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观察和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到2011年8月确诊的35例甲状腺微小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法。

结果:35例甲状腺微小癌的病患者中,术前确诊的有8例,术后病理证实的有27例。

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手术前诊断率很低,大部分行腺叶切除术,对淋巴结肿大者可行淋巴结清除术。

标签:甲状腺肿瘤;微小癌;诊断;治疗
甲状腺微小癌的肿瘤直径不超过10mm,由于结节小,位置通常在甲状腺腺体中或背侧,临床诊断中很难发现,因而也称为隐匿性甲状腺癌[1]。

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前发现率不高,然而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提高,其术前诊断率有一定的提高。

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我院从2013~2014年收治的甲状腺癌症患者共141例,其中患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35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29例,男女比例为1:4.9,患者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1±3.8)岁。

单发癌患者有24例,单侧多发癌患者7例,淋巴结转移患者有4例。

臨床病理发现的微小癌直径为1mm~10mm,平均直径为(5.3±0.8)mm。

2.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术前根据超声、同位素扫描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进行诊断。

本组患者中术前诊断正确的患者有8例,其中有5例因为颈部重大淋巴结而就诊,经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内结节而确诊,其余3例是超声检查中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内结节有恶性特征而确诊。

手术中诊断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共27例,患者因为进行良性肿瘤手术时发现了可以结节,术后将手术标本进行快速冰冻,然后进行检查而确诊。

2.2 手术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中,施行了甲状腺大部分切除的有6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有4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有3例,行患侧腺叶切除术的有5例,行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术的有17例。

其中有3例患者加局部淋巴结清除,4例患者加功能性淋巴结清除。

3.讨论
3.1 诊断
3.1.1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微小癌的直径不超过10mm,而且有些病例又会伴有其他组织的病变,这给细胞学检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本组病例中经细胞学检查呈阳性的只有6例。

甲状腺微小癌的肿瘤非常小,因而穿刺较为困难。

在穿刺过程中涂片中如果发现有细胞核的毛玻璃样改变或者是有圆形的核内包涵体,可以初步判定为乳头状癌,如果发现间质含有淀粉似的物质沉淀或者是肿瘤细胞丰富、细胞核内染色质均匀、细胞核大小一致、没有明显核仁,此时可以初步判定为滤泡状肿瘤,应该及时与患者沟通施行手术治疗[2]。

3.1.2 B超检查
CT、MRI因为其扫描层厚度为5mm,对小于5mm的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率不高,随着高分辨率彩色超声在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和医疗检测水平的提高,普查时B超发现甲状腺癌的情况较多。

B超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微小癌的诊断率。

B超检测如出现这些征象怀疑可能为甲状腺癌,结节是实质性的,一般为低回声型,边界不清,内部的回声不均匀,没有包膜,瘤体内部有细小的强光点,甚至可能出现细小的钙化灶,形态没有规则。

如果发现结节里有细小的强光点,结节内部供血丰富的话,有充足理由怀疑为癌灶,这种细小的强光点就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砂粒体声像现象[3]。

3.1.3 颈部CT扫描
CT检查为甲状腺癌症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能够初步判定和鉴别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1)平扫结节周围如果出现晕环征,可以认为甲状腺癌,如果出现完整的晕环,则很有可能是甲状腺肿。

(2)扫描时会发现密度均匀或者是较均匀,则判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实性成分增强,如发现囊内无强化但是密度均匀,则可判定为完全囊变。

很多甲状腺癌在平扫时也会出现密度均匀,但是在增强后会出现密度不均匀。

(3)甲状腺癌生长不均匀,肿瘤的形态一般不规则,呈分叶状,瘤灶的边界一般比较模糊。

CT断面上显示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多数为圆形或类圆形,形态比较规则,边界清楚。

(4)淋巴结如果明显强化,或者是出现钙化,则可以认为是甲状腺癌向淋巴结转移。

(5)甲状腺结节内如果出现细微的颗粒状钙化,特别是钙化位于中心位置则可以初步判定为甲状腺癌。

3.2 治疗
甲状腺微小癌的类型一般是滤泡状癌和乳头状癌,临床上有很好的生物学效应,很少会甲状腺微小癌会发展成为显性癌,对患者的生命威胁不大。

所以,国内外相关学者一直以来对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方法争议不断,其焦点集中于是否应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微小癌。

很多相关学者表明,如果原发灶是单灶性,而且没有向淋巴结或者远处转移的表现,肿瘤是非嗜酸性肿瘤的话就可以不用施行大范围的甲状腺切除手术[4]。

目前相关学者普遍认为治疗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如患者甲状腺微小癌单发结节,而且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应该行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手术;(2)如果患者双侧均有多发结节,而没有向颈部淋巴结发生转移,可以行甲状腺全切术;(3)如果患侧颈部有淋巴结肿大,可以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4)如果患者肿瘤位于峡部,可以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加峡部切除手术;(5)如果行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发现有微小癌,可以对已经行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再次检查手术标本,观察肿瘤周围组织是否有癌细胞,其包膜和血管是否有癌细胞的侵犯。

如果证实甲状腺微小癌已被完全切除,就可不用行根治性手术。

相反,如果在复查标本中发现有包膜和血管受到癌细胞侵害,切除组织的边缘有癌细胞,则可判定为多灶癌者,应该根据上述原则再次施行手术。

总之,甲状腺微小癌在术前诊断率低,应用超声检查和术中的快速病理检查可以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率,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适当的手术方法清除病灶。

参考文献:
[1]魏立志.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32-33.
[2]孙臻峰,张佳,徐宏鸣,王果,董频.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处理[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26,(1):44-47.
[3]陆晔斌,王志明,孙维佳,等.甲状腺癌487 例的手术方式及预后[J].广东医学,2010,31(5):569-571.
[4]伊海金,张宝泉.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0,24(4):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