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单片机可靠的复位是保证单片机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设计复位电路时,通常要使RST引脚保持10ms以上 的高电平。当RST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之后,单片机就从 0000H地址开始执行程序。本电路是上电自动复位。 将8个LED接在单片机P1端口的P1.0-P1.7引脚上,注意 LED有长短两个引脚,分别表示正负极,其中较短的负极接 单片机,较长的为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与Vcc相连。 本实验只需将8个LED与P1口相连。单片机的P0、P1、 P2、P3端口都可以用来控制LED。(反过去再看设备)
单片机I/O口输入输出实验 (或单片机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重点:硬件设计、程序设计、现象分析 实验难点:实际应用
指导教师:刘美俊 李世军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单片机端口是集数据输入缓冲、数据输出驱动 及锁存等多项功能一体I/O的电路,特别是把握它 准双向、多功能的特点。单片机4个并行端口是P0、 P1、P2、P3。本实验只讨论P1端口。
8、思考题
1)说明单片机各个引脚的功能及作用,比较P0,P3端口的异同? 2)时钟周期、机器周期的关系是什么?在单片机外部晶振为12M时,下面 的延时子程序延时了多少时间?当晶振为6M时呢? DELAY: MOV R5,#08H DL1: MOV R6,#00H DL2: MOV R7,#80H DJNZ R7,$ DJNZ R6,DL2 DJNZ R5,DL1 RET
单片机4个并行端口P0、P1、P2、P3有着不同 的结构特点和功用。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4、硬件设计
89C51
C1 C2
图2 P1口某一I/O口线反转输出电路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4、硬件设计
C1 C2
89C51 图2 ຫໍສະໝຸດ 1口输出电路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LED循环轮流点亮设计电路如图2所示。将51单片 机第40脚Vcc接电源+5V,第20脚Vss接地,为单片机工作 提供能源。 将第19脚XTAL1与18脚XTAL2分别接外部晶体两个引 脚,由石英晶体组成振荡器,保证单片机内部各部分有 序地工作。对外部C1、C2的取值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 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到振荡器频率的高低、振荡器的稳 定性、起振的快速性。C1、C2通常取值C1=C2=30PF左右。 8051的晶振最高振荡频率为12M,AT89C51的外部晶振最 高频率可到24M。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5、程序设计
1)工作原理 P1口定义为带有上拉电阻8位准双向I/O口,功能单一, 每一位可独立定义为输入输出,CPU对P1口操作可以是字节操 作,也可以是位操作。P1作为输出口使用时,它的内部电路 已经提供了一个推拉电流负载,外接了一个上拉电阻,外电 路无需再接上拉电阻,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作为 输入口使用时,应先向其锁存器写入“1”,使输出驱动电路 的FET截止。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是不准确的。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P1口作为输入输出方式使用
时,CPU对P1口操作方式。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2、实验要求(1)、2)为必做,3)为选做)
1)在P1.5端口上接一个发光二极管LED,编写程序,使LED 不停地一亮一灭,一亮一灭的时间间隔为0.2s(其输出端 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2)P1.0-P1.3作输入口接拨动开关K1-K4;P1.4-P1.7作 输出口,接发光二极管LED1-LED4,读取开关状态,将此 状态在LED1-LED4上显示出来。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图3
P1端口的一位结构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5、程序设计
P1口输出控制程序的设计主要包括控制输出程序设计与延时程序设计。 (1)输出控制:当P1.5端口输出低电平,即P1.5=0,这时LED亮,反之, LED灭,可以使用P1.5=0指令使P1.5端口输出低电平,同样利用指令使 P1.5端口输出高电平。 (2)延时程序:单片机指令的执行时间是很短的,数量大多是微秒级, 因此,我们要求的闪烁时间间隔为0.2s,相对于微秒来说,相差太大, 因此在执行某一指令时,插入延时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开关状态检测过程: 0 单片机对开关状态的检测相对于单片机来说,是从单片机的端口输 入信号,而输入的信号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要能正确输入信号, 先使P1端口P1.0-P1.3置1。可轮流检测每个开关状态,根据每个开关的 状态让相应的二极管指示,也可以一次性检测四路开关状态,然后让其 指示。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3、实验设备与仪器
单片机应用与仿真开发实验台,PC机, E6000/L仿真器+POD-51仿真头、Wave软硬 件仿真软件。
单片机应用与仿真开发实验台
图1
单片机应用与仿真开发实验台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此实验就是一个基于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系统设 计实验,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一个比较简单而直观 的控制系统。它包括了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线路及 控制软件的设计,是一个完整的小型控制系统。对 该系统外围控制线路进行适当的修改,可直接用于 设计街景彩灯(应用)。
设置好仿真器类型、仿真头类型以及CPU类型,并注 意是否“使用伟福软件模拟器”,若使用硬件仿真,请 去掉“使用伟福软件模拟器”前的选择。接着测试通讯 口。
图5
仿真软件状态设置通讯口测试
可在此窗口下进行包括新建、打开、保存,将源文件编译 成目标文件等文件操作。执行程序,观察实验台LED的变化。
图6
源程序编写编译调试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7、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要求有实验目的、要求、设备或仪器、硬件软件设计、步骤、 现象分析、应用分析。现象分析、应用分析填在报告本的原始数据栏。 2)画出实验要求2)硬件设计电路图、程序设计流程图、程序设计清单。 3)写出实验要求3)的程序设计清单? 4)写出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2、实验要求(1)、2)为必做,3)为选做)
3) P1口作输出口,接8只发光二极管LED1-LED8(其输出 端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点亮),编写程序。 状态1:控制系统通电或复位后,8个LED发光二极管依次从 左到右开始逐个点亮; 状态2:8个LED发光二极管全亮后,从右向左LED发光二极 管再逐个熄灭; 状态3:8个LED发光二极管全灭后,从左右两边开始同时点 亮LED发光二极管,全亮后,8个LED发光二极管再明暗一起 闪烁2次 ?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6、实验步骤 实际操作注意之处
1)安装好仿真器,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 真头插到模块的单片机插座中,打开实验台电源,打开仿真器电 源,打开电脑。 2)启动计算机,打开伟福仿真软件,进入仿真环境。首进行仿真 器的设置,选择仿真器型号、仿真头型号、CPU类型。选择通信端 口,点击测试串行口,通信成功便可退出设置,进行仿真。 3)在编辑窗口输入源程序,保存,文件名为T1.ASM。对T1.ASM源 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执行程序,观察LED变化,分析此现 象。 4)编写内容2的T2.ASM源程序,按以上步骤调试该程序,观察实验 现象并分析。 5)实验连线:P1.5接LED;…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2)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P1口输出程序流程图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3)参考程序(单片机P1端口接8只LED,每次点亮一只,向左移动点亮,重 复循环。) ORG 0000H START: MOV R0, #8 ;设左移8次 MOV A, #11111110B ;存入开始点亮灯位置 LOOP: MOV P1, A ;传送到P1并输出 LCALL DELAY ;调延时子程序 RL A ;左移一位 SJMP LOOP ;重新设定显示值 DELAY: MOV R5,#50 ;延时子程序 DLY1: MOV R6,#100 DLY2: MOV R7,#100 DJNZ R7,$ DJNZ R6,DLY2 DJNZ R5,DLY1 RET ;子程序返回 END ;程序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