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年级和六年级两节语文课,谈谈自己几点感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了一年级和六年级两节语文课,谈谈
自己几点感受
2018年的第一次语文学科发展共同体在一个特殊的日子mdash;mdash;女王节开启,听了一年级和六年级两节语文课,让我获益匪浅,现谈谈自己几点感受:
一、导学先行,体现年段特点
活动还未开始,就收到了两份执教老师的教案,拿起来粗粗地浏览了一下,发现两份导学单设计巧妙,整堂课的重点已跃然纸上,并体现了不同年段学生的教学特点。

一年级的导学单有声情并茂读词语、巧用方法解词语、火眼金睛找不同、足不出户游新疆、我的暑假安排五部分,从标题看就已经非常的吸引人;而六年级的导学单则分为默读《红楼梦》片段,找出描写各人不同神态的笑的句子m..,试着分析人物性格等四部分,体现了高年段的特点。

两份导学单由易到难,不仅注重课内知识点的训练,还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低年级注重字词段的教学,让孩子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高年级则更多的关注到语言文字所体现的内涵,以及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准确应用。

二、小组建设,注重能力培养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语文学科发展共同体的标志,它是生本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

每次活动,都能看到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身影,当然这次也不例外,但让我感慨的是,一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竟也能如此的精彩。

对于刚入小学不到一年的小朋友来说,能够坚持认真上完一堂课已实属不易,更何况要组织起交流,并与他人分享,
学会聆听他人的见解,这让听课的老师们都肃然起敬,很难想象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花费多少的时间和经历培养孩子们的这些习惯与能力。

三、课外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不再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而是用课本来学语文。

一年级的课堂,老师不但关注到了知识点,还围绕我多想去看看,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了我们国家的风土人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