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页,共38页。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4)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做几次. (5)选取1、2两点间距接近2 mm并且点迹清晰的纸带. (6)在挑选的纸带上,记下第一点的位置0,并在纸带上依 次选取几个点1、2、3…根据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 间中点t/2时刻的瞬时速度,测出点1到点3之间的距离除以 2×0.02 s(纸带上任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所表示的时间都是 0.02 s).计算出平均速度就是2处的瞬时速度.用这种办法计 算出物体(wùtǐ)在打下点1、2、3…时的瞬时速度v1、v2、 v3…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学法指导】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kàn chū),是否需 要第1、2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的纸带,取决于题目的要 求,如果题目要求高度从打第1个点量起的,这就要求必须选 用第1、2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的纸带.如果验证的是纸带 中的某一段中动能的变化量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的关系,则 不需第1、2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的纸带.
第三十二页,共38页。
二、双物体为背景的机械能守恒(shǒu hénɡ)的考查 利用双物体为背景进行机械能守恒(shǒu hénɡ)考查,是 近些年在机械能守恒(shǒu hénɡ)方面考查的一个新动向,请 考生们注意这一考查动向,熟练掌握常见的双物体机械能守 恒(shǒu hénɡ)的一些情景,是应对这一考查的有效途径.
第十四页,共38页。
其中第①种方法,实际上已经默许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 动.你既然已经默许只有重力了,就承认了机械能守恒,那 还验证什么,显然不是本实验的目的.该方法不能用在该实 验中,这一点也是一个易错点.
第②种方法也是首先承认这是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由于 各种摩擦阻力不可避免,所以实际下落加速度必将小于g,而 下落高度是直接测量(cèliáng)的,这样将得到动能的变化量大 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的错误结论.有阻力作用的情况下,动 能的变化量应小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这也是学生实验中的 易错点,因此这种方法处理实验也是错误的.
第十五页,共38页。
第③种方法中速度的求解,不涉及重力加速度的问题,是 就一般的匀变速运动速度的求解.高度是实验直接测出的数 据,因此代入12mv2 与 mgh,或代入12mv22-12mv21与 mgh2-mgh1 验证,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第十六页,共38页。
三、几个问题的处理 1.质量(zhìliàng)的处理 本实验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因此不需要 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zhìliàng)m.有些教科书或教辅材料上 涉及到“重物的质量(zhìliàng)用天平测出”,这并不意味着 必需测质量(zhìliàng).有了质量(zhìliàng)的具体数值,只是 为了便于表述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
(g取9.8 m/s2,且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二十九页,共38页。
【解析】 本题是变形的打点计时器,电动机匀速转动 一周在白纸上留下记号(jì hɑo),这恰是另类“打点计时 器”.其他问题的处理就是常规的机械能守恒的问题了,故 只需求出电动机转动的周期,即可把本题转化为纸带数据的 处理问题.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 度相等可求出瞬时速度.
第十二页,共38页。
E.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看减少的重力势能 mgh 是否等于 增加的动能12mvC2 -12mvB2 ,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dáàn)】 BC
第十三页,共38页。
二、瞬时速度的处理思想与方法 1.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 做匀变速运动(biànsùyùndòng)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 度,等于该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2.深刻理解速度计算方法的选取 要确定物体的动能,需要测出物体下落一定高度时的速 度.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有三种方法:①v= 2gh,②v= gt,③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第七页,共38页。
(7)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从0到1、2、3…之间的距离h1、 h2、h3…,这些距离就是在打下1、2、3…时物体下降的高度 (gāodù).
(8)把得到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里,并计算各个对应的 mv和mgh,看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第八页,共38页。
各打点
1 23456
下落高度 hn(m)
第二十二页,共38页。
【例3】 在利用(lìyòng)打点计时器和重锤做“验证机 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用质量较大的重锤,使重锤和纸带所受的重力 远大于它们所受的阻力
B.重锤的质量必须测出才能完成验证实验 C.处理数据时必须挑选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 mm 的纸带才能完成实验 D.处理数据时可以避开纸带上初始的密集的几点,选 择后面合适的两点进行测算与验证
第二十五页,共38页。
突破压轴•技压群雄
第二十六页,共38页。
一、新情境下的探究能力的培养 【例1】 如右图所示,用包有白纸的质量 (zhìliàng)为1.00 kg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 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 匀速转动,使之替代打点计时器.当烧断悬 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 笔就在圆柱棒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所 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
势能等于它增加的动能.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答案】 (1)初速度为零 2 mm (2)0.59 m/s 0.174 J 0.172 J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它增加 的动能. (2)如果利用12mv22-12mv21与 mgh2-mgh1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可以选取没有起始段的纸带.这种情况下,验证的是某一段时 间,重锤的动能的变化量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以上两种做法,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看研究问题的始点选取在何处.
第十七页,共38页。
2.选取纸带的方法 (1)如果利用12mv2 与 mgh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数据 时,应挑选 1、2 两点间的距离接近 2 mm 并且点迹清晰的纸 带进行测量.(这意味着纸带是在打第一个点的瞬时开始下落)
第十八页,共38页。
【例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 (zìyóu)下落的方法.
第五页,共38页。
3.实验器材 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重锤(带纸带夹)、纸带、 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学生电源. 4.实验步骤 (1)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架稳在铁架台上,接 好电路. (2)将纸带用夹子(jiā zi)固定在重物上,并让纸带穿过打 点计时器.先用手提住,使重物在靠近打点计时器附近静 止.上图所示.
×10-3 m/s=2.68 m/s.动能变化量 ΔEk=12mv62-12mv23=2.82 J,
重力势能变化 ΔEp=mgh63=2.88 J.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圆柱 棒的机械能守恒.
第三十一页,共38页。
【答案】 (1)0.05 (2)1.24 2.68 2.82 2.88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圆柱 (yuánzhù)棒的机械能守恒
第十一页,共38页。
【例1】 用(如实验原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 守恒定律.在下面(xià mian)所列举的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中,你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电火花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先放手让纸带和重物下落,再接通电源开关 D.在打出的纸带上,依据打点的先后顺序选取连续的 A、B、C、D四个合适的点,通过测量计算得出B、C两点的 速度vB、vC,并测出B、C两点的距离为h
第三十三页,共38页。
【例2】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zhìliàng)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 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 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shíyàn)验证机械 能守恒定律课件新人教

2021/11/7
第一页,共38页。
考点及模型的构建 探秘规律·升华技巧 突破压轴·技压群雄
课时作业
第二页,共38页。
考点及模型的构建
第三页,共38页。
解读实验的核心(héxīn)及要点 1.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实验原理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 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在 这个实验中,我们利用的是特殊情况(只受重力的自由落体运 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
速度 vn(m/s)
mghn 12mv2n 结论
第九页,共38页。
探秘规律•升华技巧
第十页,共38页。
一、引起误差(wùchā)的主要因素 (1)实验时,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地架稳,以便减小重物带 着纸带下落时所受的阻力. (2)释放纸带的方法:让纸带夹紧处靠近打点计时器,先 接通电源,再放纸带.能使打出的第一个点清晰. (3)重锤质量大一些,体积小些,使摩擦阻力的相对误差 (wùchā)减小.
第四页,共38页。
实验原理图(如图),当物体自由下落时,若某时刻物体下 落的瞬时速度为 v,下落高度为 h,借助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 带,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 h 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v,探 究 mgh 和12mv2 的大小关系,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计算打第 n 点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 n 点的相邻前后 两段相等时间 T 内下落的距离 xn 和 xn+1,由公式 vn=xn+2Txn+1 或 vn=hn+12-Thn-1算出,如下图所示.
第十九页,共38页。
第二十页,共38页。
【解析】 (1)本题中的 h 是指距初始点的高度,故必须
保证初速度为零.初速度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第 1、2 两点
间的距离 h=12gt2≈2 mm.
(2)vB=
AC 2T
=32.1×4-0.072.8×10-3
m/s=0.59
m/s,重锤的动能
EkB=12mvB2 =12×1×0.592 J=0.174 J,从开始下落起至 B 点, 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 EpB=mgh=1×9.8×17.6×10-3 J= 0.172 J.由此得出结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重锤减少的重力
(1)用公式12mv2=mgh,必须保证________,实验中所选 的纸带第 1、2 两点间距应接近________.
(2)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 m=1 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 打点时间间隔为 0.02 s,A、B、C、D 为几个连续的实验点.则 记录 B 点时,重锤的速度 vB=________,重锤的动能 EkB= ________,从开始下落起至 B 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 ________,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三页,共38页。
【解析】 实验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zuògōng),因此 纸带所受阻力相对重力而言越小,实验的相对误差越小.由 于是验证实验,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因此不 需要测出重物的质量m;高度只要不是从第一个点算起,利 用ΔEk=Δmgh也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
【答案】 AD
第二十七页,共38页。
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jùlí)依次为26.0 mm、50.0 mm、 74.0 m电动机铭牌 上标有“1 200 r/min”的字样,由此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根据以上内容可得:
第二十八页,共38页。
(1)毛笔画出的相邻两条线的时间(shíjiān)间隔T= ________s.
第三十页,共38页。
(1)由电动机匀速转动一周在白纸上留下记号,故电动机
的周期就是相邻两记号间的时间
T=1
60 200
s=0.05 s
(2)利用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可求:v3=502.×0+0.7045.0×10-3 m/s=1.24 m/s,v6=1222.×0+0.10456.0
(2)根据上图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3时,圆柱棒 下落的速度v3=________m/s;画下记号6时,圆柱棒下落的 速度v6=________m/s;记号3、6之间棒的动能变化量为 ________J,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 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