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5推广试验示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成 果 示 范
一、成果示范的概念和作用
成果示范又称效果示范或结果示范,它是用成果的最终效 益或结果来展示科技成果优越性的一种方法。
美国农业推广之父纳伯就是用优厚的条件扶植个别农户, 从而达到示范效果的。是所有推广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
成果示范一般选择当地经过试验并已取得成功的科技成果, 在预先选好的科技示范户的地里布点,在推广人员的指导下, 由农民操作和经营,并示范给其他农户,引起周围农户的兴趣, 并效仿。
一般早、中、晚熟品种不应同时进行其它辅助试验,即 同一试验中,应为同一类型(如早熟)品种,为什么?
综合性试验中,唯一差异可以例外。
(三)常用的田间设计
1、单因素二水平(处理)设计
(1)单因素两处理的成组设计 例1 调查小麦播量对产量的影响:
亩播量(kg)
5 10
一般于收获前进行。

409 392 395 358 376 374
4、观察记载 5、组织观摩
第三节
一、方法示范的概念
方 法 示 范
方法示范是指推广过程中实际进行的某种技能的演示。 如果树修剪、嫁接、环剥、人工授粉、水稻抛秧、棉花 整枝、仔猪去势、雏鸡公母识别等。
方法示范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经过训练,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一种技能。
二、方法示范的基本要求
1、操作为主,讲解为辅。
专题5:
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
第一节
农 业 推 广 试 验
农业科技成果有很强的生态区域性和技术局限性。
农业生产条件十分复杂。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生 产条件、经济状况、生产习惯、科技文化素质的差异, 都对农业技术成果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因此,新的技术成果在推广之前必须增加试验环节, 以验证该技术成果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并通过试验, 寻求符合当地实际的最佳技术参数。

386 388 398 384
合计
198 0 188 0
平均 比较(%)
396 376 105.3 100.0
例2:调查仔猪的初生重(8组)
大白猪:1.20,1.25,1.25,1.31,1.24,1.23,1.28,1.22,共计 9.98, 平均1.25 哈白猪:1.13,1.09,1.14,1.20,1.26,1.17,1.19,1.17,共计9.35, 平均分类 品种试验、栽培试验、土壤肥料试验、病虫草害防治试验
2、按试验因素多少分类
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综合性试验 3、按试验小区大小分类 小区试验(0.01~0.1亩)、大区试验(0.5亩以上)
4、按试验性质分类 (1)技术适应性试验
研究成果经引进以后,在较小面积上进行的适应性试验。
B、作物种类。高秆作物(或种植密度小些)小区面积应大些。
C、边际效应和生长竞争明显的,应扩大小区面积。
D、试验地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应增大,重复次数多,处理数多的, 小区可小些。 FAO发行的“谷类种子技术”一书中,提出稻麦品比试验的小区 面积为5~15m2,玉米品比试验为15~25m2。
※小区形状和方向
点定时观察记载。 5、试验收获 收获期的测产、实产数据至关重要。收获前,还要对一些 相关性状进行及时、准确、多重复的调查。核查小区面积、密
度。
6、室内数据分析 每次观察记载测量后,及时室内整理、分析,找出错误, 并进行田间核对。田间工作基本完成后,还要对相关取样进 行室内分析。
五、推广试验的总结
1、对观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找出试验结论。 2、对一些无规则可循且结果不显著的试验,及时修改试验方 案,并进行下一轮试验准备。 3、规律性较好、结论明确的试验及时撰写科论论文并发表。
作用: 1、进一步说明新技术可以在当地应用,并证明新技术确实比 当地原有技术增产增收增效益。 2、成果示范可以使农民同时使用多种感官(视、听、触)去 观察事物,增强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信心,提高推广效率。 3、农民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对比较固执的农民是一种最有 效的手段。 4、培养技术普及人才,完善技术规程,为大规模推广提供技 术保障。
统误差)和精确度(试验误差的大小)。
4、试验结果要有重演性
得类似的结果。
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相同的试验时,能获
三、试验设计与误差控制
(一)误差来源
1、系统误差
来源于测量工具的不准确、试验操作上的习惯性。
(这就要求相同的试验,要求同一个人进行观察记载)
2、随机(偶然)误差 来源于局部环境条件、试验条件(如气象
通常情况下,长方形尤其是狭长形(3~ 10:1)小区试验误差 比方形小区要小,也利于试验田管理操作和田间观察记载。 A、土壤肥力呈明显梯度时,小区长边方向应与梯度方向平行。 B、边际效应和生长竞争明显时,应采用近方形或方形。
C、对试验地土壤不了解的情况下,应采用方形小区。
※保护行设置
为了不使试验地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应在试验地周围加保护 行,也可消除边际效应。小区间相互影响和干扰的,应设保护行。
2、试验物质准备
试验物质心须于计划前20天左右按计划备齐,一般多于常规用 量的 20%~30%。如肥料、种子、农药、农膜、测试工具、插牌、 纸牌、纸袋、尼龙袋等。
3、严格落实农艺操作
做到适时、准确、一致、到位。
4、观测记载 要求在调查标准、测量工具、定点方法、取样方法等方面
尽量做到统一。对一些不同生育期进行反复调查的项目,要定
因子、栽培措施)的差异,试验操作与管理技术上的差异。 是衡量试验测量值之间重复性的好坏,是衡量精确度的依据。
(二)误差控制 1、重复原则 采取缩小小区面积,扩大重复次数,作物产量变异系数 的下降幅度,远远超过扩大小区面积,减少重复次数的下降 幅度。 ☆在一定面积的试验田上,多设置重复次数,是提高试 验精确度的有效途径。
(2)单因素两处理的成对设计
谷子优化栽培方案推广试验结果
方案
1
区组(户名)
郭志孝 王清斗 秦文兴 张付保 王勤习 王易成 田小旦 路中吉 魏正魁
推广方案 亩产X1
272 292 233 204 356 309 282 334 118
对照 亩产X2
189 221 186 176 283 263 232 293 103
☆2个以上处理随机区组设计时,必须保证误差的自由度 不小于 12,否则降低试验误差。设重复次数为 r ,处理数为 t ,
则(r-1)(t-1) ≥ 12。
2、随机原则
即同一重复内,随机安排各处理的排列次序,使各个处理都有 可能被分配在每个小区上。 但是,当一个试验仅有3个重复时,随机原则往往不理想,这时 就需要按均匀分布的原则进行人为调整。
目的:检验新技术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2)探讨性开发试验 指对引进的新技术,进行探讨性的改进试验,以寻求该项 新技术在本地最佳实施方案,以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综合性试验
它区别于多因素试验,因素各水平不构成平衡处理。 目的在于探讨一系列相关因素某些处理组合的综合作用。
二、农业推广试验要求
四、试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一)试验方案的制定
1、试验题目的选择(略) 2、试验因素及水平 ※ 在充分考虑到试验目的和工作量的前提下,以较少的工作
量达到试验目的。能用单(二)因素达到试验目的,绝不做二(三) 因素试验,以便减少试验处理组合数,减少工作量。 如3个品种、5种肥料、5个密度,共3× 5×5=75个组合 ,如果 再重复 4 次,则共有 300 个小区,如每小区 10m2 ,则试验地面积达 4.5亩,若再考虑到保护行,试验用地面积则可达6亩之多。
2、时间要短,人数不宜太多。
※ 试验水平应掌握好居中性、可比性和等距性三个原则。 居中性 如育种单位要求密度定在4000株,则在开发试验中,
应设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即以 4000 为中心,向 上、下各延伸2个处理。
等距性
即水平间的间距要相等,适中,如上述间距为500。
若设为200,则又太小,试验结果则找不到最佳密度。 可比性 某些试验因素中,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如品
二、成果示范的基本方式
(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 1、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示范园区 2、由地方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3、由企业创办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二)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 (三)农业科技示范户示范
三、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
1、技术要成熟可靠 2、与农民、政府目标相一致 3、具备示范的必需条件(熟练的推广员、理想的示范户)
1、试验目的要明确
2、试验要有代表性
明确存在什么问题,关键技术是什么,如何
去解决,预期的结果是什么。 试验地的土壤(种类、结构、地势、肥力)、
气象条件、耕作制度、管理水平等都要有代表性。养殖业中,饲舍
的标准、内部设备都要与生产现状及经济条件相一致。
3、试验结果要可靠
包括准确度(避免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
平均
2、随机区组设计
☆试验处理不宜太多,单因素宜在6~10个,多因数宜在8~16个。
3、裂区设计
裂区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应用:
(1)当某一因素的各处理需要更大面积时,减少小区间保护行的设 置。如耕地、肥料、灌溉等试验中,耕、肥、灌等处理作为主区; 而另一因素(如品种等)作为副区,副区间可少设或不设保护行。 (2)试验中某一因素比另一因素的主效应更重要时,需要更精确的 比较,常把要求更精确的因素作为副处理。 (3)根据以往资料,某因素处理间比另一因素处理间差异较大时, 应把处理间差异大的因素作为主区因素,差异小的作为副区因素。
高肥地 高坡
A B D C
B A C D
低肥地 低坡
C D B A
(1)同一重复内土壤肥力、管理措施的质量、数量和时间要求尽
可能一致,相对不一致的放在不同区组内。 (2 )动物试验中,同一区组内品种、性别、年龄相同,而且体重
要相同,试验环境条件也要相同。
4、唯一差异原则 即除了比较因素之间的差异,其他非处理因素应尽可 能保持一致。 生产上叶面喷肥试验,一般要设二个处理,即空白(清 水),清水+叶面肥。若土壤干早、气温较高,则空白处理 不能缺;若土壤水份充足,空气湿度较大,空白可不喷清水。 要灵活掌握。
A、足够大的生产规模
B、文化素质高,接受能力强。 C、较强的责任感和较高的威信。
D、丰富的实践经验。
E、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并有充足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4、示范点要合理
交通方便,农田灌排设施完善,易机械作业,代表性高
四、成果示范步骤
1、制订示范计划 2、确定示范户和示范点
3、建立高质量的样板田(要设立CK)
※对照区设置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常一个试验中只有一个对照(常规品种、 施肥量、技术等),必要时可采用多个。
(二)试验实施步骤 1、制定实施计划
包括试验目的和意义,试验的地点、时间,试验地概况,田间 种植图(小区面积、形状、处理排列,行、株距、保护区及人行道 长宽),调查内容、时期、标准,测产取样方法等。
3、局部控制原则
就是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处理因素以外其他因素 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土壤肥力差异是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相邻土壤地段 内肥力较一致。试验中增加重复数,必然增加试验地面积,也相应 增大试验地的肥力差异。此时,局部控制就是将试验地分为与重复 次数相等的区组数。
D C A B
种试验中,品种在生育期、分蘖能力等方面表现不一,株型 也差异较大。此时,在开发试验中,应对品种进行归类,相
似类分为一组进行试验。以增加可比性。
3、控制土壤肥力差异的小区技术 ※小区面积
一般来说,增大小区面积可减少试验误差,但增大到一定面积 时,误差的降低就不明显了。过大的小区,既不能降低试验误差, 还要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确定小区面积时应考虑: A、试验种类。机械化、肥水、耕作制度、病虫害防治试验,因相邻 小区间相互渗透或相互干扰,只有较大的小区才有足够的代表性。
差异 X1-X2
83 71 47 28 73 46 50 41 15
增减 (%)
44 32 25 16 26 18 22 14 15
2
3
王君首
崔起文 田小满 常培付
321
315 281 195 270
232
257 221 114 213
89
58 60 81 57
38
23 27 71 27
虽然不同农户之 间产量差异悬殊,但 将同一农户同一块地 分成2个处理构成一个 区组,不但试验精确 度高,而且反应了优 选方案在推广到不同 土壤肥力和管理条件 下都比原常规种植要 显著增产,说明优化 方案具有广泛适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