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页/共93页
人工输入的能量
第17页/共93页
5.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类别
自然生态系统
生物构成 生物
环境组分 自然环境
系统稳定性 高
开放性
封闭
净生产力 低
服从规律 自然规律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物、人类 人工调控 低 开放 高 自然和经济规律
第18页/共93页
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
生物群落 ( biotic community )
第23页/共93页

第24页/共93页
二、经度地带性 (主要受水分梯度的影响)如:我国从 东到西因距海远近造成水分的差异。相应分布着 湿润 森林 半干旱草原 干旱荒漠 等不同的植被类型。
第25页/共93页
三、垂直地带性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地势、热量和水 分等环境因子条 件会发生变化,相应物种的分布也会受到 影响。以台湾玉山西北坡为例:从山脚到山顶植被群落依次 是:热带雨林 山地雨林 樟栎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 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 叶林 暖温带针叶林 亚高 山针叶林 山顶矮林 杜鹃灌丛。
第21页/共93页
群落的分布往往受环境梯度的制约,表现出明显 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在温度 和水分 的共同 走用下 的世界 植被分 布情况
第22页/共93页
一、纬度地带性 (主要受温度梯度的影响)北半球欧亚 大陆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增加,热量减少,形成了以热 量为主的环境地带性分布,从南到北植被类型依次是:热 带雨林 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 林 草原 荒漠。
第14页/共93页
第15页/共93页
4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能量流 (energy flow) :农业生态系统除输入太阳能 外, 还输入人工辅助能。(见图) 物质流 (matter flow) :各种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被 生物吸收并传递,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以 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连续的物质流。 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 :农业生态系统通过信源 的信息产生,信道的信息传输和信宿的信息接受形成 信 息流。 价值流 (catipal flow) :价值可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被 转换成不同的形式,并可以在不同组分间转移。
第2页/共93页
(二)系统的基本特征 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 凡是系统都是有序的,杂乱无章 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构不成系统。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具体表 现在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两个方面: (1)系统的边界。系统无论大小均有边界。边界是区分系 统及其环境的依据。系统边界有的比较明确,而有些比较 含糊。系统的边界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是人为划分 的。例如:一只动物的皮毛构成了这一动物个体系统的自 然边界,而对于土体系统而言,明确地划分它的边界,则 显得有些困难,其上界是与大气的交接面,其下界则往往 是根据研究目的而人为确定为犁底层、根系下界或母岩表 面等。明确系统的边界是为了便于研究边界内的事物。系 统边界确定的原则是把研究分析问题的重要部分和对研究 问题有重大影响的部分作为系统组成部分,非重要部分中 与研究问题有关但又无重大影响的部分划为系统环境。
是指在一定地 段或生境中各种生 物种群所构成的集 合。
第19页/共93页
一.群落的基本特征 (一)群落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群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组 成的,为研究的方便,常把群落按物种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 物群落等。 2、具有一定的结构。 群落本身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如生 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等。 3、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生命 的特征就是不断运动,群落也是如此。其运动形式包括季节变化、年际 变化,演替与演化。 4、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以有规律的形式共处, 即是有序的。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生物的适应和生物 种群的相互适应。
(三)水圈 水是细胞原生质的组分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各种物质运输的媒介
,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溶剂;水有较高的汽化热和比热,可以调 节和稳定气温。
第29页/共93页
(四)土壤圈 土壤具有独特的结
构和化学性质,是固 相、液相、气相共存 的三相体系,具有巨 大的吸收能力与贮藏 能力,为生物的生长 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土壤不仅是植物生长 繁育的基础,而且是 物质和能量的贮存和 转化的重要场所。
第28页/共93页
(二)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包围整个地球的一个气体圈层。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氢和二氧化碳 大气圈供给生物生存所必须的各种元素,而且在提供保护地面生物
的生存条件中起着良好的作用。大气圈不仅防止了地球表面温度的急剧 变化和水分的散失,并能防护地面的生物免受外层空间多种宇宙射线的 辐射。
第6页/共93页
2.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组成系 统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空间位 置排列关系,为了完成系统某一特定功能,各要素 必须分工协作,相互耦联,这是系统实现能量、物 质、信息和价值等转化与循环功能的“目的性”要 求。
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系统的整合性是指系统的整 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又叫系统 的整合效应。一般而言,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 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和堆积,而是一种集合效 应,既有各要素的具体功能,又有各要素间交互作 用产生的新功能。
第26页/共93页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中作用于生物的外界条件的总和 。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均称为 生态因 子 ( ecological factor ),如辐射强度、温度、湿度、土 壤酸碱度、风力等等。太阳辐射以及地球表面的大气圈、 水圈和图圈综合影响着这些生态因子。
系统是客观世界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可以说万事万物皆系统。例 如:一台计算机是一个系统,一个生物是一个系统,一个企业是一个系 统,一个部门、一个经济协作区、一个社会组织也都是一个系统。系统 有大有小,大到一个国家甚至于整个地球和宇宙,小到一个细胞或分子 、原子。
第1页/共93页
2.系统的结构特点 系统都有边界。 系统具有层次性。即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 组成,系统 本身也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构成系统的组分间有一定的量比关系。 系统的组分在空间上有一定的排列位置关系。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系统 (system) 1.定义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的贝塔朗菲( L. V. Bertalanffy )。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组 成部分结合而成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由二个以上的组分组成;组分之 间有密切的联系;以整体方式完成一定的功能。
3. 系统的功能特点和系统研究的基本途径 ( 1 ) 系统功能的整合性: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通 常形象地称 “ 1+1>2 ” ( 2 ) 系统研究的基本途径有: “ 黑箱 ” :只了解系统的转换特性,了解系统的输 出对系统的输入的响应规律,而不揭示引起这种特性 或响应规律的系统内部原因。 “ 白箱 ” :着重了解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对系统的 行为和表现作出解释。 “ 灰箱 ” :实际研究中常采用。即在重点层次、组 分和关系上用白箱的方法,其它用黑箱方法。
第10页/共93页
二、生态系统 (Ecosystem) 1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 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景观区 (landscape) 是由地理、生物和人类活动结果所 综合组成的空间和视觉的整体。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 不仅在 “ 垂直 ” 方向研究特定地点上的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而且在 “ 水平 ” 方向研究异质区域间的相互影响,把特定地 点上的同质区域称为景观元素。
第12页/共93页
4. 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 (1). 根据环境的性质生态系统可划分为 陆地生态系统 (Terrestrial ecosystem)分为: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Freshwater ecosystem) 海洋生态系统 (Ocean ecosystem) 。 (2). 根据受人类干扰的程度可划分为:
第20页/共93页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任何一个群落只能分布 在特定的地段和生境中,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 范围不同。全球范围内的群落都是按一定的规律 分布的。 6、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 产生重大影响。如森林中都形成特定的群落环境, 与周围的农田或裸地大不相同。 7、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有 的群落有明显的边界,有的边界不明显。前者见 于环境梯度变化较陡,或者环境梯度突然中断的 情形,如陆地和水环境的交界处湖泊、岛屿等。
第27页/共93页
(一)太阳辐射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能量主要依靠来自太阳的辐射。
太阳辐射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通过热能形式温暖地球,使地球表面的土壤、 水体变热,推动着水循环,引起空气和水的流动,为 生物生长创造合适的温度条件; 另一种功能是通过光能形式被绿色植物吸收,并通过 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将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驯化的生态系统 c.人工生态系统。
第13页/共93页
三、农业生态系统 (agroecosystem) 1 .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
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 系 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是驯化的生态系统,既 受生态规律的制 约,也受经济规律的制约。 2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 生物组分:农业生物如农作物、家畜、家禽、家鱼、 家蚕等, 以及与这些生物有密切联系的病虫害、杂草 等。其中的大型 消费者也包括人。 环境组分:受到人类的不同程度的调节和影响。而有 些环境 如温室、禽舍等完全是人工环境。 3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组分结构 (component structure) ; 时空结构 (Spatio-temporal structure) ; 营养结构 (trophic structure)论繁简均具有分层现象。 即任何系统,它既是由某些要素(或子系统)组 成的,同时又是组成更大系统的一个要素(或子 系统),在宏观方向上可以逐层综合,在微观方 向可以逐层分解,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层次关系。 这可用农业系统的层次结构图来说明
第4页/共93页
植物
地球
太阳系
土壤
第5页/共93页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 (agroeco system)。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在一定 边界内通过人类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 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客 观上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和分 析农业生态问题,可以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农业生 产体系的特点与规律,并可进一步调节控制农业生 产及对资源环境的有效利用。
第7页/共93页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种类多样,其组成成分也很繁杂,但
从这些组分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即生物组分和非生 物组分。其中的生物组分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 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组分是指生命以外的环境部分, 包括大气、水、土壤及一些有机物质(图2.2)。(插 图2)
第8页/共93页
第9页/共93页
第11页/共93页
2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 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组分:环境组分和生物组分。 环境组分包括四方面:辐射 (Radiation) 、 气体 (air) 、水 (water) 、土体 (soil) 。 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 (producer) 、大型消费者 (consumer) 和小型消费者 ( 分解者 decomposer) 。 3. 生态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特点 ( 1 ) 组分上包括生物,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 2 ) 空间上有明显的地域性。 ( 3 )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 到高级的发展演变规律 ( 4 ) 系统的各组分间处于动态的平衡中。各生态系统都 是程度不同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 经过转换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