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项目可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殡仪馆项目可研
欢迎共阅XXXX殡仪馆建设项目建议书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XXXXXXXXXXXX
项目负责:XXX
参编人员:XXXX
XXXX
XXXX
201X年X月XX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2)
1.1项目概述 (2)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3)
1.3可行性研究依据和范围 (3)
1.4研究结论和技术经济指标 (4)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建设背景 (4)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第三章场址和建设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场址选择 (6)
3.2建设条件 (7)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建设依据 (9)
4.2建设原则 (9)
4.4建设目标 (10)
4.5建设规模和内容 (13)
4.6建筑布局及标准 (13)
4.7总图方案 (14)
4.8工程方案 (15)
4.9保障措施 (20)
第五章配套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给水 (21)
5.2排水 (22)
5.3供电 (22)
5.4通讯 (23)
第六章节能、节水、消防 (23)
6.1节能 (23)
6.2节水 (24)
6.3消防 (24)
第七章环境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评价标准 (25)
7.2建设地点环境质量现状 (25)
7.3污染源和污染因素分析 (25)
7.4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6)
7.5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26)
第八章组织实施方案 (26)
8.1项目组织机构设计 (27)
8.2人力资源配置及培训 (28)
8.3项目建设期及实施进度 (28)
8.4招投标方案 (29)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错误!未定义书签。

9.1投资估算依据 (30)
9.2投资估算 (31)
9.3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方案 (33)
第十章风险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主要风险因素识别与风险等级判断 (33)
10.2防范与降低风险的对策 (34)
第十一章结论 (34)
附件:
1. XXXX殡仪馆建设项目建议书。

2. XXXX殡仪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3. 关于对XXXX殡仪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审批意见。

附图:
1.XXXX殡仪馆(含墓区)建设总规图
2.XXXX殡仪馆建设平面图
3.XXXX殡仪馆建设效果图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述
1.1.1 项目名称: XXXX殡仪馆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地点: XXXXXXXXXXXX
1.1.3 项目建设单位、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XXXXX
所有制形式:行政
1.1.4 项目法人代表:XXXXXXXXXXXX
1.1.5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1年(2012—2013年)
:
(一)项目总费用:1506.79万元
1、建设费用:1363.33万元
2、其他费用:88.58万元
3、固
定资产投资:1451.91万元
4、基本预备费:54.88万元
(二)资金筹措方案:申请上级专项资金1506.79万元,占总投资的100%。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XXXXXXXXXXXX 成立于1981年,是县人民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现有在职干部职工64人。

XXXXXXXXXXXX 内设9个科室:办公室、财务室、救灾救济办、社会福利事务办、优抚安置、双拥办、区划地名办、城乡低保办、老龄办。

XXXXXXXXXXXX 主要负责XXXXXXXXXXXX 的救灾救济、五保、孤儿供养、城乡低保、优抚安置、基层政权建设、老龄工作、民间组织管理、区划地名、救灾募捐、婚姻登记、收养登记、来信来访等工作。

1.3可行性研究依据和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4、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工程量 1 新建殡仪馆土建及配套 2750m 2 2 殡仪馆设施配套设施一项 3 殡仪馆装修简易装修 2750m 2 4 新建办公室土建及装修 370m 2 5 办公设备办公设备及殡葬车辆一项 6
新建锅炉房土建及装修 100m 2 7 锅炉房配套设施五吨锅炉及配套设施
1项 8 一期墓园绿化
铺设水管、开挖管道、绿化苗木、局部
彩砖
768亩 9 打井打井
2眼 10 维修坟墓原有小坟墓局部维修 1853个 11 维修坟墓原有大坟墓全面翻修
22个 12 停车场硬化混凝土地面 6667m 2 13 修建殡仪馆大门详见设计图
2座 14 二期墓园绿化铺设水管、开挖管道、绿化苗木、局部
彩砖
700亩 15 墓地围栏
水泥制品
550 m
5、《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124-99
6.《XXXXXXXXXXXX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7. 委托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8. 项目建设单位可行性研究委托书。

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项目建设的资源、环境、社会和实施配套条件;
3.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实施方案;
4.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1.4技术经济指标和研究结论
规划总用地面积: 1999800平米合3000市亩
第一期用地面积: 511998.8平米合768市亩
第二期用地面积: 464639.4平米(合700市亩)
第三期用地面积: 102311.5平米(合1532市亩)
每块大墓地面积: 5㎡×2718穴=12090平米(合18市亩)
每块小墓地面积: 5㎡×1850穴=9250㎡(合14.6市亩)
停车场面积: 825㎡/块×52块=42900㎡(合62.4市亩)
(一)本项目建设紧密结合XXXXXXXXXXXX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符合XXXXXXXXXXXX少数民族丧葬工作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项目实施后,将促进XXXXXXXXXXXX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本项目建设位置合理,给排水、供电、交通、通讯等配套条件可靠,建设方案符合殡仪馆建设规划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殡仪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一个场所,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

殡仪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阵地,它的
功能是通过人们在殡仪馆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使人们的悲伤得到慰藉,哀思有所寄托,生者得到安慰,逝者得到安息,起到移风易俗,升华人们的思想的作用,使整个丧葬过程成为文明、健康、进步的活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殡葬事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和谐殡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殡仪馆作为目前殡仪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亲民、为民、利民”政策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和政府历来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丧葬工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为少数民族提供丧葬活动场所,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爱。

2.1.1 XXXX殡葬工作基本情况
XXXXXXXX。

2.1.2 XXXX公墓园区现状
XXXXXXXXX。

同时成立了XXXXXXXXXXXX殡葬管理所和XXXX殡仪馆,并解决了人员编制问题,殡葬管理所3名正式工作人员,殡仪馆4名正式工作人员,并且通过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到位。

2009年公墓区的绿化、硬化、通水、通电等前期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公墓区进行土地平整、挖运土;
铺设了引水管道6280米;
修建了两个蓄水池,同时对230亩的林带铺设了滴灌。


接通了1700米电线并安装了变压器;
植树30000棵;
新建墓穴1853座;
2011年公墓区新植树70000棵,修建柏油路10公里。

2.1.3 XXXX殡仪馆现状
XXXXXXXX。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三区共用此墓园,现有规模和设施严重不足。

因此,根据周边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的群众的意愿,结合实际拟在XXXXXXXXXXXX公墓处新建XXXX殡仪馆。

2.2.1 殡仪馆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
殡仪馆是国家设置的公民办理丧事,处理遗体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它的服务对象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全体公民。

目前XXXXXXXXXXXX没有穆斯林殡仪馆,没有社会化服务设施,丧葬活动均在家中进行,既不利于丧葬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丧葬工作的管理。

由于群众办丧事难的问题尚未解决,从而助长了丧葬陋习的盛行。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殡葬工作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广大穆斯林群
众对殡葬的要求,因此,XXXXXXXXXXXX改革殡葬工作,兴建穆斯林殡仪馆势在必行。

2.2.2 是党和政府关心少数民族的充分体现
XXXXXXXXXXXX是一个典型的少边穷地区。

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医疗的改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殡葬工作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殡葬改革工作将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党和政府历来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丧葬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为少数民族提供丧葬活动场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爱,是适应社会福利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也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进一步巩固我县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的重大举措。

2.2.3 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需要
殡仪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一个场所,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随着
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

殡仪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阵地,它的功能是通过人们在殡仪馆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使人们的悲伤得到慰藉,哀思有所寄托,生者得到安慰,逝者得到安息,起到移风易俗,升华人们思想的作用,使整个丧葬过程成为文明、健康、进步的活动。

人们对用先进科学的葬法和文明节俭的丧葬礼仪要求越来越迫切。

2.2.4 是维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XXXXXXXXXXXX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新疆维稳新形势为XXXXXXXXXXXX殡仪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维护祖国边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从广大穆斯林民众的利益出发,扎扎实实地做好殡仪服务工作,让广大穆斯林民众有一处能够进行哀悼亲人、处理丧葬事务的合适场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条件。

该项目建成后,将使XXXXXXXXXXXX的少数民族殡葬事业走向规范,便于管理,使整个丧葬过程成为文明、健康、进步的活动。

为此,新建XXXX殡仪馆,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

第三章场址和建设条件
3.1场址选择
(一) 殡仪馆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二) 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三) 殡仪馆应选择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

(四) 殡仪馆在选址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五) 殡仪馆的建设均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情况下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且不宜占用地价昂贵的地带。

(六) 殡仪馆的建设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规定的建筑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规定。

民族殡仪馆的建设属于政府行为,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建设
用地按照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用地规定纳入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并按国家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定申报、划拨民族殡仪馆的建设用地。

根据民族殡仪馆的性质、任务,在项目选址时首先应考虑其安全性,注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选择在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水位的地区建设,以使民族殡仪馆免于洪涝等自然灾害;另外,为确保民族殡仪馆的正常运作,必须具备良好的市政条件及良好的给排水系统。

由以上三点确定项目实施地点位于XXXXXXXXXXXX,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999800平方米(约合3000市亩)。

拟建场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市政配套条件较好,具有可靠、稳定的供电保障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交通便捷,同时,地势较为平坦,视野相对开阔。

XXXXXXXXXXXX。

拟建场址为XXXXXXXXXXXX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土地利用现状为荒地。

3.2建设条件
一、气候、气象
(一)气候条件
XXXXXXXXXXXX处于温带内陆沙漠地区,具有典型的干旱大陆气候特征:日照资源丰富,气候变化剧烈,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极端干旱,无霜期较长,春季风沙大,浮尘日数多,四季均有,但以春夏季最多。

4-8月2/3的日数有浮尘。

扬沙年平均40天,多出现在春夏季。

(二)气象资料
XXXXXXXXXXXX多年平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达40.6℃,极端最低气温达-21.6℃,平均日较差12.0℃,年较差31.2℃,气温最大较差为62.20℃,气温垂直变化十分明显,递减率0.4~0.6℃/100m;年降水量34.8mm,降水多集中在5月,年蒸发量2563.4mm,干旱指数74,属极端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少,农业用水主要靠河水灌溉。

XXXXXXXXXXXX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10.6h,六月最多,二月
最少,由于浮尘的阻挡作用,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只有59%,太阳总幅射量为6341.79MJ/平方米,属于全国高值区,光能利用最佳期为6~9月,总幅射量为2553.35MJ/平方米,占全年的42.7%;大于0℃积温4783℃,大于10℃积温4344.1℃。

XXXXXXXXXXXX全年盛行西北风,平均风速2.1m/s,最大风力6.5级,最大风速13.8m/s,年浮尘天气200d以上;无霜期多年平均244d,最大冻土深度67cm,封冻期一般为十二月初,翌年二月解冻。

二、工程地质
(一)地形地貌
XXX。

(二)地层构成
拟建场地地层岩性较简单,基岩为新第三系砂质泥岩、砾岩、第四系(Q)砂土夹碎石(Q4dL+PL)及漂卵石(Q4al)等枯散堆积物。

现分述如下:
(1)第三纪地层:
Ⅳ杂色砾岩夹灰白色砂岩透镜体,钙质半胶结。

(2)第四纪地层:
卵石层,广泛分布在项目区,微胶结,厚5~10m;冲积、洪积粉砂土,分布在项目区北部靠近绿洲区域。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场地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玉龙喀什河的冲洪积平原,主要以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形成的粉土组成。

从地层水平及垂直方向看,土层分布均匀,该场地为均匀性场地。

场地属稳定性场地。

(2)场地湿陷性评价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计算,拟建场地土的总湿陷量:△S=4.5cm。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判定该场地为Ⅰ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场地。

(3)场地液化性评价
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有地下水,根据标贯试验结果计算,判定该场地为非液化场地。

(4)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新疆水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水环-11)字第(2003-108)号测试结果报告,拟建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四)结论与建议
(1)拟建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三级。

(2)拟建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3)拟建场地为非液化场地。

(4)拟建场地土无腐蚀性。

(5)标准冻土深度0.67m。

三、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基本裂度为Ⅶ度,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土属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属抗震一般地段,相应的区域稳定性较好。

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XXXXXXXXXXXX。

(一)供水
拟建项目供水由XXXXXXXXXXXX供水管网接入,距接点约500米。

(二)排水
拟建项目排水与XXXXXXXXXXXX排污主管道相接,距接点约500米。

(三)供电
项目区电力能源充足,电网已覆盖项目区,供电正常,未出现缺电现象。

因附近没有变压器,需新购置变压器一台(由于本项目投资规模较小,无多余资金购置相应的配套设备,因此,配套设备由地方自行解决)。

拟建项目供电线路由供电主网供给,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距接点约80米。

(四)通信
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已建成大容量、高速率的现代化电信网络,光缆、电缆干线已覆盖全地区,实现了通讯的现代化。

拟建项目场址周围均处在电信局和移动通讯业务范围内,通讯条件能够满足项目需要。

XXXXXXXXXXXX现有横贯地区东西的主要交通设施1条,为G315国道,航空港1座,同时,南疆铁路已建成通车。

项目区所在地距和田航空港8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

XXXX殡仪馆位于XXXXXXXXXXXX以南的空地上,交通十分便利。

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XXXXXXXXXXXX以南的空地上,无征地拆迁。

拟建的建设项目位于XXXXXXXXXXXX以南的空地上,本区域场地地势较平坦,地质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周围空地较大,满足本工程建设要求。

当地已建工程为本项目提供了很好的依托条件,供电、供水、通信等外部协作条件良好,当地砂石料来源丰富。

公路运输条件好。

同时,在XXXXXXXXXXXX及XXXXXXXXXXXX有较多的施工经验丰富的建设施工队伍。

因此,本工程建设具备良好的建设条件,是可行的。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建设依据
1.《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124-99)
4.2建设原则
(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坚持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综合考虑人口和实际需
求等因素,布局要合理,规模要适度,标准要合适,设施要实用,量力而行,保证新建后的设施用得上、用得好。

(二)定位明确。

民族殡仪馆建设必须要体现少数民族的丧葬特点。

(三)科学配置,完善功能。

民族殡仪馆建设必须着眼于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

(四)厉行节约,严格管理。

贯彻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

建立和落实项目责任制,加强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监督和评估;在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管理费用,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4.4建设目标
在上级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置设备、规范管理和提升人员服务能力等措施。

新建具有民族特色和符合民族丧葬习俗的民族殡仪馆,将彻底解决少数民族没有专用殡仪馆的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4.1科学规划建设公墓要符合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农村公益性墓地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范畴。

公墓用地应当是远离“三沿六区”的荒山、荒坡等非耕地或不宜耕种的贫瘠地,最大限度保持和利用原有生态环境。

公墓设计按照当地人口总数、自然死亡率、每座墓占地面积、公共设施、绿化率及20年为一个使用周期、适量预留发展空间等因素科学确定建设规模。

中低档次和高档次墓穴及骨灰存放格位,按照8:2以上比例规划设计,即:中低档次的占总数量的80%以上,高档次的占总数量的20%以下。

墓区道路、祭奠场所、排水(洪)系统、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齐全。

4.4.2 规范设计按照单人、双人合葬墓穴占地面积均不超过5平方米;墓碑小型化、艺术化、多样化,尺寸不大于60cm×120cm;墓高不超过1.2米;骨灰深埋、地表无坟头;树葬、花葬、草坪葬、采用卧式墓碑的墓位占安葬总数5%以上比例设计建设。

进出墓区的主干道设置成环型道路,并与城市干道相连;墓区内的道路综合考虑人员流量和流向,修建贯通全墓区的主干道、片区次干道及小区支道三级道路,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5米,次干道宽度不小于1.5米,支道宽度不小于0.6米;无大面积使用水泥、石材等硬质材料铺盖墓穴以外的墓道地面现象。

农村公益性墓地的道路能确保人员方便、安全进出。

4.4.3配套设施按照功能设置业务区(办公区)、墓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业务区(办公区)的咨询处、业务洽谈处、收款处和休息处布局合理,业务厅的使用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业务洽谈处的使用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休息处的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设置必要的家俱,采用自动化办理业务,业务数据录入“新疆殡葬管理系统”备查。

墓区设置专门的焚烧祭品区域,配备移动式金属焚烧桶,建设配套的防火隔离带、消防设施及必要的防盗设施,修建必要的亭、廊、小径、雕塑等园林景观设施和桌、椅、凳、背景音乐等休闲休憩设施。

建造适当面积的公共活动
场地和公共厕所,停车场符合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并设置在车辆、人员便于疏散的区域,残疾人停车位设置在出入停车场最方便的地段,并设立醒目的“无障碍标志”。

4.4.4美化环境建筑风格一致、造型新颖、立面协调,外墙装饰工艺精细、美观协调,室内装饰美观大方,有书画、艺术品点缀,主要办公区域有盆栽植物或插花。

路面平整,卫生状况良好,有垃圾箱(果壳箱)且箱体整洁,有专门保洁、保绿人员,无污水溢流、无暴露垃圾、无蝇蛆。

公共厕所达到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水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能保证高峰时生活用水,排水管网畅通,符合环保要求,消防用水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电气线路布置科学合理,无乱拉乱接电线现象,主要道路安装路灯,墓区音响设置美观、效果良好。

选用适宜本地生长、易于管理的植物,以常绿树种为主,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主干道两侧栽种高大乔木,次干道、支道两旁种植常青树,墓区四周设置绿化带,墓区绿化总覆盖率不低于60%,有一定规模的公共绿地和园林景点设施。

4.5强化公墓运营监管措施
按照“新建公墓严格按照标准,已建公墓努力参照标准”和“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建设管理公墓。

民政部门依法加强公墓的管理,重点强化年检制度和行业监管。

4.5.1 规范墓穴销售严格执行殡葬管理政策法规,除国家有关规定特别批准外,不得跨服务区域推销墓穴。

销售墓穴,除可向夫妻健在
一方、高龄老人、危重病人预售(租)自用墓穴外,必须严格凭死亡证明、火化证明或墓穴迁移证明出售(租)墓穴或骨灰存放格位,不得出售(租)超面积、豪华墓穴,不得炒买炒卖墓穴或骨灰存放格位。

农村公益性墓地不得向本地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位,未经批准,不得转为经营性公墓。

4.5.2 统一墓证管理公墓经营单位应当向用户提供自治区民政厅统一印制的公墓安葬证,并载明以下内容:持证人姓名、住址(地址)、联系电话,死者姓名,墓位规格(墓位占地面积、墓碑高度与面积)、位置,墓位使用年限为20年,墓位价格及支付方式等。

公墓经营单位和用户可以在合法范围内作其他约定,但必须在公墓安葬证上注明。

4.5.3 健全公墓年检加强检查公墓的规范管理、墓区建设、经营管理、文明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内容。

重点查处公墓运营管理中存在的未经审批擅自新建、扩建墓园,违规建造、销售超标准大墓、豪华墓,违法炒买炒卖、传销墓穴、骨灰存放格位,未使用全疆统一印制的证书等问题,取缔非法公墓。

年检时统一收回《公墓建设许可证》副本,年检合格的公墓,发还《公墓建设许可证》正、副本;
4.5.4 加强行业监管一是加强公墓单位制度建设。

公墓单位应当制定所有工种、岗位职责制度和服务流程,各项规章制度装订成册、张贴上墙。

健全公墓财务、档案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规范财务账册和墓位销售、登记账册,定期向本级民政部门报告财务;对所有墓穴进行编号、
登记、造册、建档,销售墓穴登记丧属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妥善保管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规划效果图和建设过程中的有关文件及竣工照片、图片等资料;配备与日常工作相适应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

完善治安、交通、防盗、消防等安全防范制度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制定采取网络、鲜花、鞠躬等文明、环保祭扫方式的优惠办法,使用小型化、艺术化墓碑,陵园墓区做到整洁、肃穆,符合国家标准,无超标准大墓、乱埋乱葬或残缺破损墓,配套设施完整、好用。

二是加强乱埋乱葬坟墓管理。

从源头上控制墓地面积、墓穴规格,规范群众建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