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所有丸剂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所有丸剂的区别
丸剂:
丸剂是指由细药粉或药物提取物加适当的粘合剂或赋形剂制成的球形制剂。

丸剂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剂型之一。

中国最早医籍《内经》即
有“四乌f骨一茹丸”的记载。

早期的丸剂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后来历代中医
在临床上都广泛应用,成为品种繁多,制备精巧、理论趋于完善的一个大剂型。

中国古典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序言中指出,“药性宜丸者”和《御寒经》中说:“吃药者能祛风清凉,破积消痞”。

“苏慎良方”说:“毒大者必用丸”。

自汉晋以来,
就有人提出“药到病除”和“药到病除”。

服用后,药丸在胃肠道内缓慢分解,逐渐释放
药物,药效持久;有毒、剧烈和刺激性药物可延迟吸收,减弱毒性和不良反应。

因此,临
床上对慢性病或久病的治疗较为薄弱,病后要调和气血,服用避孕药。

丸剂制备时能容纳固体、半固体的药物,还可容纳粘稠性的液体药物;并可利用包衣
来掩盖其不良臭味。

丸剂生产技术和设备较简单,亦适合基层医疗单位自制。

药片仍然有一些缺点,比如剂量大,尤其是对儿童。

生产过程长,污染机会多;操作
不当影响崩解和疗效;另一方面,中成药丸的有效成分标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丸剂按其制法,或赋形剂可分为如下几类:
(1)根据制备方法的分类,塑料丸:是指将精细的药粉与适当的粘合剂混合制成软
硬适中的塑料丸,再分为丸剂。

如蜜丸、膏丸、部分浓缩丸、蜡丸等。

泛制丸:系指以药物细粉用适宜的液体为粘合剂泛制成小球形的丸剂。

如水丸、水蜜丸、部分浓缩丸、糊丸等。

滴丸法:这种方法也称为滴丸聚集法。

它是将主药与低熔点的脂肪基质或水溶性基质
溶解并悬浮,乳化后滴入不溶于水的液体冷却剂中制成的药丸。

(2)按赋形剂分类:蜂
蜜丸是指以蜂蜜为黏合剂,用细药粉制成的药丸。

根据大小和制备方法,可分为大蜂蜜丸、小蜂蜜丸和水蜂蜜丸,采用盘丸法制备。

一般适用于慢性病或调理气血的补药。

水丸:是
指以细药粉为原料,以冷开水或酒、醋、蜂蜜、药汁等为黏合剂,按处方制成的小球状药丸。

一般适用于清热、舒缓表面、消除传导等药剂。

糊丸:系指药物细粉用淀粉糊、米糊为粘合剂所制成的丸剂。

适用于含有一定毒、剧
药或刺激性的药剂。

如西黄丸、小金丸等。

蜡丸:指以蜂蜡为粘合剂制成的丸。

适用于有毒或刺激性强的药物。

浓缩丸:将药物
的汤剂或提取物或部分药物浓缩成提取物和适当的辅料或药物微粉制成的丸。

体积小,携
带方便。

其他丸剂: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观点,视临床治疗的需要,有的选用其他材料(红糖、白糖、饴糖、枣泥、胶汁、动物的脏器、乳汁等)作为粘合剂制丸。

水丸:
水丸又名水驱丸,是以细药粉为原料,以冷开水、药汁或其他液体为黏结(润湿)剂
制成的球形小丸。

水丸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始由处方中一部分药物的煎汁与另一部分药物的
细粉以滴水成丸的方法作成煎服丸剂,而后逐渐演变,以各种水溶性液体为粘合剂,用泛
制法将方中全部或部份药物细粉制成小丸。

泛制丸粒,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既便于吞服,又不易吸潮,有利于保管贮存。

操作时,根据药物性质、气味等可分层泛入,掩盖不
良气味,防止芳香成份的挥发。

因其粘合剂为水溶性的,服后较易崩解、吸收,显效较快。

水丸使用的赋形种类繁多,由病情、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酌情选用,以利发挥药效。

水丸生产设备简单,但操作复杂。

成品的主要药物含量和崩解度也难以控制;同时,
制药设备和车间的卫生管理不当往往导致微生物污染;由于水分控制不当,它也容易发霉。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水丸的规格和大小根据临床需要而定,因此大小不同。

在过去,很多
时候都是指对象,如芥子、梧桐子和红豆。

等待现在重量是标准。

198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了每1g重量的药丸数量,并对各种水药丸的规格进行了规定。

例如,梅花舌丸每10
粒重1克;上清丸每20粒重1g。

(1)水丸对药粉的要求
药材本身的粉碎细度对水矾丸的质量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水矾丸的粉末应通过
100~120目筛网,并使用细粉铺开。

药丸表面细腻、光滑、圆润。

如果药材被粗碾,药丸
表面粗糙,有花斑和纤维毛,不易形成。

成型或包衣用粉末应根据处方中的药物性质选择,并用120~140目筛粉碎成细粉末。

由于处方通常由植物、动物、矿物和合成药物组成,因
此其质地松散、易碎、粘稠和光滑,其性质也不同。

如党参、白术、生姜、香附、甘草、
南星、白芷、山药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糖和淀粉。

其细粉体吸水性好,易与水形成粘合剂。

处方药含有磁铁、朱砂、天然铜和雄黄等矿物质??等待当含碳药材(如艾蒿叶炭、
棕炭、白草膏)或纤维药材(如益母草、葛根)含量过高时,应选择粘性粘合剂。

油性种
子或核仁药材通常被碾碎和粗糙。

当与其他药材混合时,最好服用盘片。

然而,当有许多
种子和核仁时,它很难形成。

它是一种粘性的药材,含有大量的糖、粘液、树脂和胶体。

如二冬、二地、天麻、黄柏、白芨、枸杞、五味子、乳香、没药、儿茶、龙血、白胶香、
紫苏油、枣泥、黄精、大黄、芦荟等药材,如果处方中此类药材的数量较大,粉碎成型时
应进行特殊处理,以免产生粘结和难以成型,影响水矾丸的质量。

(2)常用赋形剂的选用
水丸中有多种赋形剂。

主要是润湿药粉,发挥其附着力,提高细药粉的粘度。

有的能
增加某些有效成分在主药中的溶解度;有的有一定的疗效。

因此,正确选择辅料非常重要,这样不仅有助于控制崩解程度,而且有助于提高疗效。

常用的盘片辅料有:1)水是盘片
中使用最广泛的主要辅料。

虽然水本身没有粘度,但它可以湿润并溶解药物中的粘液、糖、
淀粉和胶体。

湿润后,它会产生粘性,可以制成药丸。

为保证成品质量,减少微生物污染,应选用新开水、冷却水或蒸馏水。

处方中含有强心苷的药物,如洋地黄,不应用作润湿剂,因为水可以通过原药粉中的酶逐渐分解强心苷。

处方中含有吸湿或可溶成分、有毒和剧毒
药物,应将其溶解或混合在少量水中,以便于分散。

然后将潘药丸与其他药物混合。

如果
临床治疗中对辅料没有特殊要求,且药物在遇水时不会变质,则可用水浸泡盘片,盘片后
立即干燥。

2)葡萄酒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可以激活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引导药物上升,减少药物的感冒。

因此,在放松筋骨、活血等处方中,葡萄酒常被用作赋形剂。

由于该地
区的药物性质和处方不同,常用的黄酒(含酒精含量约为12%至15%)和白酒(含酒精含
量约为50%至70%)。

各种黄酒都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醇,可以溶解药材中的树脂和油树脂,增加粉末的粘度。

然而,葡萄酒润湿粉产生的粘度比水弱。

当使用水作为润湿剂时,粘附
力太强,难以涂抹药丸,通常用葡萄酒代替。

同时,葡萄酒也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有
利于生物碱和挥发油在粉剂中的溶解,从而提高疗效。

葡萄酒还具有防腐作用,可以防止
药物在传播过程中发霉。

易挥发,易干燥。

3)醋醋能散瘀活血,消肿止痛,入肝经散瘀止痛的处方制丸常以醋作赋形剂。

药用
以米醋为润湿剂,含醋酸(约3~5%),醋有类似水和酒之间的优点,有使药材中生物碱
变成盐的可能,从而有利于药物中碱性成份的溶解,增强疗效。

4)药汁处方中的一些药物不易粉状,可以制成液体作为辅料泛丸,有利于药物性质
的保存。

还可以提高疗效,方便手术。

该方法可用于具有以下特性的药材。

① 该处方含
有丰富的纤维(如大腹皮肤、丝瓜络脉、千年健康)和硬矿物质(如磁铁、自我保护)
然铜)、树脂类(如阿魏、乳香、没药)、浸膏(如儿茶、芦荟)、糖粘性(如大枣、熟地)、胶质、(如阿胶、龟胶、鳖甲胶)等难于成粉的药物,可溶性盐类(如芒硝、青盐),可取其煎汁或加水烊化作粘合剂。

② 当处方中含有牛奶(如麦门冬丸)、牛胆汁(如牛丹苦参丸)、熊胆(如梅花点
滴舌丸)、朱力汁(如朱力化痰丸)等液体药物时,可加入适量水稀释成混悬液,作为盘
丸的粘合剂。

③处方中有生姜、大葱或其他鲜药时,为了防止鲜药的有效成分受热破坏,可将鲜药
捣碎榨取其汁,作为粘合剂泛丸。

蜜丸:
蜂蜜丸是一种塑料固体药物,由精细的药粉和精制的蜂蜜作为粘合剂制成。

蜂蜜丸是
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中药之一。

因为蜂蜜营养丰富,所以有滋补作用;它尝起来很甜,可以
纠正味道;具有润肺、止咳、润肠、排便、解毒等功效。

这与中医学“缺精补味”、“百
病消药”的讨论是一致的。

蜂蜜中还含有大量还原糖,可以防止药材有效成分的氧化变质;蜂蜜经过精炼后有很强的附着力。

与粉末混合后,药丸表面不易硬化,塑性好。

制备的药
丸圆润、光滑、湿润、含水量少、崩解慢、效果持久,是一种良好的粘合剂。

蜂蜜药丸通
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需要补药的疾病。

但由于蜜丸用蜂蜜量较大,制备技术不当,又易吸潮,发霉变质,故有的品种改作水
蜜丸或其它剂型。

蜂蜜丸和浓缩丸:
水蜜丸:
水蜂蜜丸是以蜂蜜水为黏合剂,将药材细粉浸透制成的球形小干丸。

水蜜丸是在解放后广大药剂工作者根据水泛丸制做的原理而创制的。

此种方法比手工
塑制法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丸粒小,又光滑圆整,易于吞服。

该法采用富有营养成分的
蜂蜜,加水炼制为粘合剂,且节省蜂蜜,降低成本,易于贮存。

所以补益药剂制小蜜丸者,多用蜜水作粘合剂制成水蜜丸。

目前应用较普遍,尤其南方气候较湿润的省份,生产水蜜
丸者更多。

药粉的性质与水蜜的比例用量关系密切,泛丸的蜜水浓度与药粉的性质相对适应,才能泛制出合格的水蜜丸。

一般药材细粉性质适中,每100g细粉,用炼蜜30g,其加水量按1:3,蜂蜜炼成后加3倍量的水,搅匀,煮沸过滤发即可。

但含糖份、粘液质、胶质类较多的药材细粉,则须用低浓度的蜜水为粘合剂,即100g药粉加10~15g炼蜜,加
适量水,搅匀,煮沸过滤为粘合剂;如含纤维质和矿物质较多的药材细粉,则每100g药
粉须用40~50g炼蜜,加适量水,搅匀;煮沸过滤为粘合剂,蜜水与药粉的用量与水泛丸
基本相同。

浓缩丸:
浓缩丸是指将部分药材提取物浓缩成药膏和部分药材的细粉或加入适当辅料制成的丸。

也被称为“药膏丸”。

人们普遍认为,浓缩药丸是药丸的一种改进剂型。

事实上,在金代
葛洪(公元281-341年)的《肘储备急方》中,中国有“去残、上汤、煎制丸”的记载。

古代的“煎药丸”在制备方法和药物治疗原理上与现在的浓缩丸大致相似。

后者在继承前
者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些操作流程,扩大了应用范围,还将其他一些水丸、蜜丸改造成浓
缩丸。

浓缩丸是丸剂中较好的剂型,具有一定的特点。

与传统的蜂蜜丸和水丸相比,其体
积大大减小。

例如,《药典》规定的保和丸每次服用6克水丸,而3克浓缩丸相当于6克
水丸,剂量是水丸的一半。

另一个例子是六味地黄丸。

根据药典,每次服用9克大蜂蜜丸,包括4.5克生药。

制成浓缩药丸时,只需服用2.6克,剂量仅为蜂蜜丸的1/4。

剂量小,
服用方便,提高疗效,便于携带和运输,节省大量辅料。

它不仅符合中医药的特点,而且
适合机械化生产,也适合基层单位生产。

但是,在煮沸和提取药材的过程中,其他药材处
理不当,或粉碎和制丸工艺不当,会破坏某些药材的有效成分,影响其崩解,从而降低疗效。

浓缩丸按辅料分为水丸浓缩丸和蜜丸浓缩丸
缩丸两类。

膏药:
糊丸是药材细粉用米糊或面糊为赋形剂制成的小丸剂。

糊丸历史悠久,始见于汉代
《伤寒论》方中,在宋代广泛使用、糊九干燥后质较坚硬,在胃内崩解迟缓,可使药物缓
缓释放,延长药效,又能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汤液本草用丸散药例》说:“其
丸??稠面糊,取其迟化”。

所以一般含有剧毒或刺激性较强的(巴豆、马钱子、生半夏、
木鳖子、丹药??等)药物的处方,多制成糊丸,取其迟化的噙化丸和磨汁用的丸药也作糊丸。

由于所用的糊粉和制糊的方法不同,制成的糊,其粘合力和临床治疗作用也不同,故
糊丸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能适应各种处方的特性,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但若糊粉选
用不当,制备技术低劣,所制成的丸剂常常出现崩解度不合格和霉败现象。

蜡丸:
蜡丸是以蜂蜡为粘合剂的粉末制成的圆球状药丸。

“很难用金毒代替梅花丸,”曾说,因为蜂蜡的主要成分是棕榈酸,蜂蜡极性小,不溶于水。

制成蜡丸后,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以延长药效。

调整一定量的蜡,使药丸不溶于胃,溶于肠,以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的
强烈刺激。

因此,如果处方中含有更多剧毒药物或刺激性强的药物,需要在肠道吸收才能
达到疗效,则可以制成蜡丸。

然而,蜡丸很难制成,药物的释放也太慢。

目前,这种剂型
的品种很少,有些已改为滴丸。

滴丸:
滴丸是用滴制法制成的丸剂。

系指用固体或液体药物经溶解、乳化或混悬于适宜的熔
融的基质中,通过一适宜的滴管滴入另一与之不相混溶的冷却剂中。

由于表面张力作用使
液滴成球状并冷却凝固而成丸。

由于丸与冷却剂的比重不同,凝固形成之丸徐徐沉于器底
或浮于冷却剂的表面,取出洗去冷却剂,干燥而得。

滴丸早在1933年就已用于医学,并设计了相应的滴丸设备。

1956年,bjoirnsson和Miller报道了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植物油为冷却剂制备苯巴比妥钠滴丸的方法。

1958年,酒石酸锑钾滴丸在我国采用滴丸法制备,但直到最近几年才有很大的发展。

在我国,滴丸已成功应用于临床的中药制剂中,如芦丁油滴丸、苏平滴丸、牡荆滴丸等。

氯霉
素耳丸有十多种,滴丸已被列入中国药典。

滴制法制备的滴丸具有一系列优点:
① 本发明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②滴丸的工序少、隼产周期短,生产自动化程序高,劳动强度低,劳动生产效率高。

小量生产时可用简易的滴丸设备,用单滴管;大量生产时,可根据需要选用多滴管的设备。

③节约粮食,成本低。

与同品种片剂相比,在辅料、包装材料、生产工时上可使成本降低
至50%以下。

④ 剂量准确,主药均匀分散在基质中,因此剂量准确。

滴注条件易于控制,重量差
异小于普通药丸或片剂。

⑤除可供口服外,还可适应耳部。

耳用滴丸,应用简便,疗效较好,用于患部能很快
地溶解于脓液中而产生疗效,且不会阻塞外耳道,或被脓液冲失,有人报道,用氯霉素耳
丸治疗151例中耳炎,其有效率达94%,显效率达80%。

⑥ 一些液体药物可以通过滴注法制成固体滴丸。

如芦丁油滴丸、牡荆油滴丸等。

⑦可代替肠溶衣,发挥蜡丸特点,选用硬脂酸钠,虫胶等肠溶性基质而直接制成肠溶
性滴丸,如上述的芸香油滴丸即是。

⑧ 滴丸的突出优点是它可以提高一些不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口服制剂只有在胃
肠道溶解后才能被吸收。

吸收率取决于药物从剂型中的溶解速度,尤其是对于不溶性药物,其吸收受溶解速度的限制。

根据Noyes-whithey的扩散溶解理论,可以看出固体分散法可
以获得高能量
幅度的减小难溶性药物的粒度,同时增大其扩散面积,有利于药物的溶出,故生物利
用度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