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网、道路及场地工程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措施:
)雨季施工,要将沟槽四周叠筑闭合的土埂,必要时要在埂外开挖排水沟,防止流水注入槽内。

)下水道接通河道或接入旧雨水管渠的沟渠,开槽应在枯水期先行施工,以防下流水倒灌入沟槽。

1、预防措施:(1)要分层铺土进行夯实,铺土厚度应根据夯实或压实机具性能而定,一般不得超过30cm。

(2)沟槽回填土前,须将槽中积滞水、淤泥、杂物清理干净。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及大于10cm的干硬土块,以及含水量大的粘土及冻土块。

(3)回填土料应在最佳含水量和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夯实,每个分层都应按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频率,做出压(夯)实度试验,直到达标为止。

(4)铺土应保持一定的坡势,采用排降水的沟槽,一定要在夯实完毕后,方能停止排降水运行。

不得带水回填土,严禁使用水沉法。

(5)凡在检查井周围和边角机械碾压不到位的地
二、安装工程(GW02)
、采用挂边线安管,管子半径高度要丈量准确,线要绷紧,安管过程中要随时
、在调整每节管子的中心线和高程时,要用河光石或石块支垫,并要支垫牢固,不得松动,不得用土块、木块和砖块支垫。

、规范规定:在浇注管座前,要用管座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将管子两侧与平基相接处的三角部分填满填实后,再在两侧同时灌注混凝土。

1、设计单位在进行综合管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所有管线的平面和立面交叉问题,合理布设管线位置。

2、施工单位在接到设计图纸后和设计交底时,一定要向设计人了解其他管线走向及高程,发现问题,提供给设计人,对不能挪移的,要提前变更设计,避免高程矛盾。

对于可以挪移的,必须坚持压力流让重力流的原则。

3、如果碰到障碍物,被迫进行压扁时,应考虑压扁段在断面形式上和坡度上,
、水泥砂浆接口抹带和钢丝网水泥砂浆接口抹带对于大于等于
,抹带时应在管内接口处用薄竹片支一垫托,将管缝内的砂浆充满捣、抹带完成后,应立即用平软材料覆盖,3~4h后洒水养生。

1、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首先掌握安装井盖在结构质量和使用功能上的重要性,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教育和交底。

检查井圈的升降高度要用小线仔细校核,使井圈与面层高度和纵、横坡完全吻合。

2、井圈与井墙之间必须座水泥砂浆。

未经铺装的地面上的检查井,周围必须浇注水泥混凝土圈,要露出地面,在绿地中要较地面高出5cm。

3、严格按照专业专用的原则,安装排水管渠井盖。

在繁重交通的路面上必须安
第二章道路及场地工程(DL)
1、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

2、要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场地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相
关规定(原则上不得超过30cm)。

3、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者。

1、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

属于沟槽回填,应将槽底木料、草帘等杂物清除干净。

2、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要按规范要求,分段、水平、分层回填。

段落的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小,在接填下一段时碾轮要与上一段碾压过的端头重迭。

、槽边弯曲不齐的,应将槽边切齐,使碾轮靠边碾压;对于检查井周或其他构筑物附近的边角部位,应用动力夯或人力夯夯实。

、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挖方地段,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形,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形。

遇雨浸湿的土,要经晾晒或换土。

、路床土层避免填筑粘性较大的土。

、路床上碾后如出现弹软现象,要彻底挖除,换填含水量合适的好土。

二、道路面层工程(DL02)
、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问题,从施工技术管理上,对底层纵横断高程要用五
;在技术操作上,按照高程控制的要求,加细找补和修整;在机具设备上,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使用平地机修整路床和基层的平整度。

1、检查井周的回填土,应从检查井废槽底开始用动力夯转圈分层夯实,遇土质不好时,井周要回填石灰土。

松散材料的路面基层,凡不易夯打密实部分,可填筑低标号混凝土。

2、为了使井周路面基层松散材料能够压实和保证检查井与路面衔接平顺,可在路床顶面或在石灰土基层顶面将检查井用钢板盖死,将井位用拴点法拴牢,将路面中面层以下结构同其他部位一起摊铺碾压成活后,再将检查井挖出,升至表面层高程,
1、施工者必须注意到雨水口的位置,不能设在路面的高点,应随着路面坡度的变更而变到最低点。

2、雨水口口圈的安放,都应以该雨水口所处位置的高程做依据,同时,雨水口上下游路面高程也应同步控制,不应有任何随意性。

3、雨水口周围路面,应按标准图和质量标准的要求,高于雨水口顶面1~2cm(1cm 较为合适),雨水口上下游及侧面与路面顺接。

、各层结构在路边的高程也应视同中线高程一样严格控制。

、流水石安砌高程在严格控制的基础上,对路面底层的高程和平整度偏差,应在铺没前予以找补压实,使流水石下预留路面厚度趋于一致。

、边缘部位摊铺高的基准线应以流水石面作依据,如发现有偏离流水石面的现、对油路面与流水石间小的偏差和毛茬,应有专人进行仔细修整,把毛病消灭
1、路线大半径曲线,除严格依照已控制的道路中线量出路缘石位置控制线安装外,还要做好宏观调顺后,再回填固定。

2、小半径圆曲线要使用圆半径控制圆弧,要按路口或断口的纵横断或等高线高程控制路缘石高。

3、过小半径圆弧曲线,为了防治长路缘石的折角和短路缘石的不稳定及勾缝的困难,应按设计圆半径预制圆弧道牙。

4、人行道路缘石两条出现正交叉时,采用以下标准大样图处理。

、如果先安装路缘石(或流水石),要严格控制路缘石(或流水石)顶面高程和平顺度,当砌方砖步道时,步道低点高程即以路缘石(或流水石)高为准向上推坡。

、如果先铺砌方砖步道,也应先将路缘石(或流水石)轴线位置和高程控制准确,步道低点仍以这个位置的路缘石(或流水石)高程为准,在安装路缘石(或流水石)高程即与已铺砌步道接顺。

1、要根据路的线型和设计宽度,应事先作出铺砌方案,作好技术交底,做好测量放线,为了纵横缝的直顺,应用经纬仪做好纵向基线的测设,依据基线冲筋,筋与筋之间尺寸要准确,对角线要相等。

2、单位工程的全段铺砌方法要统一方案施作,不应“各自为政”。

3、弯道部分也应该直砌,再补边,参见图示方砖步道铺砌图。

图示方砖步道铺砌图
1、管线设计与道路设计应进行充分对接会审,无冲突后再出施工图。

2、施工单位应充分熟悉设计图纸,明确管井位置及路缘石线路无冲突后再行放线施工。

3、如出现无法回避交叉的特殊情况时,首先应考虑改移井圈井盖让路缘石顺接,
如井圈井盖无法移动再改移路缘石线路(视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人行道或绿化带宽
1、对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明确要求,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原则上不能直接在已完工的道路、铺砖面层上拌制砂浆或混凝土。

无法避让时必须设置保护层,不得出现污染现象。

2、项目部及监理人员加强现场管理,提高责任心,一经发现污染现象及时制止并组织处理干净。

3、对明知故犯单位一经查实罚款1000元~2000元,发文通报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