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一学期晨会(安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第一学期晨会(安全教案)
第一篇:三年级第一学期晨会(安全教案)
三年级行为规范教育
集体上下楼梯排好队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集体上下楼梯的方法。

2、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会上下楼梯吗?”
“怎样上下楼梯才是最安全的?”(学生自由讨论)
二、听故事明理
1、讲述《小老鼠走楼梯》的故事。

学生讨论小老鼠走楼梯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自由讨论)
三、总结走楼梯的正确方法
1、两脚交替上下楼梯。

2、集体上下楼梯时,要按顺序排好队,上下楼不推不挤。

四、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上下楼梯,教师从旁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附:《小老鼠走楼梯》的故事
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

小老鼠轻轻的推开门,看到房子中间有着很漂亮的楼梯。

走一格楼梯,楼梯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 do、re、mi…… 小老鼠可真调皮在楼梯上上上下下,一层一层的慢慢上,慢慢下。

这时,他感觉太没有意思了,不如,跳着走吧,于是,小老鼠一个一个台阶的跳,后来,又两个两个的台阶跳,这时玩的正起劲,一不留神,两脚一滑,摔倒在地,小老鼠哎幺哎幺的叫妈妈,想起来,但是不敢走路了,过来了叔叔,讲小老鼠送到了医院。

说小老鼠骨折了,需要在医院进行治疗。

这时,小老鼠悔之已晚,以后再
也不调皮了。

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教学目标:
1、逐步养成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知道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刚才同学们在外面排队,我们应该怎样走出教室?
2、欣赏歌曲《滑滑梯》。

二、交流与讨论
1、提问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2、讨论:同学们在什么时候还应要排好队?为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我们要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3、小结:
大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反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楼道安全要牢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楼道安全知识,懂得正确上下楼梯的重要性。

2、逐步养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追逐打闹、照顾前后的良好安全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故事:
有一所学校,上晚自习时突然停电,大家伙儿吵吵嚷嚷一古脑儿往下挤,后面的推着前面的,结果把人给推倒了,吵闹声把前面同学的救命声给盖住了,后面同学一点儿也没发觉,继续往前挤,结果踩伤了好多人。

请大家讨论,明白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

二、行为辨析
1、辨析正确行走方法
观察下面两幅图,辨析明理。

(行走应靠右、不拥挤。

并纠正错误的走法。


2、学儿歌
有关“走”这里还有一首儿歌,听老师读一读,看从中能明白什么。

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转弯口,减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

三、总结
故事引入
快乐的课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课间的安全知识。

2、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守规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叮铃铃——,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校园顿时沸腾了。

同学们像笼中的小鸟,“飞”出教室。

踢毽子的,跳绳的,打乒乓球的,“老鹰捉小鸡”的……欢声笑语在校园飘荡。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课间活动?今天,我们就讨论怎样让课间变得快乐。

二、行为指导
1、课间怎样做才安全?学生回答,老师注意补充或纠正。

上下楼梯走右边,不拥挤,有秩序,不跑,不跳。

不在走廊里追逐打闹。

不从窗户探头向外看。

2、课间游戏时怎样做同学们才不吵嘴打架?(1)遵守规则(2)要谦让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
危险。

小结:学校安排在两节课之间休息10分钟是想让同学们休息一下,上上厕所、喝点儿水;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换换脑筋,以便下一节课能精神饱满地学习。

大课间设置的目的是让同学能一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校内安全不容忽视,希望每个同学今后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

第二篇:三年级第一学期晨会(礼仪教育)
三年级行为规范教育
家庭问候礼仪
教学目标:
1、知道讲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学习问候礼仪,知道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教学过程:
一、认识“礼仪”
1、什么是“礼仪”
礼:古代:表示敬意;表示隆重;指礼物;社会准则、道德规范。

现代:礼貌、礼节、礼宾、礼仪
仪:指礼节、仪式;指法度、法则;指容貌、举止;指典范、表率;
指礼物;指仪器。

中国有史以来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无论在什么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只有一个文明的人才会是受人尊敬、受人喜欢的,希望这些礼仪规范会对大家的言行有所帮助。

二、问候礼仪
1、你知道有哪些问候礼仪?(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在家中的问候礼仪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尊师礼仪
教学目标:
1、知道讲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学习学校问候礼仪,知道向老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礼仪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学校集体活动中、社会交往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各种文明举止行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学校中文明礼仪。

2、尊师是我国传统的美德。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被称为“全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学生应对老师有一定的礼仪。

二、行为指导
1、讨论:我们班在尊师方面做得好吗?
2(1)无论是在校外走动还是校内,遇见老师应主动问好。

(2)进出校门或是在楼梯上遇见老师,不要与老师抢道,应该主动给老师让道让老师先行。

(3)看见老师手中拿着许多东西,要主动上前帮忙。

(4)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说“请问”;老师回答后,应说“谢谢”;然后再对老师说“再见”方可离开。

(5)老师在与人交谈或做事时,不可随意打断、干扰老师,应站立在一侧,等老师交谈完毕或者做完事情后再找老师。

(6)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惹老师生气。

(7)珍惜老师的工作及劳动成果,认真完成老师每次布置的各项任务。

(8)课堂上不与老师说开玩笑或是不雅的话,任何时候都不能直呼老师的姓名。

同学间的礼仪
教学目标:
1、知道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重要因素。

2、学习同学之间的基本礼仪,会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明确道理:
1、为什么有的同学在班级里特别受大家的欢迎,很多同学都愿意和他玩,想和他做好朋友;而有的同学在班级里就不受大家的欢迎,同学们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也没有什么好朋友?
2、学生交流
3、小结:
有礼貌懂礼仪的同学,会受到大家的喜欢。

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二、行为指导
1、寻找生活中同学之间不礼貌的行为语言。

(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1)同学间见面可彼此直呼其名,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2)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

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3)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4)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5)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6)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7)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8)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如何打招呼
教学目标:
1、知道与人打招呼的多种方式。

2、会用正确的打招呼的方式主动打招呼。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你平时是怎样和家人、教师、同学打招呼的?(学生交流)
2、怎样才是正确的打招呼的方式呢?
二、体验与指导
1、打招呼的要素
点头、微笑、注视对方、身体倾斜、放慢脚步
2、常见的打招呼
最简洁明了,通用性最广泛的用语是“您好”,这既是一个问候语同时又有一种表示对他人祝福的含义。

根据碰面的时间,互相道一声“早晨好”“下午好”“晚上好”,也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明了的招呼用语。

另外,诸如“你早”“在哪儿发财”等,也是较常见的招呼。

2、尝试与同伴打招呼,并共同探索多种打招呼的方式。

(学生练习)
3、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正确的打招呼方式。

和人打招呼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希望以后同学们都能与家人、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

第三篇:《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晨会教案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晨会教案
活动目的:学习校园安全知识,认识安全警示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活动对象:本班全体学生活动地点:教室活动准备:安全知识活动过程:
一、导入班会
师:对于所有人来说,安全无小事,平安大如天。

尤其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师的关注。

让我们安全记心中,记住人生美好,步步小心。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主题晨会现在开始。

二、学校安全
(一)课间活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课间内活动,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磕碰。

目前我们班空间不大,又在后面加了一组方便同学们的箱子,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坠落。

虽然我们班所在楼层不高,但还是不要将身体探出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3、防挤压。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窗,还应留意会不会夹到其他人的手。

4、防意外伤害。

剪刀等锋利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使用时必须有老师指导,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5、校园内危险现象:
(1)东东和楠楠在教室里做什么呢?
小结:教室是同学们学习的地方,大家千万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闹,防止发生危险。

(2)小明下楼时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真是太吓人了!
小结:这样做很危险,下楼时要做到不拥挤,不打闹,轻声慢步右侧通行。

(3)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时,跑的速度不要太快,否则很容易扭伤脚的。

小结:如果扭伤脚要立即用冷水敷伤处,如有其他情况,要到医院及时进行处理。

(4)打扫卫生时,不要上窗台,更不要将身子探出窗外。

小结:宽敞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不注意的话,在教室里也会发生事故的,多危险啊!同学们一定要当心。

6、议一议:同学们,他们这样做对吗?
(二)那么,课间应做些什么呢?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上课。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科学易行,如做做操、踢踢毽子、跳跳绳等。

4、活动时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5、课间玩耍不要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篮球架、爬走廊栏杆等。

三、校园安全三字歌
小学生
要知道
校园内
知礼仪楼道间
轻步走
靠右行
要注意
教室里
懂规矩
危险事
不要理
体育课
听指挥
炼身体
放学了
随队伍
讲秩序
好习惯早养成受教育
终生益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次班会开得非常成功。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

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珍爱自己的生命。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建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吧!
第四篇:安全重于泰山晨会教案
安全重于泰山
教育目标:
通过本次晨会课,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过程:
(一)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呢?下面我们来进行选择题比赛。

(课件出示)
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①打球。

②追赶打闹。

③跳绳。

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①皮球。

②三角尺。

③利器、易燃物品。

3.哪种行为不对:①跳高、跳远。

②攀越围墙、滑楼梯。

③翻单杠、荡秋千。

4.上下楼梯怎样行:①靠右行。

②靠左行。

③左右行都可以。

(二)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我们小学生,也应知道一些消防知识:(1)电器线路破旧应该怎样?(及时修理更换)
(2)电路保险丝烧断,用铜线代替对吗?(不对)
(3)发现火灾怎么办?(赶快拨打火警119)
(三)安全警句朗读:剧5(每人一句)(课件出示)
(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

(6)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

(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

(8)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

(四)总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

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

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第五篇:晨会教案
1、安全重于泰山
教育目标:
通过本次晨会课,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过程:
(一)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呢?下面我们来进行选择题比赛。

(课件出示)
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①打球。

②追赶打闹。

③跳绳。

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①皮球。

②三角尺。

③利器、易燃物品。

3.哪种行为不对:①跳高、跳远。

②攀越围墙、滑楼梯。

③翻单杠、荡秋千。

4.上下楼梯怎样行:①靠右行。

②靠左行。

③左右行都可以。

(二)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我们小学生,也应知道一些消防知识:(1)电器线路破旧应该怎样?(及时修理更换)
(2)电路保险丝烧断,用铜线代替对吗?(不对)
(3)发现火灾怎么办?(赶快拨打火警119)
(三)安全警句朗读:剧5(每人一句)(课件出示)
(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

(6)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

(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

(8)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

(四)总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

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

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2、课间十分钟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晨会活动,了解课前要做好的各项事宜,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教学准备:
布置队员准备小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谈话:
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老师常听到你们开心的笑声,看到你们欢快的身影。

好好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听,预备铃响了,看……(引入小品)小品:
旁白:叮铃铃,预备铃响了。

女(1):预备铃响了,我们赶紧回教室准备上课吧。

女(2):好,快走。

两女生回位静息,等待老师来上课。

男(1):预备铃响了,我们回位。

男(2):还早呢,才预备铃,还有两分钟才上课呢,我们再玩一会儿。

(继续跳绳)旁白:叮铃铃,上课铃响了。

男(1):上课了,快跑。

男(2):呀,我还没上厕所呢!我去上个厕所。

(跑出教室)旁白:这时候老师准备上课了。

男(2):(回教室)报道。

……
二、行为辨析
1.小品看完了,有的同学若有所思,有的同学笑起来了,看来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谁来说一说,哪一组同学的行为令你赞赏,为什么?学生交流...
2.简单小结:同学们很会思考。

那另外一组同学的行为为什么让你觉得不妥当呢?
三、行为引导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
1.做好课前准备,喝水、上厕所。

2.出教室远眺、适当的活动。

3.预备铃响后就要立即回教室,静息等待上课。

四、总结
课间十分钟,是让我们放松的十分钟,可以去厕所,可以去远眺,调节视力;课间十分钟也是让我们做好课前的准备的时间,预备铃响了要立即回教室,静息等待上课,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晨会课,今后会做得更好!
3、上学放学安全第一
教育目标:使学生明白自己独自上学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让危险靠近自己。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邀请部分家长参加教育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1.同学们,现在老师来做一个调查,放学后自己回家的同学有哪些?
2.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自己独自上学放学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二、讨论
1.自己独立上学、放学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

2.老师讲事例:南方网讯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约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的。

而北京每学期有50余名学生非正常死亡。

据介绍,这次对10个省市的抽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
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80%的非正常死亡本能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避免。

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据统计全国每年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中小学生占30%。

其实交通事故的预防方法很简单,就是养成中小学生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

家长在叮嘱孩子的时候,不要总说“不要”怎样做,而要多从正面说“要”怎样做,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更易记住正确的做法。

另外如食物中毒、烫伤、性伤害等一些在学生和家长看来不是特别有危险的隐患,则更多的是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面的常识。

为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目前北京市教委已要求各中小学针对学生最需要的安全和技能,采取自救训练、消防运动会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授课,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

在交通事故、玩耍受伤、食物中毒、运动受伤等“感觉危险最大的”12种安全隐患中,学生和家长的选择都一样,排在前三项的分别是交通事故、上学或放学路上被劫、玩耍受伤,排在最后一项的是性伤害。

56.82%的中小学生都表示害怕自己在公共场所受到伤害。

三、形成方案
1.上学放学的路上不玩耍。

2.上学放学的路上不和陌生人讲话。

3.注意交通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应该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走偏僻的小路;不在商店、游戏场所逗留。

总结:
同学们,我们大多数都是父母的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倾注了无数心血,我们的平安健康也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让我们增强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吧!
教学目标:
4、排队做到快、静、齐
1.通过活动,让学生养成排队“快静齐”的好习惯.。

2.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排队整齐有序的好处。

3.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不仅在学校要做到整齐排队,在社会生活中也要做到守秩序,争做有道德的好公民。

教学准备:
播放祖国60周年的阅兵仪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让你们看一段视频。

你观察到了什么?这样的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气派,壮观)
二、交流讨论师:
想一想平时我们的队伍是什么样的?(有人讲话。

队伍拖拖拉拉的,不整齐生丙:没有精神……)
三、师:能说说队伍整齐有什么好处吗?
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快静齐”,学生排队,其他同学指出好与不好的地方。

四、互评目标让学生把各自的目标展现出来,接着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选出最好的一两位学生的目标,全班学习。

五、师总结:通过今天的晨会,我们知道了排队的重要性,老师为了让大家记住,编了一首小儿歌,跟我念一念:铃声响,快站好,排整齐,不吵闹,站队做到快静齐,老师夸我纪律好。

同学们在公共场所也要做到守秩序,让我们一起让社会更和谐更有序!
5、上下楼梯守规则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走路遵守一定的规则,养成正确行走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小朋友们,你们懂得走路吗?你们会排队吗?
2.你们知道怎样走好路吗?怎样排好队吗?
3.走路也有规则,不知你遵守了没有。

比如,“上下楼梯靠右行”就是一条走路的规则。

议一议:
1.师:上学、下课、上操、下操,楼梯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你们怎样上下楼梯的?
2.学校为了确保安全,解决楼道拥挤,方便同学们上下楼梯,在每栋楼至少建有两条楼梯,贴上示意图标和“上下楼梯靠右行”的提示语,就是要同学们遵守并养成“上下楼梯靠右行”的规则习惯。


此,当你上下楼梯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靠右行。

这样,既方便别人,也给自己一种安全感,可以避免自己和他人相撞。

同学们,良好习惯有许多,上下楼梯靠右行就是其中的一条。

三、你知道吗
据统计,全国24起中小学生拥挤踩踏事故中,20起发生在楼梯间。

深圳市某小学学生,就是因为在上楼时不小心与其他下楼梯的同学相撞,滚到了楼梯下,结果使脾脏摔裂被切除,造成了五级伤残。

可见,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是利人又利己的好习惯。

美国在发生“9•11”事件时,急于逃生的人们都能在楼梯的一侧留出一条道,让警察抬着一名孕妇从容走到楼下,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有着守规则的好习惯。

如果没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规则习惯,发生“9•11”那样的事件,很难想象5万逃生的人中,能有多少人活着出来。

四、读一读
文明上下楼
同学们,要注意,上下楼梯不拥挤。

排好队,按秩序,规则要求记心里。

上下楼,靠右走,通道顺畅又安全。

会礼让,不拥挤,文明礼貌我做起。

6、消防安全记心中(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1-3年级)
4、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火灾事件介绍
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