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RC选频网络特性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基础》RC 选频网络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RC 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
2. 测量RC 网络选频的选频特性
二. 实验原理说明
如图12-1所示的RC 串、并联网络由R 1C 1串联及R 2C 2并联网络组成,一般取R 1=R 2=R ,C 1=C 2=C 。
该电路输入信号i U 的频率变化时,其输出信号幅度0U 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
R 1
+
−
图12-1 RC 选频网络
用Z 1串联网络的阻抗,用Z 2表示并联网络的阻抗,则有:
输出信号: 2
120Z Z Z U U i += 式(12-1) 1
111C j R Z ω+= 2
2221C R j R Z ω+= 代入式(12-1),得到 )1()1(11112
112122122211222
0R C R C j C C R R C R j R C j R C R j R U U i ωωωωω-+++=++++= 在实验中取R 1=R 2=R ,C 1=C 2=C ,则上式变为
)1(310RC RC j U U i ωω-+= 式(12-2)
用RC
10=ω代入式(12-2),得到 )(31000ω
ωωω-+=j U U i 若用电压传递系数K 表示U 0的模值,则: 20020)(31
ωωωω-+==i U U K 对应于不同的频率f =πω2,可以画出RC 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曲线,如图12-2所示。
可见,当频率为ω0时,幅频特性有最大值31
相频特性为0。
这正是称之为选频网络的原因所
在。
图12-2中,当ω>ω0(ω/ω0>1)时,电路呈感性;当ω<ω0(ω/ω0<1)时,电路呈容
性;当ω=ω0(ω/ω0=1)时,K = K 0 = 3
1,达到最大值,所以f = f 0 = RC
π21为谐振频率。
用此选频网络与具有正反馈的放大器可以组成RC 振荡器。
如图12-3所示。
图12-3 正弦拨振荡器
三. 实验设备
名称 数量 型号
1. 低频信号源 1台
2. 交流毫伏表 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 1台
4. 示波器 1台
5. 电阻 2只 15k Ω*2
6. 电容 2只 0.01μF*2
7. 桥形跨接线和连接导线 若干 P8-1和50148
8. 实验用9孔方板 一块 297mm ×300mm
四. 实验步骤
1. 按图12-4接线,将低频信号源接到网络的输入端AD ,输出端CD 接到毫
伏表上。
R 1,R 2取15k Ω,C 1,C 2取0.01μF (10nF )。
图12-4 测量选频特性实验线路
2. 保持信号源输出电压U S = 9V ,改变信号频率f ,用毫伏表测量相应频率点 的输出电压U 0,记录数据并填入表12-1。
五. 注意事项
1. 对于RC 选频网络,频率较低,调试时应选用低频信号源。
.
2. 调节信号源频率时要保持信号幅度不变。
3. 由于元件参数均为标称值,所以由公式RC
f π210=所得的频率有误差。
六. 分析与讨论
总结RC 选频网络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