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7访李政道博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李政道博士
【学习目标】
1、能记住人物访谈的技巧和访谈的一些基本知识,能掌握人物访谈三要素及常用的提问方式
2、会运用人物访谈的技巧和访谈的基本知识对人物进行访谈,会写人物访谈。
3、体会李政道博士谈话中显示出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与难点】。
1、研究重点词句,理解访谈内容;
2、把握课文特点,了解访谈技巧。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46-49页内容,阅读《随堂
优化训练》29-30页内容,对重点词语、课文内容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
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人物访谈的基础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课文可分为几部分,请首要概括内容要点。
此次访谈共提出了十个问题,都是什么内容的?请依次列出。
(见随堂优化训练P30)
二、知识梳理:人物访谈的相关知识
1.访谈的定义:访谈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专门的访问,内容要相当集中,采访时不能牵扯太远。
2.专访的三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
3.访谈的结构: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4.访谈的提问技巧:采访的时间是有限的,采访的机会是难得的,所以在采访时,要掌握提问的技巧,合乎场合,合乎情理。
这就启发我们,在采访时,要分清时间、场合和采访对象,选用恰当的方式提出问题,完成采访任务。
在采访过程中,常用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
⑴直问法: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具有逻辑性,适应科学家谈话思路。
⑵趣问法:使专家容易回答,比较随便有趣。
⑶推问法
⑷追问法:其目的在于捕捉那些具体事实和细节,以获得有新闻价值的东西。
⑸旁问法
⑹引导性提问法:这种提问多采用“闭合”性问题。
这种问题回答比较简单,一般由采访者事先准备好了问题的答案,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只要求对方回答是或否、这样或那样
三、预习自测:辨析近义词(《随堂优化训练》P30)
A斑斓和斑驳:
B倡导和倡议:
我的疑惑:我的收获: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1、李政道所讲的孙悟空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运用的是什么说理方法?
(见《随堂优化训练》P30)
思路小结:
探究2、当记者问李政道博士中国本土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时,李政道的回答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见《随堂优化训练》P32)
思路小结:
探究3、观李政道博士的“答”语,你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见《随堂优化训练》P31)
思路小结: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人物访谈的基本知识
2、典型方法:⑴直问法⑵趣问法⑶推问法⑷追问法⑸旁问法⑹引导性提问法
3、重点问题解决:如何对人物进行访谈?
训练案
一、课中检测与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创新需要具备的条件。
(不超过20字)
创新不光是要胆子大,科学的发展还必须要有坚实的根基。
宇称守恒定律也是有它的根基的,是前人用实验证明了的。
创新两个字包含了两层意思,即好的和新的东西。
凡是新的东西都把旧的东西包在里面,用所有过去的知识都能解释得通,所以,创新不光要大胆,还要具备分析的能力。
(见《随堂优化训练》P33)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典型题本
2、完成作业:《随堂优化训练》P31页:夯实基础题、延伸阅读题
3、温故知新:阅读课本51-52页,并完成新发的预习案;探讨《随堂优化训练》P3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