其发育和生长周期直接影响到绒山羊的产绒性能。
因此,研究内蒙古绒山羊毛囊发育、生长周期及相关基因,对于提高绒山羊的养殖效益和绒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毛囊发育及生长周期1. 毛囊发育过程内蒙古绒山羊的毛囊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胚胎期、初期、中期和成熟期等阶段。
在胚胎期,毛囊原基开始形成;进入初期和中期,毛囊逐渐发育成熟,形成完整的毛囊结构;到了成熟期,毛囊进入产绒周期,开始产绒。
2. 生长周期内蒙古绒山羊的毛囊生长周期包括生长期、休止期和退化期三个阶段。
生长期是毛囊活跃产绒的时期,休止期则是毛囊进入休眠状态的时期,而退化期则是毛囊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
三、相关基因研究1. 基因表达分析通过基因芯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手段,对内蒙古绒山羊毛囊发育相关基因进行表达分析。
研究发现,一系列与毛囊发育、生长和产绒相关的基因在绒山羊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
2. 关键基因的筛选与功能验证通过对基因表达数据的分析,筛选出与毛囊发育、生长和产绒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
进一步通过基因敲除、过表达等技术手段对这些关键基因的功能进行验证,为育种和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四、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本研究揭示了内蒙古绒山羊毛囊发育的生理机制和基因调控网络,为绒山羊的育种和养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通过筛选出的关键基因,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新的选择标记,加速优质绒山羊品种的选育进程。
同时,本研究也为绒毛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相关miRNA的筛选与功能研究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相关miRNA的筛选与功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57de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7.png)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相关miRNA的筛选与功能研究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相关miRNA的筛选与功能研究引言: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并参与调控基因表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动物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作为中国本土的改良品种,其皮肤毛囊发育过程中的miRNA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本研究旨在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相关的miRNA进行筛选与功能研究,以期揭示其毛发发育的分子机制。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择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的胎儿期皮肤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胎儿皮肤样本。
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得到参考基因组的背景。
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在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中差异表达的miRNA。
结果与讨论:通过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我们筛选出了一批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RNA。
经进一步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主要参与了一系列与皮肤毛囊发育相关的生物过程,如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
此外,我们还验证了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的作用机制。
具体而言,我们选择了miRNA-1和miRNA-2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miRNA-1通过抑制mRNA-1的表达来调控X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了皮肤毛囊的发育。
而miRNA-2则通过抑制mRNA-2的表达来调控Y基因的表达,对毛发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结论:本研究通过筛选与功能研究,初步揭示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相关miRNA的调控机制。
这一研究为进一步探究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皮肤毛囊发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改良该品种的毛发性状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该研究结果也为理解miRNA在动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湖羊胎儿期一胎不同产羔数的皮肤和毛囊组织形态的分化规律
![湖羊胎儿期一胎不同产羔数的皮肤和毛囊组织形态的分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a5b57a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e.png)
湖羊胎儿期一胎不同产羔数的皮肤和毛囊组织形态的分化规律杜建中
【期刊名称】《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年(卷),期】1994(000)004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12)
【作者】杜建中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6
【相关文献】
1.湖羊羔皮毛囊候选miRNA在不同花纹间的表达与毛囊发育特性关联的研究 [J], 金澄艳;吕晓阳;高雯;王悦;陈炜昊;盛水兴;陈玲;林杰;孙伟
2.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生发育规律研究 [J], 张燕军;尹俊;李长青;李金泉
3.力克斯兔不同发育时期皮肤及毛囊组织形态的研究 [J], 张自强;刘玉梅;位兰;朱雪敏;李梦云;司丽芳;李健
4.湖羊胎儿期不同发育阶段皮肤和毛囊组织形态发育规律的研究 [J], 郝景琦
5.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结构及形态学观察 [J], 杨涵羽璐;杨永林;方晨辉;杨华;沈敏;杨井泉;高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选育群毛纤维超微结构的试验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选育群毛纤维超微结构的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3c3604b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7.png)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选育群毛纤维超微结构的试验
岳炳辉;田得红;周佰成
【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
【年(卷),期】2011(047)006
【摘要】@@ 不同的组织学结构及超微结构不仅是鉴别不同类型毛纤维的依据,也是决定毛纤维品质特性即物理机械性能的物质基础和毛纺工业选择、改造毛纤维纺织性能的依据.本试验通过分析甘肃肉羊新品种选育群毛纤维的组织学结构及超微结构,旨在对合理利用毛纤维,以及甘肃肉羊新品种选育群的选育研究补充新的内容.【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岳炳辉;田得红;周佰成
【作者单位】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湟源,812100;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湟源,812100;青海省畜牧总站,青海,湟源,8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16
【相关文献】
1.甘肃肉羊新品种选育群GDF9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 [J], 朱爱文;马友记;陈国宏;孙寿永;李发弟
2.甘肃肉羊新品种选育群GnRH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 [J], 马友记
3.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选育群毛纤维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的测定分析 [J], 田得红;岳炳辉;赵有璋;周佰成
4.阜新肉羊新品种选育试验研究 [J], 郝玉芬;秦有;林鹏超
5.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选育群BMP15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分析 [J], 朱爱文;陈国宏;李发弟;孙寿永;张浩;马友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科学 2013,46(9):1923-1931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3.09.020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胎儿皮肤毛囊发育及其形态结构吴瑜瑜1,2, 岳耀敬2, 郭婷婷2, 王天翔3, 郭 健2, 李桂英3, 韩吉龙2, 杨 敏2, 刘建斌2,孙晓萍2, 李范文3, 何玉琴1, 杨博辉2(1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兰州 730070;2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 730050;3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 734031)摘要:【目的】探究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毛囊的组织结构与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为超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组织学基础。
【方法】采用冰冻组织切片技术制作横切、纵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测照相。
【结果】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毛囊结构包括连接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毛干和毛球部。
在胎龄87 d时初级毛囊发生形成毛芽,在初级毛囊基底部可见次级毛囊的囊泡结构。
胎龄102 d时次级毛囊开始再分化。
到胎龄138 d时,初级毛囊基本发育成熟。
胎龄87—147 d,初级毛囊密度随胎龄增长逐渐降低,次级毛囊密度随胎龄增长逐渐升高,在胎龄102—117 d时次级毛囊增长迅速,在胎龄117 d时达到最大值(232.8±12.44)个/mm2,胎龄126 d时次级毛囊/初级毛囊比值达到最大值9.96。
【结论】在胎龄84 d时初级毛囊开始发生,胎龄87 d时次级毛囊开始发生,胎龄102 d时在原始次级毛囊颈部隆突部开始再分化出再分化次级毛囊,胎龄108 d时原始次级毛囊大量再分化,胎龄 138 d时大部分初级毛囊和部分次级毛囊发育成熟;次级毛囊再分化是影响毛囊密度的最主要因素,它能有效地增加毛囊密度,提高羊毛细度。
关键词: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 毛囊结构; 形态变化; 再分化次级毛囊; 次级毛囊/初级毛囊比值 Study on Fetal Skin Hair Follicle Development and Morphology of China Super-Fine Merino (Gansu Type)WU Yu-yu1,2, YUE Yao-jing2, GUO Ting-ting2, WANG Tian-xiang3, GUO Jian2, LI Gui-ying3, HAN Ji-long2, YANG Min2, LIU Jian-bin2, SUN Xiao-ping2, LI Fan-wen3, HE Yu-qin1, YANG Bo-hui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2Lanzhou Animal Husbandry and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730050; 3Sheep Breeding TechnologyPromotion Stations of Gansu Province, Zhangye 734031, Gansu)Abstract:【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research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China Super-Fine Merino hair follicles andhair follicle morphogenesis process, which will lay a histological basis for molecular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Super-fine Merinohair follicle development.【Method】Tissue frozen section was conducted by embryonic skin of China Super-Fine Merino and theresults were taken photography under a microscope.【Result】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llicle structure of Super-fine Merino sheep consists of connective tissue sheath, outer root sheath, inner root sheath, hair shaft and hair bulb sections, as other mammals. Primaryhair follicle occurred on 87th day of fetal period, vesicle structure of the secondary follicle could be found at the bottom of the primary hair follicle. At gestational 138 d, the primary basic hair follicle was mature. From gestational 87 d to 147 d, the density of primary follicle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the density of secondary follicle was increased as the gestational age growing, meanwhile the density of primary follicle reached its maximum value (232.8±12.44) (per mm2) at gestational 117 d. The gestational收稿日期:2012-10-18;接受日期:2013-01-30基金项目: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40-03B)、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BRF1610322012007,BRF1610322012014)联系方式:吴瑜瑜,E-mail:051380@。
通信作者何玉琴,E-mail:yuqinhe@;通信作者杨博辉,E-mail:yangbh2004@1924 中国农业科学46卷Secondary Follicles to Primary Follicles ratio (S/P ratio) reached the maximum (9.96) at gestational age 126 d.【Conclusion】Primary follicles began to occur at 84 d of gestational age, and secondary hair follicle began to occur at 87 d of gestational age, gestational age 102 d in the original the secondary follicles neck bulge began regeneration to secondary-derived follicles, most of primary follicles and some of secondary hair follicle had matur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condary hair follicle is a key factor which affected the density of hair follicle; it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density of hair follicl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ool.Key words: China Super-Fine Merino (Gansu type); hair follicles structure; morphogenesis; secondary-derived follicles; S/P ratio0 引言【研究意义】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是由甘肃高山细毛羊[1]经过多年大规模澳化、新品系选育、培育的超细品系。
所产羊毛具有纤细、柔软、洁白、光泽好的特点,可用于高档的纺织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但与澳洲美利奴超细型羊相比,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羊毛品质在羊毛细度、密度、强度和长度等性状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数量性状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2],如毛囊密度与羊毛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35±0.19)),与羊毛直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65±0.12))[3]。
毛囊发育形态结构特征及发育规律不仅是其生物学特征的重要内容,而且对这些性状有重要影响,羊毛生长发育受到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调控[4]。
因此,研究毛囊发育形态结构变化及发育规律,是探究毛囊生长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基础,可为培育更高品质的中国超细毛羊提供理论依据。
【前人研究进展】Hardy等[5]最早于1955年阐述了澳大利亚美利奴羊胎儿皮肤毛囊发生与生长的组织学变化过程,他将毛囊的生长分为8个阶段。
Davidson等[6]根据毛囊发生时间及形态特征,将毛囊分为初级毛囊与次级毛囊。
初级毛囊发生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表皮和真皮之间相互作用产生:首先,真皮细胞发出初始信号,诱导表皮形成毛芽,毛芽释放一些因子诱导真皮纤维原细胞形成毛乳头,毛乳头再释放信号分子诱导上皮细胞增生、分化形成完整的初级毛囊结构[7-10]。
次级毛囊形成与初级毛囊不同,它并不是通过上皮细胞和真皮细胞相互作用形成的,而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5]。
在次级毛囊发育后期,可分化出再分化次级毛囊(secondary-derived follicles,SD),随着原始次级毛囊(secondary-original follicles,SO)不断分化,最终SD密度可占毛囊密度的80%,因此SD数量将决定毛囊密度及次级毛囊/初级毛囊比值(secondary follicles to primary follicles ratio,S/P比值),进而影响羊毛的细度和净毛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