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市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第3页答题卷的答题表内,否则不给分。

1.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弹性形变,
C,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就越大,
B.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摩擦力一定不能成为动力,
D.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
3.在粗糙斜面上加速下滑的木块,所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D.重力;摩擦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4.物体受到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加速度a和速度v 将:
A.a、v均减小,
B.a减小、v增大,
C.a、v均增加,
D.a增大、v减小。

5.如图-1所示,、两条斜线分别表示a和b两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10s内b的位移比较大;
B .b 的加速度比a 的加速度小,
C .第10s 末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D. a 出发后10s 追上b ,
6,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A .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
D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有两个大小相筹的共点力,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90°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 ,当这两个共点力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
A.2F
B.2F
C.3F D F
8.从很高的屋檐边先后滴下两滴水滴,不计空气阻力,在两滴水落地之前,它们之间的距离:( )
A .保持不变,
B .不断减小, C. 不断增大, D .先减小后增大.
9.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 ,—物体从斜面顶端无初速沿斜面下滑,当该物体滑到斜面底部时的速度为V ,则物体下滑到L /2时的速度为:
A .2V B
. C
. D .14V
10.如图2所示,木板A 被水平外力F 紧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A 受到外力F 、重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 B .外力F 增大时,木块A 受到的静摩擦力保持不变, C. 外力F 增大时,木块A 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 D .外力F 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1.如图3所示,木块质量为m ,在斜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P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一定受到向左的大小为甲g 的摩擦力的作用:
B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拉力F 的合力方向一定向上, C.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拉力F 的合力方向一定向右, D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拉力F 的合力方向一定向左.
12;如图4所示,做直线运动的小车上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球,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由此可知:
A .小车一定在向右加速,
B .小车一定在向左减速,
C .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
D .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 ·cos θ.
13.将一个重为50N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那么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
1F =__________,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2F =____________。

14、用20N 的水平力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拉着重为60N 的物体时,物体恰能作匀速运动,若用40N 的水平力拉这个物体,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 。

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__________。

15.如图5所示,物体重2N,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大小为18N的力F 推物体时,若已知物体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6N,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N,物体受到摩擦力是_________N。

16.使用游标卡尺时,若你采用的游标尺为10等分刻度的卡尺,要将两测脚间的狭缝宽度调为0.8mm,此时游标尺上的第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第_________条刻度线正对。

17。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A、B、C三个计数点,如图6所示,测出AB=5.8cm,BC=8.6cm,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B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

三、计算题(共5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步骤,文字说明,方程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否则扣分。

18.(7分)如图7所示,斜面倾角为30°,用一竖直方向的挡板将球档在斜面上,已知球重60N,在图中作出小球对斜面和挡板压力的图示,并求出这两个压力的大小。

19.一根长为L的细杆悬挂着,离它的下端正下方2L处,有一个细圆环,剪断悬挂细杆的绳子后,杆正好能从圆环中穿过,求细杆穿过圆环所需的时间。

20.1999年11月20日我国发射了首枚“神舟”号载人航天实验飞船,飞船顺利升空,在绕地球飞行一段时间后,于11月21日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为保护飞船,飞船返回接近地面时张开降落伞减速,但临近地面时速度仍达到15m/s,为实现软着陆(即落地时速度为零),在返回舱离地面约15m时启动5个反推力小火箭,若返回舱质量为8t,则每支小火箭的平均推力约为多少?(g取10m/s2)
2l. 跳起摸高是中学生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

某同学身高1.8m,质量65kg,站立举臂手指摸到高度是2.25m。

此同学从用力蹬地到竖直跳离地面历经0.3s,设他蹬地的力大小恒定为1300N,求该同学;(g取10m/s2)
(1)刚跳离地面时的速度.
(2)跳起可摸到的高度。

22.如图8所示,长为L=lm,质量为M=2kg的木板A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AB 左端有一质量为m=lkg的小木块C(可视为质点),现用水平恒力F=20N作用于C,使它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到AB 的右端,已知C与AB间动摩擦因数卢=0.5,在此过程中求:
(1)小木块C和木板A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
(2)木板移动的位移是多少?(g=10m/s2)
高一物理试题参考答实及评分标准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13题---16每空2分,共20分
13、25N、;14、20N、1/3;15、0、
16、8、8;17、0.86(1分)、0.72(1分)、2.8(2分)。

三、计算题:共5小题,其中18题7分,19题8分.20、21题各9分, 22题11分。

共44分。

18、 (7分)解:图示正确给3分。

1cos30G F ==︒ (2分
)
2tan30F G =︒= (2分)
19、 (8分)解:设细杆下端经过圆环的时间为1t ,细杆上端经过圆环的时间为2t ,由自由落体的规律:
2
1122L gt =
1
t = (3分) 2
2132L gt =
2
t = (3分)
细杆通过圆环的时间为:
21t t t =-= (2分)
20、 (9分)解:设飞船软着陆时的加速度大小为由于飞船的末速度为零,则;
22v as = (2分) 解得 27.5/a m s =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5F mg ma -= (3分)
解得 41
() 2.8105F m g a N
=+=⨯ (2分)
21、(9分)解:设该同学刚跳离地面时的速度为V ,跳离地面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
(1) 该同(2) 学在跳离地面的过程中,(3)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4) 有:
N mg ma -= (2分) V at = (1分)代入得 3/V m s =(2分)
(2)该同学自跳离地面到上升到最高点,做竖直上抛运动 2230.452210V h m
g ===⨯(2分)
该同学跳起可摸到的最大高度0.45 2.25 2.70H h L m =+=+= (2分)
22.(11分)木块的受力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C F mg ma μ-= (2分)
2200.51015/1C F a g m s m μ=
-=-⨯=(1分)
对AB: AB mg Ma μ=(2分)2
2.5/AB mg a m s M μ== (1分) 对木块:
221
(1)21
(2)2C AB C AB
AB S S L a t S a t =+==对木板:
由(1)÷(2)可得 :
0.2AB S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