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B类)模拟题(4).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B类)模拟题(4)申论试卷
7月才上岗,每月工资纪的老人本该含饴弄孙,他们却在从事最累、最苦甚至不乏危害的工作,不能不令人心酸。

随意检索一下,环卫工老龄化是普遍现状,六七十岁甚至更年长的环卫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的薪资并不高——记者在新郑街头采访了纪都在6纪将近6人从事环卫工作,更应该向他们提供较为健全的保障。

事实上,他们处于“三无”逆境中:其一,没有签订条约,被随意辞退;其二,没有基础的福利;其三,没有养老保险。

好比一名干了的老环卫工今年6月被忽然辞退,他熬了,原来想着老了能有点保障,有一天能像正式的退休工人那样,凭工龄有点儿退休薪资,可是到最后啥也没有。

资料3
36岁的黄锦铨是福州市台江区垃圾转运站汽车队队长,近年来,他心中一直有一个忧虑:队伍越来越老龄化。

据了解,福建省环卫职工人数约4万。

其中,正式职工5轻人干的活,现在不爱干,老了也不会干,”小沈说。

工资待遇低是最重要的原因。

小沈说,目前,福州保洁公司的环卫工工资在轻人追求工作和休闲两不误。

“如果无法落实节假日,也要落实国家给予我们的各项津贴。

”另外,小沈觉得当环卫工不如当小工有尊严。

“要负责一段很长的路面,但总有行人抛弃饮料罐、食物残渣和烟头等杂物,让环卫工一遍一遍来回打扫”,“尽管大家对环卫工慢慢关心起来了
,但有时进商场吹吹空调,进商店讨口水喝也会被拒绝。

”还有就是,小沈觉得环卫工群体的老龄化,让身在其中的年轻人找不到交流的对象。

“要么是年龄很大的老人,要么是性格内向的老实人,没共同语言,闷得慌。


资料4
头顶烈日,汗流浃背,辛苦的工人能否拿到属于他们的高温津贴?7月8日,记者走上街头,采访了环卫工、建筑工等经常在户外作业的劳动者,发现不少企业未按标准发放津贴。

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但是,由于刚性约束没有落实到位,工人头顶烈日冒着酷暑作业、企业不发放高温津贴等现象普遍存在。

在现实中,高温权利更像是看起来很美的画饼,可望而不可即。

与之截然反差的是,有媒体报道,南京、西安等地劳动保障部门多年来从未收到过一起高温津贴投诉,也从未对企业进行过处罚。

在高温津贴难落实成为不争事实的背景下,“零投诉、零处罚”更折射出劳动者维权的孱弱和政府监管的缺失。

一面是劳资双方博弈地位失衡,劳动者担心较真高温津贴会惹恼用人单位,主动放弃维权;另一面是劳动部门坚持“不告不理”原则,只是公布投诉电话坐等举报,缺乏主动介入意识。

高温津贴是劳动者的基本福利,劳动部门监管必须关口前移,变坐等投诉为主动服务,通过明察暗访了解情况,帮助维权。

关于高温权利,眼下我们谈论更多的往往只是高温津贴。

不过,津贴到
位了,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的高温权利就落实了。

实际上,高温津贴不过是企业对劳动者高温下工作的一种经济补偿,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改善工作环境,保障身心健康。

如果人都热死了,要高温津贴还有用吗?
资料5
在极端高温的条件下,杭州、宁波等多个城市的部分企业推行“带薪高温假”,引发普遍关注。

记者从杭州西湖电子集团了解到,从7月26日到8月4日,该公司近千名员工集体放“高温假”,这期间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而工资、高温补助等照常发放。

此外,湖州等多个城市部分企业也相继推行了“带薪高温假”,在上引得不少友羡慕。

毋庸讳言,“带薪高温假”是一种人性化的举措。

然而,它并未形成一种明确的有法可依的机制,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

“放”与“不放”,多半是企业高层说了算。

如果不上升到法律层面,不进一步具体量化,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只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为了保障劳动者在高温酷暑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6月,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下发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要求各地给高温下的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

该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

C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

C 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目前,一些省、市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继出台了地方性规章和办法,对高温补贴的标准进行了细化规定。

然而,据了解,有关高温补贴的规定执行得并不理想,甚至八成的单位都未按规
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

究其原因,是由于各地的规定权威性不够、法律责任欠缺、执法部门不明确,许多单位在有意无意之间就省去了这项体现人文关怀的高温补贴费用。

而到目前为止,“带薪高温假”并未形成一种明确的有法可依的机制。

由于停产放假带来的成本颇高,多数企业不愿意舍弃利益为员工放假。

作为劳动者,企业员工大都担心争取高温福利会威胁到“饭碗”,从而再次主动放弃维权。

实际上,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维护劳动者的尊严,落实好现有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龄状况等进行分析,按照情况分配工作。

同时该局还要求工人应该能够辨认出中暑(急诊科)或因高温引发身体不适的征兆,特别是对工种需要工人穿防护性不透气的工作服,工作环境的温度超过2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并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稳定城市休闲公园等游览景区、景点门票价格,并逐步实行低票价。

带薪休假,还要再等7年,友直呼:“好遥远!”
尽管带薪休假作为法定制度,早在就被写入《劳动法》,尽管,但对于很多员工来说,带薪休假仍然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
查中心的一项调查中,5休假条例》在我国基层地区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许多企业尤其是私企,不能保证或完全保证自己的职工享受带薪休假。

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在这一权益遭受非法剥夺时,缺少来自政府方面、工会组织和法律的援助,以致他们的带薪休假成为纸上的画饼。

有人就此质疑:若非为推进旅游拉动消费,这项劳动者基本权利是否还要停在纸上?
调查中,78.休假的规定,但是所谓“出头椽子先烂”,根本没有人会向上级提出休假申请,“尤其是管理工作者,谁也不想因此影响前途”。

一方面,中小型私营企业在国内占主流地位,因为不愿增加用工成本,一般不主动提出让员工休年假;另一方面,员工由于害怕影响自身发展,也不敢向企业提出休假要求。

事实上,很多公司在员工新进的时候,就会告知内部休假规定,这些规定通常对员工都是不利的。

对于带薪休假难以落实的原因,72.6%的人认为是有关部门缺乏监管和处罚;66.3%的人认为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实施细则。

调查中,如果所在单位不实行带薪休假,69.休假,是指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在工作满一定期限后每年享有保留原职和工资的休假。

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劳动福利之一,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后确定某一段时间作为休假期间,在该休假期间内劳动者无需提供劳动,但用人单位仍需按正常工作期间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及劳动福利。

带薪年休假制度起源地是法国。

上世纪3代,6月7日,法国总工会和雇主协会签订了《马提翁协议》。

6月便可享受休假制度。

之后,在工会等
组织的努力下,法国人的带薪年休假权利写进了法国《劳动法》。

我国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权利的法律渊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休假条例》对我国劳动者带薪年休假权利的行使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为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9月休假实施办法》。

自此,我国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形成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四位一体”的法律保障格局。

带薪休假落实难,从表面上看,是劳资双方权利和地位不平等导致的。

作为强势一方的用人单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劳动者缺乏话语权,担心丢饭碗而不敢要休假。

但从深层次来说,公权力支持力度不够才是最重要因素。

一方面,各级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基本停留在“民不举,官不究”层面,缺乏为劳动者争取福利待遇的主动性;同时,执法部门监管严重不到位,尽管《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了相关处罚措施,但实施5年来却很少听到有用人单位因不落实带薪休假受到处罚。

因此,带薪休假要想梦想照进现实,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

三、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4、5”,请你概括目前我国在维护劳动者的“高温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

不超过200字。

(二)在高温条件下,环卫工人的作业环境受到关注,请你结合“给定资料1—3”,谈谈当前我国环卫工人的工作现状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善。

(3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

不超过300字。

(三)请以“让……行走在阳光下”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50分)
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行走在阳光下”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

(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

(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字数800—10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