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培优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探究题
1.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被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

他采取的调节方法是______。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

他发现丁中U 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你认为小明的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多次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

A .酒精(33
0.810kg/m ρ=⨯酒精) B .植物油(33
0.910kg/m ρ=⨯植物油) C .盐水(33
1.110kg/m ρ=⨯盐水)
2.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

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 1 2 3 4 小球质量/g 2 5 45 40 小球半径/cm 0.5 0.5 1.5 2 小球收尾速度/(m/s)
16
40
40
20
(1)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_____N 。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规律可推断:当半径为1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3.眼镜的秘密
据相关调查,我国中学生近视率已高达60%以上,厚重的眼镜让人赶到不适。

形状相同的镜片中心与边缘的厚度差跟近视度数、镜片的折射率有关。

度数越大、折射率越小的镜片厚度差越大。

折射率为光在真空(因为在空气中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差不多,所以一般用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中的速度与光在该材料中的速度之比。

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光的出阿伯方向改变就越大。

当光从折射率小的物质进入折射率大的物质时,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

(1)如图1所示,甲乙两种物质中折射率较大的是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如果丙物质折射率小于丁物质,则下列光路正确的是_________;
(3)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与该材料中的光速_______________(成/不成)正比;
(4)如图3所示的制作的近视度数相同、中心厚度相同的眼镜中,所用材料折射率大的是_________;
(5)若图所示的中心厚度相同近视眼镜是由相同材料制作的,则眼镜度数大的是
______________。

4.不同地砖的粗糙程度相同吗?同学们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1)甲: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木块在不同的地砖上作________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来比较它们的粗糙程度。

(2)乙: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另端用同一木块压缩弹簧至最短后释放,弹簧恢复到原长后木块离开弹簧继续在地砖上向右滑动(如图)。

①该方案是通过比较_______来判断地砖的粗糙程度。

②若实验过程中,木块均滑出地砖,请说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

(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角度考虑)
③当木块滑动的速度达到最大时,其所受弹簧的弹力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5.光在其中传播速度快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光在其中传播速度慢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的情况与光在其中的速度有关。

下面表格给出了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图给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再从水进入玻璃,最后从玻璃再次进入空气的光路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光在其中传播速度(m/s)
空气3×108
水 2.25×108
玻璃2×108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光从水射入玻璃,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相对玻璃而言,水属于_____介质(填“光密”或“光疏”)。

(3)结论: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江南的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

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A B C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
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干
燥、温暖环境里2天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
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潮
湿、温暖环境里2天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
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潮
湿、①环境里2天




不发霉发霉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组中的①处应填________;
(3)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一种保存食品的方法:________。

7.面包、馒头内部有许多小孔,这是酵母菌作用的结果。

酵母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功效?原来酵母菌在营养丰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进行呼吸作用,产生某种气体,从而使面包变得松软。

(1)为探究________,某校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取4支试管,其中3支分别加入蔗糖、食盐、小苏打各1药匙,另一支不加。

在100ml烧杯中配置温度约为40℃的温水,并在烧杯中加入2药匙干酵母,用玻璃棒搅拌,制成酵母液。

(2)将酵母菌分别倒入4支试管,每支试管约25ml。

振荡试管,并在4支试管口分别套一个小气球。

将4支试管同时放入装有200ml40℃温水的烧杯中,可以通过________现象来观察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强弱。

(3)该兴趣小组还想研究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以实验装置示意图或表格形式呈现,配以必要的文字)。

8.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厘米2030405060
影子长度L/厘米3015107.56
(1)实验中短木条影子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影子长度L________。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

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保持相同的变量有________。

9.小金在实验室利用蜡烛和茶色玻璃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A与B的位置。

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

步骤2: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人眼在靠近玻璃板的_____(填“蜡烛A”或“蜡烛B”)一侧才可能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3)为了验证玻璃板中所成的是虚像,小金可以采取的操作步骤是_____。

10.下表是品牌电动机的相关信息。

求:
整车质量轮胎的总面积
1500kg0.12m2
(1)该车行使54千米,用时30分钟,此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__
(2)当车辆正常停放时,轮胎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_______
(3)若该车内乘客总质量为300kg,匀速行驶时,阻力是汽车总重力的0.02倍,求汽车牵引力是多少牛?_______
11.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罐头瓶,编号1-4,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入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

②将1-4号瓶做了如表所示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

编号处理方法实验现象1不做处理盖上瓶盖放入25℃的培养箱中不萌发2不做处理盖上瓶盖放入 5℃的培养箱中不萌发
3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

盖上瓶盖放入 5℃的培养箱中不萌发
4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

盖上瓶盖放入25℃的培养箱中萌发
请回答:
(1)1号瓶与_____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1号瓶和2号瓶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_____________。

(4)4号瓶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原因是_______。

12.龙游发糕是浙江省龙游县的特产,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黏而不粘,堪称江南一绝。

小乐在学习了发酵技术后,也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以下是他的制作过程:
材料用具:面粉、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方法步骤:
(1)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2)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3)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搅拌。

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将面团放在温既的地方发酵4〜5小时。

(4)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5)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2)用温水将酵母化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方法步骤④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发酵的面取少量放入清水中,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发现酵母菌上有如图的芽体,这是酵母菌在进行______生殖。

(5)小乐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两半分别为甲和乙,甲随手放到碗中,乙晒干放在密封袋内,一段时间,你认为会发霉的是______________。

13.某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组装了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一个不等重的砝码,这是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此时木块受到的力是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怎样改进实验使效果更好?请写出其中的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_____。

14.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

某STEM项目学习小组同学对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以下探究。

(实验器材)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绳子、天平
(提出问题)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假设一: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假设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假设三: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有关
(1)(收集证据)如图,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中缺少一种测量工具_______
完善实验器材后继续实验,获得以下数据
组别伞面材料伞面面积
(cm2)
伞和重物的总质
量(g)
降落时间(s)
第1

第2

第3

第4

1纱布12001008.68.58.78.6 2棉布12001009.39.59.49.4 3防水布120013010.710.810.910.8 4防水布150013013.113.413.413.3
5 _____ _____ _____ / / / /
设二是否正确,应比较____组的数据。

(3)(思考讨论)进一步分析发现,针对建立的假设,所收集的证据并不完整,请你在答题卷的表格中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____)
15.实验桌上有A 、B 、C 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 的焦距为10cm ,凸透镜B 的焦距为50cm ,凸透镜C 的焦距未知。

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刚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____凸透镜(选填“A”或“B”)。

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 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2)小刚将凸透镜C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 到40cm 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 到30cm 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 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探究题
1.B 不可靠,因为实验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探究液体深度与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探究液体压强特点实验的掌握与理解。

【详解】
(1)U 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 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重新安装,让U 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 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B 符合题意;
(2)由图丙和图丁所示实验可知,实验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不能根据图丁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而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3)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即变量为液体深度,故是探究液体深度与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4)由公式p gh ρ=可知相同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故高度差最大的是盐水,故C 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会使用压强计,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顺利解答本题的关键。

2.4 20 【详解】
(1)[1]因为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阻力等于自身重力,即
0.04kg 10N/kg 0.4N f G mg ===⨯=
(2)[2]比较小球2和3可归纳出:小球所受空气阻力f 与球的半径r 的关系是当收尾速度一定时,f 与球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关系;比较小球1和2可归纳出:小球所受空气阻力f 与球的收尾速度v 的关系是当球的半径一定时,f 与收尾速度成正比关系;故归纳得出:
2f mg kr v ==
将编号1中数据代入得:
322
210kg 10N/kg 0.510m 16f mg k --==⨯⨯=⨯⨯⨯()
解得:
k =50
所以:
250f mg r v ==
当半径为1cm 、质量为10g 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
22
0.01kg 10N/kg 50110m v -⨯=⨯⨯⨯()
解得:
20m/s v =
3.乙 C 不成 a b 【解析】 【详解】
(1)[1]根据短文知道,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就越大;由图1知道,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入甲、乙中时,在乙中传播方向改变较大,即偏折程度更大,所以,折射率较大的是乙;
(2)[2]由短文知道,当光从折射率小的物质进入折射率大的物质时,折射光线会靠近法线;由于丙物质折射率小于丁物质,所以,当光从丙斜射入丁中时,折射光线更靠近法线,故C 图正确;
(3)[3] 根据短文知道,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在该材料中的速度之比,即
v v =
真空
材料
折射率;由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定值,所以折射率与材料中的光速成反比,而是不成正比;
(4)[4]由短文知道,眼镜度数相同时,折射率越小的镜片厚度差越大;图3所示的a 、b 两眼镜的近视度数相同、中心厚度相同,a 边缘与中心的厚度差小于b 的厚度差,厚度差越小,折射率越大,故a 的折射率大于b 的折射率;
(5)[5]根据题意知道,中心厚度相同、材料相同时,厚度差越大的镜片度数越大;由相同材料制成中心厚度相同的近视镜,厚度差越大的,眼镜的度数越大,b 的厚度差大于a 的厚
度差,所以,b眼镜的度数大。

4.匀速直线木块在地砖上滑动的距离大小在木块上面放等质量的物体、在木块外包上相同的棉布等等于
【详解】
(1)[1]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木块在不同的地砖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即通过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来比较它们的粗糙程度;
(2)①[2]实验中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大小来反映地砖的粗糙程度,运用了转换法;
②[3]若实验过程中,木块均滑出地砖,说明摩擦力较小,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可以在木块上放重物;或在木块外包上相同的棉布等;
③[4]当木块滑动的速度达到最大时,其所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小于小于光疏小于
【解析】
解答:(1)由图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射入玻璃,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因此相对玻璃而言,水属于光疏介质(3)由图可知,光在玻璃中和在水中的折射角都小于入射角,因此可得出结论: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点睛:要解决此题,需要认真观察光通过不同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的变化,找出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同时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6.水分寒冷(低温)低温保存(干燥保存)
【分析】
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

同其他真菌一样,也有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

【详解】
(1)A组馒头片是烘干的,B组馒头片是潮湿的,因此AB对照的实验变量是水分。

(2)BC对照的变量是温度,而B组馒头片处于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所以C组馒头片应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

(3)AB对照,干燥环境中馒头片没有发霉,BC对照,寒冷的环境中馒头片没有发霉,因此保存食品可以存放在低温保存或干燥保存。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控制变量法和食物的保存。

7.不同物质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小气球的膨胀程度将等质量的酵母营养液放在不同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气球膨胀程度,并做好记录。

【分析】
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强弱对比以及结合实验图片,思考解题即可。

【详解】
(1)为探究不同物质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某校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取4支试管,其中3支分别加入蔗糖、食盐、小苏打各1药匙,另一支不加。

在100ml烧杯中配置温度约为40℃的温水,并在烧杯中加入2药匙干酵母,用玻璃棒搅拌,制成酵母液。

(2)将酵母菌分别倒入4支试管,每支试管约25ml。

振荡试管,并在4支试管口分别套一个小气球。

将4支试管同时放入装有200ml40℃温水的烧杯中,观察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强弱导致小气球的膨胀程度各有不同。

(3)将等质量的酵母营养液放在不同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气球膨胀程度,并做好记录。

【点睛】
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掌握并进行探究实验的前提。

8.光沿直线传播变短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
【分析】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影子长度的变化;
(3)点光源的高度、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短木条的长度,都会影响影子的长度,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确定保持不变的量。

【详解】
(1)[1]实验中短木条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点光源逐渐上移的过程中,它的高度H 不断增大,而影子长度L 变短。

(3)[3]图中s 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

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 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 的关系,应保持相同的变量有: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

9.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蜡烛B 能完全重合 蜡烛A 见解析 【分析】
(1)另外一个相同的蜡烛与在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2)(3)光屏能承接到像,说明是实像;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是虚像。

【详解】
(1)[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的实验现象是: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蜡烛B 能完全重合。

(2)[2]人眼在靠近玻璃板的蜡烛A 一侧才可能看到蜡烛A 通过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3)[3]为了验证玻璃板中所成的是虚像,小金可以采取的操作步骤是移去蜡烛B ,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能否承接蜡烛A 的像。

10.30m/s 1.25×105Pa 360N 【详解】
(1) 30分钟=0.5h ,该汽车的平均速度
54km ==108km/h=30m/s 0.5h
s v t =
(2)当车辆正常停放,轮胎对地面的压力
F=G=mg =1500kg×10N/kg=1.5×104N
轮胎对地面的压强
52
41.510N 510Pa 0.12m
1.2F p S ⨯⨯=== (3) 该车内乘客的总重力
G 人 =m 人 g =300kg ×10N/kg=3×103N
汽车的总重力
G 总=G +G 人=1.5×104N+3×103N=1.8×104N
因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汽车的牵引力
F ′=f =0.02
G 总=0.02×1.8×104N=360N
答:(1)该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m/s;
(2)当车辆正常停放,轮胎对地面的压强是1.25×105Pa;
(3)该车内汽车牵引力为360N。

11.水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不能胚已死(或种子处于休眠期)
【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探究这些条件时我们用对照实验的方法。

【详解】
(1)(2)表中由两组对照,1和4变量是水分,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3和4变量是温度,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所以1号瓶与4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号瓶在低温环境下种子不能萌发,4号瓶在适宜的温度下萌发,所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本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号瓶和2号瓶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它们都不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

(4)种子的萌发同时还需要自身条件,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已死(或种子处于休眠期)。

【点睛】
本题是一道探究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实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12.酵母菌有成型细胞核,细菌没有便于酵母菌与面粉混合均匀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出芽甲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如蒸馒头、做面包要用到酵母菌,思考答题。

【详解】
(1)酵母菌属于真菌,与细菌最大的区别是有真正的细胞核,而细菌无真正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

(2)酵母菌是有活性的,需要适宜的温度,要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便于酵母菌与面粉混合均匀。

(3)酵母菌需要适宜的温度,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并进行充分发酵。

(4)酵母菌在水温适宜,营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出芽生殖。

(5)真菌生活所需的条件是: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

可见甲先发霉。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蒸馒头、做面包的原理及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3.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平衡力将木块换成小车
【详解】
(1)[1][2]若木块两边拉力不相等,则木块相对于桌面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此时桌面对木块产生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在两个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的力是平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