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为何要定期复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乙肝为何要定期复查?
作者:盛吉芳
来源:《肝博士》 2011年第6期
盛吉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
乙肝抗病毒治疗已经深入人心,但对定期复查的必要性却存在认识不足。
乙肝病人定期复
查不但可以观察乙肝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乙肝治疗取得最好的效果,也可以及时
发现病情恶化,因此是阻止乙肝病情恶化的有力武器。
为什么要定期复查
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喜欢根据症状来判断病情,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症状的轻重
不能准确反映潜伏于体内的“元凶” 乙肝病毒的活动情况。
还有些患者在经过几次定期复查
没有什么问题后,就不愿意再查了,认为是“白花钱”,其实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
如果不坚
持定期复查,导致没能及时发现的病变,其结果可能就是用生命作代价。
那省钱和生命又孰轻
孰重呢?
抗病毒治疗是一条漫长、崎岖的道路,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两对半、肝功能等指标)则是这条路上的指明灯,时刻提醒你走的路是否正确,前途是否光明。
比如说“大三阳”慢乙
肝患者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病毒DNA持续下降直至检测不到、实现e
抗原血清学转换(“大三阳”转成“小三阳”),则说明病毒得到了较好抑制,疾病进展风险
也大大减少,患者走的就是希望之路。
如果乙肝病毒DNA下降不明显、肝功能总是异常,则提
示应换用或加用其他药物继续治疗,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走入死胡同的困境,甚至在调整了治疗
方案后,患者依然可以走上希望之路。
乙肝病毒是很难彻底清除的,慢性乙肝也就很难彻底治愈,即使经过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
标准,也要警惕病毒会“卷土重来”,任何有损肝脏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病毒“死灰
复燃”,只有定期进行检查来监测“敌人”动向,才能捍卫我们的胜利果实。
吃鱼会碰到鱼刺,但不能因为曾被鱼刺卡过就不再吃鱼。
乙肝治疗药物也是这样,不能因
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异常(干扰素),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及肌
酸激酶升高、肾功能损害等(核苷(酸)类似物)就拒绝抗病毒药物。
不良反应的出现并不是
毫无征兆,如果能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指标异常变化,采取适当措施就能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
发生,从而保障患者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如何定期复查
对于乙肝携带者而言,虽然不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但也不能听之任之。
鉴于“携带者”
有可能发生炎症活动,有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因此,非活动HBsAg携带状态应该每6~12个月检查1次转氨酶,HBsAg阳性:且HBV DNA阳性者应该每3~6个月检查1次转氨酶,这样能
够及时发现病情的活动,以便及时治疗。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为了观察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生化学指标(肝功能)检查应在治
疗开始后每月1次、连续3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每3个月1次;病毒学标志HBV DNA和HBeAg、抗-HBe,一般治疗开始后1~3个月检测1次,以后每3~6个月检测1次;血常规、血清肌酐和肌酸激酶等指标的检查时间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治疗结束后,不论有无治疗应答,停药后半年内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ALT、AST、血清胆红素(必要时)、HBV血清学标志和HBV DNA,以后每3~6个月检测1次,至少随访12个月。
随访中如有病情变化,应缩短随访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