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17090134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基础巩固
1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③地转偏向力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016·重庆高一检测)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可以判断①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②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

故选C。

3读图,若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
A.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B. ①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C.常年受①控制的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
D.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流下沉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气候干旱。

若为北半球低纬环流,则①风带为东北风。

信风带风从高纬吹向低纬,受其控制地区一般降水少。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5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

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a、b、e
B.b、c、d
C.a、d、e
D.c、d、e
4题,由图可知,c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为东北信风带,北侧为盛行西风带(西南风)。

第5题,空气上升的气压带是a、e,流向高纬度的风带是d。

5.C
6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故A、D错。

B图中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应为西北风。

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 ,
B ,
C ,
D 。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此图表示北半球(季节)。

略。

(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3)略。

(4)冬季
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其中低气压带气流都呈上升状态,多阴雨天气,而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气压带的形成有热力和动力两种原因,热的地方并不一定都形成低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冷的地方也并不都形成高压,如副极地低气压带。

右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2~3题。

2图中气压带为( )
A.赤道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由热力因素形成
3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 )
A.气压带②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
B.风带③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的
C.在风带③,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
D.风带①的气流性质为寒冷干燥
2题,由图中风带的风向,可判断出图中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①风带为西风带,③风带为东北信风带。

第3题,副热带高气压带为下沉气流,降水少。

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的,由高纬度吹向低纬度。

西风带的气流性质为温湿。

3.B
★4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 ①是冷性气流
D.②是盛行西南风
,60°附近气流上升且①气流在上,证明①气流是暖气流,它来自纬度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向为西南风,②为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极地东风,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的中纬和高纬环流。

5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60°N之间欧洲的西北部,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影响。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7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20°N~30°N,为北半球冬季;0°~20°N受东北信风带控制;20°N~30°N盛行下沉气流;30°N~40°N受西风带控制,风向为西南风。

图乙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

7.B
2014年3月6日,我国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驶入南半球西风带。

位于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终年盛行6~7级的大风和4~5米高的涌浪,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

据此完成第8~9题。

8材料中西风带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西风
D.东风
9科考队进入西风带时(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
C.气压带、风带正向南移动
D.济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8题,南半球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

第9题,科考队进入西风带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向北移动,济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9.B
10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需3.5个小时,但该机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只需飞行3个小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影响
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D.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主要是受风向的影响。

中纬度盛行西风,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是逆风飞行,从乌鲁木齐返回北京是顺风飞行,所以往返所需时间不同。

11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S,76.3°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据考察地的纬度可知其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

建筑物的门窗应该避开来风的方向。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12题,依据图示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可知,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13题,由图示自转方向可知,P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13.B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4~16题。

★14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5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6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14题,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的规律可知,该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则“某月”最可能是7月。

第15题,由图知,甲地该月份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吹东南风。

第16题,乙地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15.A 16.D
17读下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该图表示北半球(填“冬”或“夏”)半年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量,原因是。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

C与D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

冬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2)大A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温降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发生;而B处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难以形成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副极地低气压带
18请首先在下图中图例的右边横线上写出每种图例代表的气压带名称,用箭头在图中相应位置表示除极地东风带之外的其他4个风带的风向(注意:只能保留表示风向的箭头,其他辅助箭头要擦除),并在图中标注风带名称,然后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是由于全年受(填字母)气压带影响。

(2)在下图中线段上添加箭头,使之正确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3)当气压带分布如下图所示时(图中阴影表示气压带,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南半球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 。

(1)题,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是因为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第(2)题,需注意图示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第(3)题,依据地球自转方
向,图示为南半球。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为南半球夏季。

(1)D
(2)略。

(3)夏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