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测试题
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恒定,则如图中表示物体的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B.C.
参考答案:
解:设开始时机械能为E总,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开始机械能减去因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便是剩余机械能,即有:E=E总﹣fs=E总﹣f?,因此根据数学知识可知,机械能与时间的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故D正确.
故选:D
2. 从空中某点以E1 = 1J的初动能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刚要落地时的动能E2 = 4J,不计空气阻力。
则小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60° B.45° C.37° D.30°
参考答案:
A
3.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为a,宽为b,倾角为θ,一小球A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水平射入,恰好从下方顶点Q离开斜面,则小球在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A.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方向垂直
B.加速度的大小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
C.运动规律与平抛运动的规律相同
D.运动规律与平抛运动的规律不同
参考答案:
C
4. 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①运行的时间相等②加速度相同③落地时的速度相同④落地时的动能相等,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D
5. 如图所示,当汽车通过凹形路面的最低位置时,它对路面的压力()
A.等于零B.小于它的重力C.等于它的重力D.大于它的重力
参考答案:
D
【考点】向心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分析】汽车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表达式来分析判断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解答】解:汽车过凹形路面的最高低时,设速度为v,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即F N>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它对路面的压力大于重力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皮带不打滑。
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则图中a、b、c
各点的线速度之比va∶vb∶vc = ;
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
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 = 。
参考答案:
1:1:2 2:1:1 2:1:2
7. 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形向下凹的轨道滑行,如图所示,经过最低点的速度为v,物体与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则它在最低点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参考答案:
8. 某同学采用半径R=25 cm的1/4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实验,其部分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甲所示。
实验中,通过调整使出口末端B的切线水平后,让小球从圆弧顶端的A点由静止
释放。
图乙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照片中的每个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代表的实际长
度为4.85cm。
己知闪光频率是10Hz。
则根据上述的信息可知:
①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vB=__________m/s,小球在D点时的竖直速度大小vDy=________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m/s2;(取三位有效数字)。
②小球在圆弧槽轨道上是否受到了摩擦力:_____________(填“受到”、“未受到”或“条件
不足,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1)vB=1.94m/s,vDy=1.94m/s,g=9.70m/s2;(2)受到
9. 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则运动速率之比
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运动的平板小车,车上固定一个盛水的烧杯,烧杯的直径为L,当小车作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运动时,水面呈如图所示,则小车的速度方向为_________,左右液面的高度差h为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参考答案:
11. 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m/s时,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如果要使汽车在粗糙的桥面行驶经过桥顶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则汽车经过桥顶的速度应为m/s.
参考答案:
解: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有:mg﹣N=m,N=,得:R=40m.
当摩擦力为0,则支持力为0,有:mg=m,得:v′===20m/s.
故答案为:20.
【考点】向心力.
【分析】在桥顶点在竖直方向上汽车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
心力,当在桥顶不受摩擦力,知支持力为0,重力提供向心力,即mg=m.
12. (填空)(2014秋?城东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在10﹣40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在40﹣60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
参考答案:
3m/s2,0,1.5m/s2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所以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1=m/s2=3m/s2;
在10s~4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2=m/s2=0m/s2
在40s~60s内物体的加速度:a3=m/s2=﹣1.5m/s2负号代表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3m/s2,0,1.5m/s2
13. 如图,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滑1m.在物块下滑过程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物块的重力做功J,支持力做功J,摩擦力做功J.
参考答案:
5;0;﹣2.5
【考点】功的计算.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运动中物体受力情况,根据机械能守恒知识点确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再分别由动能和势能表达式求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量,结合力作功知识求解摩擦力功.
【解答】解:物块从静止开始以 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滑1m,由△E p=mgh=mgLsinθ=1×10×1×0.5=5J
支持力与位移垂直,不做功
斜面方向:mgsinθ=5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2.5N,所以物体在运动中受到阻力作用,大小为:f=F合﹣mgsinθ=2.5N,
摩擦力做功W=﹣fx=2.5×1=﹣2.5J,
故答案为:5;0;﹣2.5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是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选取纸带上点迹清晰部分,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中间各点未画出),共取A、B、C、D、E五个计数点,测得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为厘米),则
各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秒,其中计数点B处的速度大小为 m/s ,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
参考答案:
0.10.4452.5
15. 如图,甲、乙两图都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示意图,已知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
(1)甲、乙两图比较,图所示的装置较好。
(2)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丙所示(相邻两点时间间隔为0.02s),当重力加速度的值为,测得重物的质量为1.00kg,则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 ,此过程物体动能增加量。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甲图较好(3分)
(2)0.49J 0.48J (每空3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6分)一汽车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看到前方路中有一只小猫后立即进行刹车(忽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假设汽车刹车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6m/s2,则
(1)开始刹车后2s末汽车的速度?
(2)开始刹车后2s内汽车的位移?
(3)开始刹车后4s内汽车的位移?
参考答案:
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已知:,
(1)刹车后2s末汽车的速度为:
(2分)
(2)刹车后2s内汽车的位移为:
(2分)
由公式可得,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3)刹车后4s内汽车的位移为:(其它公式计算正确同样给分)
(2分)
17. 汽车以1.6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汽车后壁货架上放有一小球(可视作质点),架高1.8 m.由于前方事故,突然急刹车,汽车轮胎抱死,小球从架上落下.已知该汽车刹车后做加速度大小为4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忽略货物与架子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g取10m/s2.求货物在车厢底板上落点距车后壁的距离.
参考答案:
解析:(1)汽车刹车后,货物做平抛运动:(2
分)(2分)
货物的水平位移为:(2分)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时间为,则:<(1分)
则汽车的实际位移为:(3分)
故:(2分)
18. (9分)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以的初速度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同时物体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3N的F的作用,经过3 s,撤去外力F,求物体滑行的总位移。
参考答案:
由牛顿第二定律:方向向左。
1分
物体从10 m/s的初速度到静止所用的时间
2分
在F作用后1 s,由于F>F f.物体向左做加速度运动,方向向左
在此1 s内,物体从初速度为零做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2分当F撤去后,物体在摩擦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运动方向还是向左
F撤去时物体具有的速度,继续运动的位移为2分
物体运动的总位移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