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生物武器。1925年就在日内瓦国际会议 签订《禁止生物武器公约》,1991年12月联合国大会又制 订《禁止生物和毒剂公约》。
二、生物战剂的分类
1、按是否具有传染性分类
传染性战剂 传播快,造成传染病,并持续一定时间, 如:鼠疫、天花病毒等。
非传染性战剂 只感染接触者,如肉毒毒素
2、按对人员的危害程度分 失类能性战剂 病死率小于10%,如布氏杆
致死性战剂 菌病死率高于10%,如鼠疫杆菌,黄热病毒等。
生物战剂按其形态和病理可以分为六大类,他们分别是:
细菌 细菌毒素 病毒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真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武器也发生较大变化,战剂 种类,传染性、致病性、耐药性及其外界的稳定性不断 增加和提高,生物武器的破坏性将越来越趋于严重,防 护也越来越趋困难。
第五章 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第一节 生物武器的概述
山东省郓城一中 丁景法
一、生物武器
由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 + 施放器材 = 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是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 及其毒素
生物武器也是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生物武器和核武 器、化学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施放器材里面的装料不同, 核武器装的是核装料,化学武器是毒剂,生物武器则是 生物战剂。
3、不易及时被发现 生物战剂无色无味,从进入人体到 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等到开始发 病,往往已经大面积流行。
4、传播途径多 可以经空气、水、食物、传染物体及媒介 昆虫等传播,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伤口和粘膜进入人体内。
5、危害时间长 由于生物战剂都是活体致病微生物,所 以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保持较长的活 毒性,而且与核、化武器不同,生物战 剂能自我繁殖。
6、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影响大
环境对微生物的生存影响较大,大雪、下雨、低温、 干燥、日晒等都会加速病菌消亡。而且良好的社会制 度和积极的卫生防疫措施,也可减轻生物战剂的危害 程度。
3、其他方法 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 尸体或遣返受感染的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致病。
四、生物战剂进入人体的途径
1、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的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 致病。如:天花、肺鼠疫等。
2、误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

乱、痢疾。
3、皮肤接触 生物战剂可以直接或间接经过皮肤、粘膜、 伤口等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如:炭疽杆菌。
三、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喷洒生物战剂气溶剂
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中,微粒与空气的 混合体叫气溶胶。一般用飞机、炮弹等布撒能随风漂移。 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滲入无密闭的工事,使人员 通过呼吸道吸入从而感染疾病。
2、投撒带生物战剂的媒介物
利用飞机投掷昆虫、炸弹等方式将带有生物战剂的媒介 昆虫、小动物和杂物等,将病原体传染给人员,遭成疾 病流行。

4、昆虫叮咬 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使血液 污染而致病。
五、生物武器的特点
1、致病力强 多数战剂具有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只要 少量进入人体就可引起疾病甚至死亡。而 且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易造成大面积流行。
2、污染范围广 用小量的生物战剂就可以造成大面积的污 染,这方面它超过核、化武器的杀伤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