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复习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考历史总结
简单说明历史高考题:今年历史考题的难度适中,但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解析题都非常灵活,看似简单里面蕴含着杀机。
选择题只有12题是直观题,其余皆是二选一,这种题要求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即知识的运用、综合归纳、解读问题等的能力。
这种发展趋势在07年、08年、09、10、11、12年连续六年的高考试卷中早已体现出来,我推测2013年的考题将更灵活,这与新课改的实施紧密相连,试题的灵活度要提高,考查学生的能力是必然。
因此面对我们的学生侧重作以下的复习:
1.夯实基础、总结规律: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前提条件,否则作题时就会无话可说。
多年来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从熟悉课本到掌握课本,要求学生作到:多听、多想、多记、多背、多写、多练。
要想作到这“十二个字”,上课必须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下课必须认真看书、认真完成作业。
不仅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理解记忆。
老师讲到那里学生立刻就要想到那里。
没记住不要紧,找书时立刻就能翻到那里。
平时经常进行横向、纵向的训练、提问,加深、加强学生的记忆,通过反复记忆达到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目的。
其中学生与教师的配合至关重要。
1
2.教授作历史试题的方法:平时训练的试题和高考试题一样,分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两大部分。
两种题型都要注重审题、找关键词。
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如果基础知识掌握的牢,运用此方法得分率就高,否则错误百出。
材料解析题,学生感到最可怕的是读了材料后,却作不了题,找不到答案,也就是无从下手、无法思考。
如果找到作材料解析题的方法,一切问题就会迎韧而解。
步骤是:(1)读问题后再看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才不会茫然。
(2)再看问题,如果写有“根据材料”答题,就必须从材料中找答案。
学习好、资质高的学生高度概括能力强,差的学生就比较麻烦。
如果问题上没写不许抄原文材料,材料上的答案就可以原文抄上。
如果问题上写不许抄原文材料,就用缩写方法答题,得分率很高。
(3)问题上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就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上的内容并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史实列举答题。
(4)总结答题语言,公式化、模式化。
3.解读两纲,即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高考历史大纲,并结合新课改,进行高考总复习。
4. 选好资料:资料不必多,要适合我们的学生,并且要用好。
平时训练的题要难些,见的题型多些,答题的语言规范些,高考时学生就会自如些。
我们的学生就是凭借平时扎实的训练,来掌握知识的。
5. 高考题年年都有变化,不管难易,都值得借鉴。
2
高考题是我们每一位高三教师都想抓住的,又不是每年都能抓住原题的,但今年的历史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解析题却都在平时上课总结之中。
历史选择题看似简单,但学生一做就错,这与不会审题,不会抓关键词有关,理解就会错,讲题时找出原因,反复告诫
学生审题的方法,直到理解做对。
材料解析题是作为重点分析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方法题。
今天给各位老师谈这些,我仍然感到当时给学生讲而学生不理解时,我的焦急、压抑,仍然感到很累。
上课认真听讲,发散思维好、知识迁移灵活的学生完成的就很好。
此外,学生按所教的方法临场发挥的好的,选择题失分就会少,材料解析题失分会更少。
现在尘埃落定,尽管无愧我心,但面对我们教的这样的学生多少让人不甘心。
201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