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三、教学重点
能用流畅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小春笋》、《春天来了》。

四、教学难点
体验歌曲的内涵,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春天在哪里》;
2.唱歌:《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春天在哪里》使学生初步感受春天。

(2)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学理念:
学生或画、或写、或改编歌词……进行创作。

3、展示,并且集体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能融入到自己创设的音乐氛围中。

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对祖国、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师生共同演绎烘托课堂气氛。

五、感悟春天
1.师:请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

2.师小结:
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

它属于我们大家。

今天,春来了,来年,春天还会和我们相见,但是,人的春天却只有一季,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请同学们在课后邀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去踏青。

并且收集有关春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摄影、雕塑等,举行一个交流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唱:《嘀哩嘀哩》(童声齐唱)
听:《渴望春天》(管弦乐)
教学目标:
3、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4、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这样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歌曲《滴哩,滴哩》录音带
管弦乐曲《渴望春天》的录音带
有关春天的教学情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找春天。

导入:给学生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氛,从而引出主题——春天。

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一下歌曲中的春天。

并且描述一下自己家乡春天的景象,使学生有身边的事物联想到大自然季节的微妙变化,激发学生的艺术探究兴趣和表达能力。

安排布谷鸟的叫声引入新课。

提问:你知道这是谁的叫声吗?
通过聆听布谷鸟的鸣叫声,让学生了解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所以它有叫报喜鸟。

在布谷鸟的歌唱声中,为学生营造春天的优美意境。

出示:(书本“滴哩,滴哩”图片)
除了布谷鸟,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通过交流,知道燕子、青蛙等许多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在以上图片上出示一些小动物)
赏歌曲《滴哩,滴哩》
播放歌曲,引导学生专心听一遍《滴哩滴哩》歌曲。

提问:歌曲有两个乐段,你能分辨这两个乐段吗?
再听歌曲,要求同学们在第一乐段时,在位置上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即兴加些表演动作,并在第一乐段结束时(16),重重地拍一下手,表示第一乐段结束。

第二乐段开始,要求每个同学用老师提供的舞步,根据自己离开位置的远近,朝自己的座位走去,并在第二乐段结束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提问:同学们,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出示歌词,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跟着录音轻声地哼唱歌曲。

第二乐段时,教师要提示在演唱“嘀哩哩嘀哩……”时,要唱清楚,有跳跃的感觉。

(像小鹿跳一样。


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演唱。

用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问答。

老师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生答:“春天在那小青蛙的叫声里、春天在那沙沙的小雨里……”等。

二、感受春天。

同学们,你们刚才都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春天,你们唱的春天可真美!真希望春天马上就来到身边!
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童声齐唱)(出示歌词)要求:看着歌词,跟着音乐轻轻地晃动身体。

你听过这首歌吗?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

比较和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管弦乐和歌曲不一样,一个是以乐器合奏为主,一个是以唱为主;两者的主旋律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复听歌曲,学生轻轻地跟着哼唱。

出示一首赞美春天的儿歌:
春天姑娘
春天是个小姑娘,
穿着满身绿衣裳,
绿山绿水是花裙,
桃花为她画粉妆。

又听姑娘咯咯笑,
小溪流水哗哗淌。

请同学读一读儿歌。

复听管弦乐《渴望春天》,在乐曲的伴奏下,朗诵儿歌。

以诗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

聆听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等。

《春晓》《小豆芽芽》等。

观赏有关春天的光盘。

如舞蹈《春娃》等。

四、艺术创作:
1、现在春姑娘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我们为春姑娘送上一件小礼物,怎么样?那,送什么好呢?对了,我们来给春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吧!教师提示:小朋友们可以用合适的色彩以及各种材料,为春姑娘设计一件衣裳。

(将小朋友分成四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可运用撕、添、勾、画等多种方法,给春姑娘进行时装设计。

师放音乐《渴望春天》,小朋友"做"礼物。


2、分组展示交流礼物,师做出评价。

(在黑板上开辟一个“‘春之裳’时装设计博览窗”,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览、点评。

根据孩子设计出的颜色、图案、款式、风格特点评出“时尚春姑娘”、“漂亮春姑娘”、“奇特春姑娘”和“可爱春姑娘”等。


五、课后延伸
运用“我为春天照相”、“我为春天录音”等形式,给学生留影。

用色彩、线条等创造性地“为春天作画”,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与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音程练习
2.唱小春笋
3.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1.运用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来歌唱《小春笋》,从而表达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在祖国母
亲哺育下茁壮成长的真挚情感。

2.通过让学生创编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连音和非连音歌唱《小春笋》。

2、难点:唱准四、五度音程。

教学过程:
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仔细听, [播放:雷声] 这是什么声音?春天的第一记雷声能够唤醒整个大地,小草儿挺出了地面,花儿使劲地绽放,还有,你瞧,谁也探出了小脑袋呀?[出示实物春笋]对,春天长出来的笋就叫做春笋。

它味道鲜美,长大后成为竹子还能派好多用场。

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可爱的小春笋交朋友,好吗?
二.音程练习
〈设计意图:为了解决本课中识谱的难点。

为了唱准四、五度音程,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反复练、反复唱,在愉快的活动中唱准四、五度音程,为识谱扫除障碍。


(出示课件1:在春天姐姐的怀抱里,小春笋慢慢地长成一棵棵竹子。

屏幕下方注明音高随之有所变化)师:同学们,小春笋和你们一样,在春天姐姐的怀抱里一天天的长大,你们看(带领生看一看,唱一唱,练一练)
三.学唱歌曲《小春笋》
1.(出示课件2:大屏幕随着《小春笋》的音乐放映自定义动画并显示歌曲词谱)
2.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生合着拍子轻声跟唱。

3..朗读歌词,要求咬字清晰,声音连贯
4..师带领学生用较慢速度视唱歌谱,这时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音准问题,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A谈话,鼓励学生当一名小老师,教大家学习歌谱。

B.跟琴默唱旋律。

C.指导学生击拍正确视唱歌谱。

D.跟琴正确的填唱歌词。

5.歌曲第九小节至第十二小节的衬词用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进行训练
〈设计意图:就像唱“好听好唱的发声练习”。


四.歌表演
师拿出自制的小春笋,竹子,小伙伴的头饰若干个,鼓励学生上台表演并有感情的演唱。

即兴表演,其他学生伴唱、伴奏。

〈设计意图:在歌曲表演中,学生从老师的启发中联想到各种情景氛围的情感,体验,感知,通过自己的创作表演,使认知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五.创编旋律
师:《小春笋》这首歌同学们唱得的真不错,春天姐姐非常高兴(多媒体出现春天姐姐微笑,舞蹈的样子)她还想考考聪明的小朋友(出示:你能用花瓣里的音符和节奏编支春天的歌,唱给同学们听一听吗?),就从“春天吹,鸟儿唱”开始编吧!.让我们先看看花瓣里的音符和节奏你会读吗?
1.(出示课件3:花瓣里的节奏)带领生读节奏。

2.你还能用其它不同方式来表现这条节奏,比如拍肩、跺脚。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同学们的节奏编得真棒,如果再加上音符,变成好听的旋律,春天姐姐听了肯定会很高兴,你能把这些音符填写到我们组合好的节奏中去吗?
3.(出示课件4:花瓣里的音符)师范唱几句编好的旋律
4.分小组交流,讨论,编完后,一起唱一唱
小组讨论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能拓宽思路,深化认识;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更新思维方式,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小组的作品,师弹一遍,生视唱。

同学们可真行。

这几条优美动听的旋律连老师都没想到。

你看,春天姐姐听着同学们创作的旋律越来越高兴了。

(出示课件)
六.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春天来了》
2、竖笛: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能够从“春天”的旋律中感受到春天之美,感悟到春的美好和短暂。

2、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学唱《春天来了》,熟悉这一为世界共同喜爱的旋律。

(2)认识断音记号,了解断音记号的唱法和奏法。

(3)通过竖笛的吹奏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创编能力。

教学理念:
新的课标提出音乐课是通过以聆听、表现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感受到音乐的美,在设计本节课时,抓住这一点,以“体验春天——演绎春天——感悟春天”贯穿整个课堂,结合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让他们喜欢歌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天来了》
1.全体同学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注意歌曲中断音和连音记号的地方。

2.老师演唱两遍,要求学生听出不同的声部。

教师:现在你们仔细的听我唱两遍,你能分辨出不同之处吗?
教师第一遍唱高声部,第二遍唱低声部。

学生讨论回答。

3.请学生唱一唱双声部的歌谱。

教师:高低声部来各唱各自的歌谱。

我们来分成两部分练习一下。

高声部先唱,低声部做好准备。

学生按要求唱歌谱。

4.唱歌词,注意双声部的地方,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生练习数遍。

师:你觉得歌曲听起来怎么样?(饱满了有立体感了)
二.音乐游戏《异曲同唱》。

具体乐谱见教材第五页。

乐谱略。

先让学生唱乐谱。

1.分开乐谱练习。

交换一下,两段都要练习。

2.唱乐谱合一下。

也需要交换合作的练习。

3.分开唱词旋律,交换。

4.合唱词“啦”的练习,也要交换。

整个练习过程提醒学生避免喊叫,声部的声音大小、力度做到两声部基本上相近就可以,但速度绝对要一致。

三.竖笛伴奏《春天来了》。

师:我们了解了不同的声部可以让歌曲听起来更加饱满有立体感,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方法让个曲更动听,那就是请出我们手中的竖笛来帮忙。

1.学生学习伴奏歌谱。

分析节拍注意断音记号和休止符号的地方。

2.跟琴练习伴奏旋律。

分句学习,注意单吐音和气息的运用。

3.教师用打击乐器敲节奏,学生吹奏伴奏的旋律,练习节奏的稳定性。

4.练习个别难点处。

单句挑出练习。

5.合着钢琴的旋律吹奏。

6.分工合作,一半学生唱歌曲,一半用竖笛吹奏,然后交换。

四.全课总结
教学后记:
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在音乐教学中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2、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育良好的合作意识。

3、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增强学生创造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小伞花》
认一认唱一唱反复跳跃记号附点四分音乐
教学目标:
能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悠长而流畅的声音唱《小伞花》,表达同学间的真挚友情。

通过认一认、唱一唱反复跳跃记号,掌握歌曲演唱的顺序,
通过认识附点四分音符,能掌握音的时值,唱准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唱的轻巧而富有弹性
难点:唱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把伞“友谊伞”(师撑伞),也许小朋友们会问,为什么这么普通的一把伞,会叫友谊伞呢?因为伞下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师: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小雨,(教师停下,提问)哪位小朋友能模仿一下小雨的声音?小雨告诉我,你们模仿的像才能继续听故事。

生:模仿(滴答滴答、滴滴答答)
师:你们学的真像,小雨还想请小朋友们唱一唱。

师;看老师这里也有一条模仿小雨声音的旋律(出示旋律)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模仿小雨的声音(师弹琴)
师;小雨在滴滴答答的下着,放学跑来三个小娃娃,里面有三个小脑袋和六个小脚丫,雨中来出了一朵小伞花。

小雨渐渐的下大了,大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生:
出示旋律
师:让我们来唱一唱。

师:三个小朋友只有一把小伞花,送你回家再送他回家,雨中开出一朵朵友谊花,还有他们的悄悄话。

我们再用歌声来赞美这把小伞花吧!
聆听歌曲《小伞花》
师:多么美丽的小伞花,多么美好的友谊花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小伞花吧!
二、学唱歌曲
师:跟老师轻声用“la”哼唱歌谱
跟琴声轻声的唱词
跟录音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中有我们没见过的记号吗?
生;答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这个记号就叫做反复跳跃记号(出示卡片)
师:有了这个记号演唱的顺序应该是怎么呢?
生讨论
师:这个记号记在曲调的结尾,表示这段曲调的两次结束不相同。

应先从头演唱到红房子(第一段)处,再从头反复演唱,跳过红房子(第一段)演唱绿房子(第二段)。

请小朋友完整的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
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一下歌谱,看看有没有我们不认识的音符。

生:答
音符王国中有许多的好朋友,我们都已经认识了,四分音符,还有………。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卡片)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认识一位音乐王国的新朋友,它是谁呢?和哪个音符长的像呢?
生答
师:对,它是四分音符的好朋友,叫做附点四分音符,跟老师一起说一遍,(学生齐说)在音符后面带有附点的音符就叫做附点音符。

有了这个附点就表示增加了这个音符时值的一半。

那么,在四分音符后面有了附点就叫做附点四分音符。

附点四分音符就唱一拍半。

师:(用卡片演示时值,生的出结论)
让我们来唱一唱附点四分音符,感受他的节奏特点(出示旋律)
教师范唱
学生哼唱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第二乐段,(第二乐段音区较高,且旋律较舒展,不容易唱好,教师多做示范让学生体会有气息支持的唱好高音。


完整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是怎样和你的好朋友说悄悄话的?歌曲中的好朋友也在伞下说着悄悄话呢!(提示结尾处休止符要唱得准确,并做渐弱处理,将结尾处练习一遍)。

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小伞花》
课堂小结:
师:歌里的孩子们多可爱啊!雨中合伞相互帮助是同学之间的好风尚,大家都是好朋友,你们之间肯定有许多悄悄话,请你在课后给同桌写一句悄悄话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小伞花》
欣赏歌曲《雨天等妈妈》
表演《雨天等妈妈》
教学目标:
1、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悠长而流畅的声音熟练的演唱《小伞花》。

2、通过欣赏《雨天等妈妈》,在音乐活动的体验中,使学生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3、通过表演《雨天等妈妈》、使学生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熟练演唱《小伞花》,表达同学间的真挚友情。

2、通过欣赏《雨天等妈妈》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是美好的品质。

难点:表演《雨天等妈妈》
教学用具:伞、木板等,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伞花》
1、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伞花》,歌里的孩子多友爱啊,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2、教师指出歌曲演唱中的不足,加以练习。

二、欣赏《雨天等妈妈》
1、创设情景
师:你们看,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一把伞,这把伞可不是一把普通的伞。

这里还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老师有感情的给大家讲故事,配乐,先是晴朗的天气,有小鸟的叫声,突然出现雷声````)
在一个夏日的傍晚,小丽正在窗前专心的做着作业,天上突然哗哗的下起了大雨,小丽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下大雨了,可是妈妈早晨去上班的时候没有带伞啊,一会她怎么回家啊?怎么办呢?她焦急的在窗前等妈妈,等妈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丽,就帮她出个主意吧。

师生交流
师:你们出的主意真好,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师:那让我们来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初步欣赏《雨天等妈妈》)
你们听出来了吗?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能用歌曲中的话告诉我吗?
生答
师:让我们再来感受歌曲中的小朋友对妈妈的爱。

(复听)
师:小朋友们,我们除了雨天可以给妈妈送伞,让妈妈感受到我们对妈妈的爱,我们还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生交流,讨论。

2、表演
师:你们说的真好,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把这首歌通过表演展示在大家面前。

那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在送伞的路上会遇到什么情况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放音乐,让学生沉浸在乐曲中。


生回答
你们说的都很好,等一下,老师还要请几位小朋友担任雨滴和大树,请雨滴和大树的小朋友根据音乐表现歌曲。

(老师表演歌曲中的妈妈,找表现力强的小朋友表演歌曲中的孩子,另外找小朋友表演雨滴和大树。

用木板、沙球等模仿雨天的情景。


小组讨论,小组表演。

选出两组表演好的学生和着音乐表演《雨天等妈妈》。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出色,老师相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做的更好,你们真是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

二、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雨天等妈妈》这首歌曲,我们懂得了什么?(生答)我们也为这把小伞去个名字吧(亲情伞)。

我们还认识了一位音乐王国的新朋友(生答),你认识他了吗?最后,老师有一个爱心提醒:三八妇女节快到了,你准备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
2、附点四分音符的巩固
3拓展:爱的奉献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
教学重点:
1、学生在歌曲中的情感体验
2、学生演唱时声音和情绪的控制
教学难点:
1、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
德育目标:
1、让学生能主动去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2、学生能主动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具准备:
钢琴、电视机、VCD、录音机、磁带、碟片和卡片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播放SOS儿童村电视剧的片段资料)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一段影片,里面的小朋友都没有家,他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穿也没有爸爸妈妈的疼爱,他们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家来温暖他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共同拥有一个家》,让我们共同来关注这些小朋友,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好不好?
2、歌曲学习
a、初步感受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情感(听一遍歌曲)
要求:注重歌曲故事情节,体会歌曲中主人翁充满爱的心灵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聆听了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
师:很好,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来朗诵一下歌词,用你刚才所体会到的感觉来朗诵。

}
b、配乐朗诵(师弹奏歌曲作背景音乐,生朗诵)
师:非常好,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

c、学歌
①跟唱
第三单元赶花会
单元目标:
1、在欣赏,唱歌,音乐剧表演中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及风俗人情。

培养学生喜爱我国民歌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对鲜花》、《编花篮》等歌曲,表达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用八孔竖笛吹奏mi ,do两音,能有感情地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伴奏曲。

4、积极投入到音乐游戏、音乐剧等创造性音乐活动中,发展合作能力、创编能力和创新意识。

单元重点: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有关“花”的民歌,感受不同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单元难点:
1、了解感受唱出不同地区的民歌韵味。

2、正确流利地吹奏《茉莉花》伴奏曲。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唱:对鲜花
听:对花
动:露一手
教学目标:
1、欣赏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初步了解中国的戏曲。

2、通过欣赏和歌曲学习,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3、合作讨论创编歌词和舞蹈动作,学会从对自然的观察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想象力和表现力,明白民歌来自于生活。

教学重点:
感受表现出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
指导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查阅各种花草的资料,挂图,课件或相关录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1、播放黄梅戏选段《对花》,学生轻松自由进教室
2、说说今天听到的歌曲有什么让你好奇的吗?
学生提问,老师答
简介黄梅戏这一戏曲形式,流传于安徽,《打猪草》、《女驸马》、《天仙配》是它的代表曲目,严凤英、王少舫、马兰、吴琼是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揭题:《对花》
3、再次欣赏:(最好选用课件或录象,同时了解戏曲的服装和表演)
说说歌曲采用了怎样的形式来演唱的?(一问一答),对答的内容是什么?
4、轻声随音乐哼唱。

(设计意图:用戏曲导入,直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快投入到音乐课堂中来,一问一答的形式直接为学生学唱新歌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作铺垫。


二、猜谜:
1、老师也听小朋友来猜个谜语好吗?
叶子象葱又象蒜,根儿象蒜不分瓣。

寒东腊月花盛开,阵阵清香送人间。

(水仙花)
2、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花?能不能也用谜语或者提问的形式来让大家猜一猜?
学生提问,大家猜花名
三、节奏练习:
1、老师把花的某一方面的特性用一句话来说明
菱角开花儿在水里。

请你也用一句话来说明一下某种花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