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模式新思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模式下创新学生管理工
作 的 必 要 性
工学结合的过程就是教 与学不断在真实情境下实施 的过程 . 只要 教与学的环节仍然存在 . 学生丁作就依然存在 工学结合中的 “ ” 工 和 “ 都需要学生管理 . 学” 只是在企业真实情境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和传统 模式 有所 区别 , 主要 区别 在场所 的改变 、 管理 文化 的改变 、 员的改 人 变、 考核制度的改变。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多新矛盾 、 问题 , 新 如学生分布分散 . 辅导员照顾不过来 ; 实际操作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 学生对企业管理的不适应等 “ 校企合作 . 工学结 合” 的推进 , 必将打破常规教学时间安排 . 改变 教学场所 . 学生的角色 、 作用 、 责任也将会发生一 系列变化 。要让学生 适应角色 、 责任 的变化 , 要有计划 、 步骤地进行辅导 和过程引导 . 有 这 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参与校 企的教改实践 . 对学生 的教育和管理模 式也相应地改变 .学院教育 和管理必须 以职业角色活动为 出发点 . 以 培训学生履行 岗位职责所需要 的能力 与素质为基本原则 . 从而开展一 系列学生教育和管理活动。
1“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高职 教育模式的 内涵
“ 校企合作” 是现代高职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 . 它反映了一所高职 院校在办学主体 、 管理体制 和内部运行管理等机制体制层面与企业合 作的状况 “ 工学结合” 是技能 型人才最佳的人才培养模式 , 指在高职
院校人才培养 的整个 过程 中. 从专业 培养 目标的确定 , 到人 才培养方 案 的制定 以及课程 内容 、 教学方法 、 学生管理等与人才 培养 相关的所 有工作都要根据 “ 职业 岗位” 对人 才的知识 、 , 技能和 素质要 求来确定 其 内容 和 实 施 策 略 “ 校企合作 ” 的办 学模 式和“ 工学 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高职教 育改革的核心 。 是提高技能人才质量 的必然之路 。要真正实现校企合 作、 推进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 , 必须系统解决好 如何建立稳定深 入 的校企合作 机制 、 如何保证教 学实施中的工学结合 、 学生管理工作 应如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工作 等问题 。所 以.工学结合” “ 不是仅仅包 含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结合 .更不是教学部 门独立承担 的工作 . 而 是要靠全院师生员工 、 职能部门共 同协作 , 校企合作 . 把“ 工学结合 ” 作 为~个整体推进的工作
3“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高职教 育模式 下学 生管理工作 的
科 学 形式 () 1 实施实 习基地企业化管理 。 校企双方成立“ 校企合作工作组 ” , 订立章程 . 明确职责 . 双方领导定期互访把握合作方 向。 学院派出专人 负责实习班的教育教学组织 、 学生管理 , 同时兼顾 与企业 的协调 , 落实 生产计 划 企业也应派 出专人负责安排学生 的实 习实训 . 落实技术指 导等工作 () 2 强化班级组织管理 。 学院与企业联合招收 的学员 . 均按照班级 建制进行组织 管理, 订单式培养” 如“ 班级 。 () 3 加强学生 自我管理。 选拔能力较强 的同学担任班组长 , 既协助 班主任管理班级 . 也协助 管理所在企业 岗位 的生产 . 在实 际工作 中培 养其相应的管理能力 。 32 强学生职业意识教育 .加 学生对我们职教理念是 否理解 . 是否配合 , 这是我们育人模 式成 功与否的关键 有些学生对到企业实习认识模 糊 ,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等。 因此我们应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价值观 、 职业观教育 , 把职业道德 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 紧密结合起来。 3 建立“ _ 3 工学结合 ” 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制度 包括参加 “ 工学 结合 ” 模式学 习的申请 制度 、 学生安全教 育制度 、 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 、 实习成绩考核和学籍管理制度和建立定期联 系制度等 。 34辅导员队伍 建设也应“ .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辅导员“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 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大力推行校企 . 合作办学模式的形势下 . 更需要辅导员“ 懂行” 辅导员不仅要懂学生 的专业 . 更要 了解学 生今后所从事 的行业现 状及发展趋势 ; 悉学生 熟 将来从事 的工种 、 工作过程及生产过程管理情况和要求 。具备这些能 力 . 导员 才能更 好地为培养高职人 才服务 . 辅 才能增强德 育教育工作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的 若干意见》 明确提 出: 要加强辅导员 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 导选聘劳 “ 倡 动模范 、 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 。 这说明辅导员具备工作实践能力 ” 和企业工作经历的重要性 。因此 . 高职院辅导员要有一定的工作实践 能力和企业工作经验。 一个 “ 懂行 ” 的辅导员 。 才会在学生 中树立威信 , 增强学生 的信赖感 . 促进与学生之 间的有效 交流 . 提高指 导学生的针 对性 。 35加强学生党建进企业 的工作 . () 1将学生党建工作延伸到企业。 建立企业基层 党组织积极分子 、 学生党员 的教育管理机制 。学 院与企业党组织共同建立组织生活 、 思 想汇报 、 考察培养 、 推优评议等制度 , 选定企业指导教师参与学生政治 思想教育工作 () 2 建立临时党支部 、 系人与蹲点制度 。 联 在企业 里成立 临时党支 部. 配合企业党组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 、 学生党员 的培养与管理工作 。 同时负责在无党组织的企业对 实习学生进行教育 、 培养与考察工作 。 建立党建联系人与蹲点制度 . 院选 派专业教师 、 学 辅导员定期蹲点 与 走访企业 。 和企业一起了解学生思想 、 学习 、 工作情况。 () 3 建立党建网络信息平 台。 建立 网络信息平台 . 解决“ 工学结合 ” 带来 的时空限制 . Q 如 Q群 、 网上党校等 。 还可 以考虑校企双方共 同开展校企文化活动 , ( 企 下转第 3 0页) 1
21年第 2 期 02 9
科 技 圈向导
◇职业教育◇
高职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模式新思考
蔡 文 德 ( 州康 大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 3 3 广 1 6 ) 1
【 要】 摘 当前科技发展飞快 , 结合 经济环境和发展需求 , 高职 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 , 如何 做好 是摆在高职院学生工作 者当前 的重要 课题 。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是现代 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 ,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工作应该有所创新和提 高。 本文分析 了“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高职 教育模 式创新 学生管理 工作的必要性 , 并对高职 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科 学化模式提 出对策和思考。 【 关键词 】 高职 院; 思想政治教 育; 工学结合 ; 学化 科
随着 我国经济社会 和高职教育 的发展要求 ,校企合作 ,工学结 “ 合” 人才培养模式 已成为现代高职教育的主要模式 。国发[053 20 ]5号 、
教高『061 20 ]6号、 教高[ 0]号等 国家权威文件多次强调 , 2 8 0 5 高职教育 要探索校企紧密合作 的办学机制 , 推行多种形 式的“ 工学结合” 人才培 养模式 . 促全 国示范性高 职建设 院校对 “ 督 校企合 作” 的办学模式 和
“ 工学结合 ” 人才 培养模式开展广泛深入地研 究 人才培养模 式的选择和定位 , 决定了高职院一切 内部组 织 、 管理 、 规范形式等的转变 学 生管理是学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 其管理模 式的创 新应紧跟人才培养模式 的创新 , 其科 学化 管理应适 宜专 业 、 课 程改革的特点 文在 “ 本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模式下 , 对高职 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模式作 了一番思考与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