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痰瘀阻络证病机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心绞痛痰瘀阻络证病机研究【摘要】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围,痰瘀阻络是本病的重要证型之一,研究其病机对准确辨证、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医学以为,心调剂津液代谢,痰浊的产生与心紧密相关,痰瘀互结是胸痹的致病缘故和病理产物。

现代医学以为,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和糖代谢障碍均与痰浊产生紧密相关。

【关键词】心痛/中医病机;胸痹/中医病机;痰瘀阻络;痰浊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范围。

连年来对其病因病机及医治一直以血瘀论治为主。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专门大改变,动物和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取过量,生活上不务正业,环境的日渐污染,使中医证候分类发生了转变,本病痰浊证比例日渐增加[1]。

现就胸痹痰瘀阻络证的病机作进一步概述。

1 祖国医学对痰瘀阻络证的病机熟悉
心神对津液代谢具有调剂作用。

《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一方面,心可温肺助脾,输布水液。

心肺分主气血,心脉通畅,肺气宣降,气推血行。

心居胸中阳位,不仅温煦上焦,且可下暖中州。

脾土得心火之温,津液生成运行不止。


脾胃运化,需心火下济。

心阳虚衰,推动无力,脾气无以蒸腾气化、布散内外,津液凝而成痰。

另一方面,心阳可下暖肾水,化气行津。

心下合小肠,别离水津,心与小肠相内外,小肠需得心火之助,方能行其分清泌浊之职。

津液排泄的要紧途径,一是作汗外达,一是下输膀胱为尿。

而汗为心之液,心阳蒸津为汗,心阴充津化汗,心之功能正常,阴阳气血彼此和谐,汗液排泄亦有度。

尿的形成和排泄要紧靠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其职虽在肾,其主却在心,心之主持失职,亦可致津液排除障碍,积聚为痰。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与滋润作用。

心阳是血液运行的动力,心阴是血液生成的源泉。

心阳不足,推动无力,那么血停而为瘀;心阴不足,血液生成减少,运行迟滞,亦可致瘀。

瘀血为有形之邪,阻滞气机,心脉痹阻,不通那么痛,发为胸痹。

在胸痹的发病进程中,痰、瘀一经形成,往往缠绵难愈,贯穿疾病的始终,且常彼此转化。

假设津液停聚,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阻脉络,血滞那么瘀,痰夹瘀血,窠囊遂生;假设血瘀脉中或溢出脉外,停而为瘀,阻滞气机,水湿亦停,聚而成痰,痰瘀互结。

而心阳为推动津血运行之动力,心阳虚衰,推动无力,痰瘀易生,亦常互化;心阴内耗,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成痰,燔灼血液为瘀,痰瘀同生。

可见,心病尤易痰瘀同病。

2 现代医学对痰瘀阻络证的病机熟悉
脂质代谢冠心病要紧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高血脂
为血中痰浊”这一理论已被大多数临床与实验研究所证明,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要紧致病因素[2],其缘故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

外因多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酿湿生痰。

内因多责之于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肾失开阖,气化不利,那么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谷没有转化精微为人体利用,反而酿生痰浊。

中医学理论中“脾”的功能涉及到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肝脏功能异样可致脂质代谢紊乱,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可发生内源性高甘油三脂(TG)血症[3]。

由此可见,现代医学肝脏和胰腺功能异样致使脂质代谢紊乱,是中医脾失健运、内生痰浊的具体表现形式。

中医学理论中“肾”的某些功能可归属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功能,其功能失调(肾虚)阻碍肝脏和胰腺功能,致使脂质代谢紊乱,是中医脾肾相关而以肾虚为本在痰浊生成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现代医学以为血清脂类异样是痰浊证的生化基础,血脂升高可视为血中之痰浊的微观显现。

血液流变学经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痰浊证患者血液处于“浓、黏、凝、聚”的高凝高黏状态。

中医学以为津血同源,痰瘀相关。

痰浊是津液的病理产物,其性属阴,有黏腻滞涩之特点,与脂质有类似的地方。

高脂血症一那么可直接增加血浆黏度,使脂质沉于血管壁上而生成痰浊;二那么可直接作用于轴流成份(红细胞、血小板等),尤其是胆固醇能使红细胞的硬度增加,变形能力低下,因此不能顺利通过微循环,直接形成微小血栓。

张太阳[4]检测痰浊证冠心病(CH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发觉痰浊证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明显高于非痰浊组。

王东生等[5]对310例痰浊证CHD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
指标测定,发觉痰浊证患者较非痰浊证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增高,血沉加速,红细胞电泳时刻延长,红细胞比容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升高。

因此,从血液流变性角度能够为,血浆成份的异样(要紧与TG升高)和由此致使的血浆流动性降低、凝集性增高的状态是痰浊证CHD的物质基础。

糖代谢 CHD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抗击(ISR)及代偿性高胰岛素(Ins)血症,这在CHD的发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其机制不明且并非所有CHD患者都存在ISR[6]。

痰是人体脏腑气血不和、津液失其健运的产物。

痰本于气血,气血来源于水谷精微的化生,有赖于脾的运化、肝的疏泄等各脏腑的和谐运作。

水谷精微的代谢进程要紧在于机体供能物质血糖、血脂的代谢进程,而水谷不化气血那么变生痰浊,也应反映于糖、脂代谢上[7]。

毛威等[8]对50例CHD患者辨证分型后测其空肚血糖、Ins浓度和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 Ab)及计算胰岛素灵敏性指数(ISI)。

结果显示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的ISI较健康组和气阴两虚型降低,IAA阳性率那么增高,而Ins浓度仅在心血瘀阻型增高,即CHD 的不同中医证型中,ISR要紧存在于心血瘀阻型患者中,痰浊壅塞型的ISR可能要紧系肥胖所致。

而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的ISR部份与IAA相关,故CHD患者的抗ISR医治可能要紧应针对该两型实施,而这两型的辨证也能够ISI作为客观分型依据。

3 小结
传统中医对胸痹多以血瘀论治,医治上以活血化瘀为主。

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痰浊证比例大量增加,众多学者以为血瘀的同时必有痰浊的存在,化瘀必兼祛痰。

深切探讨从痰瘀论治医治冠心病对临床医治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史海波.胸痹心痛中医治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7):424425.
[2]宋剑南.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1):7174.
[3]张锐,杨溢.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抗击与血脂关系的研究[J].四川省卫生治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3(1):1415.
[4]张太阳.益气祛痰法医治痰浊型冠心病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医治,2001,12(2):6869.
[5]王东生,袁肇凯,李建玲,等.冠心病痰瘀病理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2):109111.
[6]唐巍,遇红,李红涛.冠心病患者血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与中医证候类型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9):5355.
[7]Henriksen EJ Jacob S,Augstin HJ,et tans port activity in insulin resistant rat muscle,effects of antagonism[J].Diabetes 1996,45(1):125128.
[8]毛威,叶武,刘强,等.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抗击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9):6576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