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和处理(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吗啡出现明显副作用者可应用纳络酮纠正。
12
四、不稳定性心绞痛处理的选择用药:
1.硝酸酯类药物:
①硝酸甘油: 舌下含服:0.3-0.6mg ,咀嚼后含化。 静脉注射:5-10ug/min,并以每隔5-10分钟递增 10ug/min,直至临床症状缓解 ②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 舌下含服:5mg ,咀嚼后含化。 静脉滴注:(异舒吉、鲁南欣康)10-20mg 加入 250ml的溶液中,2-7mg/min。 口腔喷雾:1.25mg喷于口腔颊部粘膜。
重症患者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和处 理(二)
【目的要求】
一、掌握ICU常见严重心律失常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二、熟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 三、掌握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治疗 四、熟悉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急性冠脉综合症的
诊断及诱发因素 五、掌握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和治疗
第五章 重症患者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和处理
4、由有重症监护资格的人员负责护理,根据病人的特殊需要和工作人员
的能力,以及人员安排的统筹考虑来安排工作人员。(证据级别:C)
5、按照根据实践指南制定的方案组织实施,对住在加强监护病房的STEMI
病人的医疗活动。(证据级别:C)
6、在能最佳检测ST段抬高、电轴移位、传导障碍和节律失常的部位安放
心电图监测导联。血压显著升高(常用标准是舒张压超过 140mmHg,但也有其他标准),并伴有血管损害的临床综合症 血压升高明显,常超过230/130mmHg。 表现为视网膜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 临床上起病急,多见于年轻人,进展快。
恶性高血压是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最严重阶段,由于二者病理 改变和临床表现相似,急进型高血压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 转为恶性高血压。 鉴别不清时也可以统称为急进型恶性高血压。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 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或完全中断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 损伤乃至坏死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ACS的临床类型主要包括: 1、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 2、非ST段抬高的(非Q波)心肌梗死 3、ST段抬高的(Q波)心肌梗死 4、急性心源性猝死。
13
硝酸酯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①小剂量硝酸酯类药物也可能产生突发性 低血压或心动过缓而危及生命,应注意 早期血流动力学监测。
②下壁心肌梗死、可疑右室心肌梗死,明 显血压偏低(收缩压< 90mmHg)尤其合 并心动过缓时,不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14
2.钙离子拮抗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1
--ACC/AHA 2005 ST段抬高心梗治疗指南
三、常规抢救措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镇静及镇痛 1)首选:①安定10mg 肌注;②罂粟碱30-60mg 肌注。 2)如效果不佳或已肯定的AMI者可使用:
①吗啡 3-5mg静脉注射或 5-10mg 皮下注射; ②哌替啶(杜冷丁)50-100mg 肌注。 ③曲吗多 50-100mg 肌注。 3)吗啡使用的禁忌为: 低血压症或休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呼吸抑制。 慎用: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地减轻不稳定性 心绞痛的症状,但不能预防急性心肌 梗死的发生或降低病死率,除外有明 确的适应证,否则不做为首选药物, 一般应做为次选药物使用。
15
常用钙离子拮抗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①硝苯地平(心痛定): 舌下含服:5-10mg,主要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心绞痛发作。
②地尔硫卓(硫氮卓酮、合心爽、恬尔心): 适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阵发性 快速型房颤。 首次用0.25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未能达到治疗 效果后者,15分钟后可重复给药0.35mg/kg,静脉推注。
负荷量:10mg 2分钟内静脉推注;然后以 50mg静脉滴注一小时,再减至20mg/h静脉滴 注二小时,三小时用药总量100mg。 常需及肝素合用,用药前先以肝素5000IU静 脉推注,继以800-1000IU/h续滴。
22
AMI溶栓治疗指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适应证 胸痛符合AMI特点,持续时间>30分钟 心电图至少有2个相邻导联或多个导联
kPa(120 mmHg),伴有急性或进行性的靶器官损害,如脑 梗死、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等。
2.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on urgencies)舒张压>16.0 kPa(120 mmHg)不伴有或仅有轻微的器官损害。
27
高血压危象的一般临床特点
① 血压急剧升高,尤以收缩压变化明显,常超过 200mmHg,甚至可达260mmHg以上。(舒张压 ﹥120mmHg)
病变血管
前降支 前降支
左冠脉主干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心梗时心肌酶学的序列性演变示意图
8
【抢救原则及措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一、抢救原则:
1、减少氧耗,改善氧供 2、扩冠、抗凝,降低心脏负荷 3、及时再灌注,促进冠脉再通
9
二、抢救程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电图检查
即刻吸氧 心肌酶学检查
心血管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于其他原因的、以心脏或 大血管病变急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急症,此类疾患 发病急、进展快、诊断或处理不及时常危及生命,特别 是在继发于危重病基础上由于患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 容易重叠极易导致漏诊或误诊,促使病情急转直下,不 但造成医生难于处理,甚至会加速患者的死亡。
加强ICU医护人员对重症患者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和处理 能力,抓住诊治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理顺处理过程中的 轻重缓急,才能更好地提高救治水平、提高救治的成功 率。
31
高血压脑病
是各种高血压急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 以急性颅内高压及脑水肿为特征性表现。 ② 首发症状多为剧烈头痛,烦躁不安,眼花耳鸣,同时伴
有恶心、呕吐。 ③ 重症者可发生短暂性偏瘫、失语及抽搐或昏迷。 ④ 血压变化常以舒张压升高较收缩压更显著。 ⑤ 心率大多缓慢。
24
高血压危象
25
高血压危象定义
高血压危象是指在高血压的病程中,由于血压骤然升高,而 引发的靶器官功能急性障碍或衰竭。 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急性过度升高,舒张压超过16.0~17.3 kPa(120~130 mmHg)的严重临床状态。
26
国内外对于高血压危象暂无统一的分类法。近来国内外从临 床治疗角度考虑,将其分为两个亚型: 1.高血压危症(Hypertension emergencies)舒张压>16.0
28
高血压危象包括:
急进-恶化性高血压 高血压脑病、脑血栓、脑栓塞、颅内出血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子痫、先兆子痫 嗜鉻细胞瘤 肾功能衰竭 围术期高血压
29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实际上也是高血压危象的一种临床类型。 其又可以分为两种亚型: 急进型高血压是指病情一开始即为急剧进展,或经数年的缓 慢过程后突然迅速发展。 常见于40岁以下的青年人和老年人,临床上表现血压显著升 高,常持续在26.6/17.3kPa (200/130mmHg)以上,眼底检查 无视乳头水肿的综合征。
19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早期用药可预防梗死面积扩展,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 改善AMI后的生存率。 常用药物: ①卡托普利:首次6.25mg口服,2小时后加服12.5mg,
10-12小时后再给50mg,随后以50mg二次/日口服; ②伊那普利:2.5mg 1次/日 口服; ③赖诺普利:2.5~5.0mg 1次/日 口服; ④雷米普利:1.25mg 1次/日 口服。 对无并发症的心肌梗死患者可连续用药4~6周。
及硝酸酯类合用可减少心肌缺血反复发作,减少心肌梗 死的发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常用药物:
①美托洛尔25~50mg,1~2次/日,口服。
②阿替洛尔25~50mg,每日一次口服。
③普萘洛尔10~20mg,3次/日,口服。
17
4、抗血小板治疗
1)阿斯匹林: 可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的死亡率和急性心梗的发生率。
以后每天服药一次。
2. β-受体阻滞剂:早期用药效果受到肯定,可减少或控
制梗死面积,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预防猝死。 常用药物同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用药剂量应采用递增方 法,逐渐达到有效的治疗量。 禁忌症:
①心率<60次/min;②收缩压<100mmHg; ③中、重度急性左心衰;④房室传导阻滞; ⑤支气管哮喘;⑥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的连续监测,并且很方便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除颤。(证据级别:C)
2、评价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确保使用了足够剂量的阿司匹林和β受体
阻滞剂来控制心率,并评估病人是否需要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来控制心
绞痛、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证据级别:A)
3、通过监测动脉氧饱和度( SaO2 )来评估病人是否需要持续吸氧。 在病情稳定6小时后,再次评估病人是否需要吸氧(即SaO2<90%), 否则,可考虑停止吸氧。(证据级别:C)
S—T段抬高> 0.2 mv 距症状发作时间≤6小时 年龄 < 65岁
23
绝对禁忌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肺复苏术后 血压≥200/120mmHg 可疑主动脉夹层 近期有活动性出血,特别是有脑出血史者 2周内曾有大手术或外伤史 妊娠者 房颤同时疑为心腔血栓者 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相对禁忌证
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糖尿病伴严重视网膜病变 血小板计数< 10*109/L
硝酸酯类与抗凝 药物
急性心肌梗塞
镇痛、镇静剂
不稳定性心绞痛 常规用药
血压正常者 静点硝酸酯类药物
血压低或休克 静点多巴胺类药物
病情稳定
病情稳定
常规心电及生命体征监测 心肌酶学监测
无禁忌者6h内 溶栓治疗
有条件者可行 紧急PTCA
继续扩冠药物治疗
肝素类抗凝治疗
10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用药指南:
1、STEMI病人必须住在安静和舒适的病房里,该病房必须能行ECG和脉氧仪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鉴别不 清时可以统称为ACS。 如若能明确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 肌梗死时,一般仍应使用各自的诊断名称。
6
急性心肌梗死定位诊断方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前壁
前间壁
前侧壁 广泛前壁 下壁 下间壁
下侧壁 高侧壁 后壁 右室
导联
V3-V5
V1-V3 V5-V7、I、AVL V1-V5、I、AVL II、III、AVF II、III、AVF、V1-V3 II、III、AVF、V5-V7 I、AVL V7-V9 V3R-V5R
2)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 (1)氯吡格雷:75mg qd po (2) 噻氯吡啶:250 mg bid po
5、抗凝治疗
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栓形成,降低心脏事件发生。 1)普通肝素 2)低分子肝素
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五、急性心肌梗死处理的选择用药:
1. 阿斯匹林:无禁忌症提倡早期用药,300mg 嚼后服用,
20
4. 抗凝治疗用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① 肝素: 可以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和再梗死发生率, 5000~7500u,皮下注射, 2次/天,连续24~48小时。
② 低分子肝素: 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 连续5~7天。
21
5.静脉溶栓再灌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①尿激酶:100-150万u 一小时内快速滴注。 ②链激酶:100-150万u 一小时内快速滴注。 ③r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② 多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多汗,手足颤 抖,心动过速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或体征。
③ 全身各主要靶器官常同时受累,同一患者易发生 多个器官急性功能不全的改变,如:心绞痛急性 发作,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 衰竭等。
④ 多以慢性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的渐进性或急进性高 血压最常见(约40%~50%)。易发生在原发性高血压 的早期阶段,也可以见于症状性高血压。
③维拉帕米(异搏定): 适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伴多发房性早搏或阵发性快速型房 颤、室上性心动过速。 5-10mg加入25%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
16
3.β-受体阻滞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用于所有无禁忌症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特别适用于心绞 痛伴窦性心动过速、血压偏高、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或阵发性快速房颤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