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基层部队的健康教育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基层部队的健康教育工作
本文结合当前基层部队的训练特点和健康教育工作现状,提出了健康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及可采取的形式,并针对不同官兵群体阐述了开展健康教育的做法。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官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卫生理念,有力促进身心健康,切实提高其在各种条件和特殊环境下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

标签:基层部队;健康教育;身心健康;生活方式
基层部队的健康教育是针对部队存在的危害健康的因素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目的是使广大官兵通过健康工作,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各种危害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1],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

1 基层部队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提高官兵健康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提高健康水平成了人类的共同义务。

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生活群体,通过健康教育,使广大官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极大地提高官兵健康水平,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1.2 促进部队正规化建设
健康教育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育广大官兵自觉遵守各项卫生法规制度,克服愚昧落后的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军营卫生理念,保证部队正规化建设是基层卫生队工作的中心。

1.3 确保部队战训任务的完成
部队是高度集中统一,执行特殊任务的群体,随时会遇到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要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基层保健人员必须培养官兵在恶劣条件下的保健能力和生存能力,确保战训任务的完成。

2 基层部队健康教育的原则
2.1 了解需求
任何一种教育都必须了解教育对象,分析他们的需求,才能避免盲目性,达到教育目的。

从生理、心理、生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了解部队官兵对健康的需求,以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确保健康教育效果。

2.2 科学安排
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尽管方法不同、形式不一,但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应传播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不能故作高深,不实事求是。

2.3 针对性强
部队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年龄、文化水平、个人爱好、生活习惯差异性很大,基层部队多驻扎在地理环境较恶劣的地方,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因地制宜,因人施教。

2.4 讲究效果
实施教育中,应避免呆板的说教,要有宣教材料、有图文画册、有电影幻灯。

教育形式上可采取讲座、讨论相结合。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得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3 基层部队健康教育的形式
3.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部队驻地分散。

由于地貌特征、南北气候、卫生习惯有很大差异,不可能采用统一健康教育形式。

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

如城市发达地区可采用多媒体教育,这种方式形象生动、信息广博、反馈及时;而边防、分散连队则可采用电视、录像、语言、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教育,这样也可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且知识信息量大,可供反复浏览保存等。

基层部队健康教育是灵活多样的,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条件和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才能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确保部队战斗力的成长。

3.2 努力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质
健康教育者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健康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每一个基层健康教育者都要不断丰富自已的专业知识,发挥个人所长。

有的教育工作者口头表达能力强,演讲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可选用语言教育;有的教育工作者擅长文字、文笔流畅、词汇丰富、文章能够脍炙人口、内容能引人入胜,适合文字宣传;有的教育工作者能用艺术手法表现教育内容,教育中图文并茂。

总之,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优势和专业特长,扬长避短,使之达到最大效能。

4 基层部队健康教育的做法
4.1 新兵阶段的健康教育
大多数新兵面对军营特殊环境,不能较快适应,表现出感情脆弱、依赖性强、怕苦怕累,个别战士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会饮生水、暴饮暴食、不勤洗澡换衣等。

加之新兵训练紧张,心理承受力不强,易导致心理疾病。

有研究显示,部队因体能训练产生的疲劳发生率高达36%,其中阵地(哨所)部队发生率为25%,装甲部队发生率为42%,而武警部队的训练疲劳发生率高达58%[2]。

美军新兵阶段的淘汰率为8.7%~25.0%,其中常见原因就是不能承受的体能和心理应急训练[3]。

我军历来在新兵训练阶段也碰到了许多难题和困惑,军事训练疲劳常常是新兵进入军营的第一道难关[4-5]。

针对这些情况,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以《军队健康教育提纲》为依据,正确引导新兵调整好自身在新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克服紧张感、好奇感和盲目性[6]。

(2)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澡,不饮生水,树立公共卫生意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提高抗病防病能力。

(3)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卫生宣教。

开设心理咨询和治疗活动,预防新兵心因性事故、案件的发生,增强其心身健康。

4.2 老兵阶段的健康教育
老兵经过严格的军政训练后,无论是生理和心理上都日趋成熟稳定,且大多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但基层部队训练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训练伤时有发生,常见传染病也时有发现。

面对多元世界,少数官兵也有许多负性心理,特别是在面对入党、提干、上学、转业等问题上,多有不尽如意处,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极易发生极端行为。

针对这些特点,首先应按军训大纲要求着重进行战伤救护和“三防”知识学习,了解常见病、传染病的传播及防治要点,重点讲授电击伤、溺水、蛇咬伤、烧伤、冻伤等意外伤的防护技能。

心理方面应把心理卫生教育渗透到部队日常性工作中去,用战友情、同志爱帮助老兵克服心理问题,给予机会让他们宣泄内心郁积情绪,让他们感到部队的温暖、组织的关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安心服役。

4.3 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
(1)提高基层干部的健康教育水平,将对部队建设和增强部队战斗力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要教育广大基层干部熟悉部队卫生工作方针及卫生管理制度,运用“大卫生观”督促战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对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健康教育针对性要强,应根据进入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当地疫情进行专题教育。

如进驻高原地区应进行高原适应不良症的防治教育,了解高原环境对呼吸、循环、消化及神经系统的影响及防治;进驻血吸虫疫区应进行血吸虫病防治教育;防化部队应注意化学杀伤性武器的防护教育等。

(3)对基层炊管服务人员,首先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基本了解营养基础知识和食品卫生要求,熟知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杜绝肠道传染病在部队发生。

总之,健康教育要结合部队训练特点,提高官兵在特殊环境下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以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高京生. 军队健康教育教材[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50-58.
[2] 徐文斌,廖晓平,谭德荣,等. 军事训练与疲劳关系的调查及对策[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9,17(3):207-208.
[3] 高朝辉,肖立宁,邓尚新,等. 新兵新训期间军事作业疲劳发生情况调研[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1):11.
[4] 李兆申,黄文. 军事作业疲劳的评定、机制、预防及快速恢复措施[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1):6-10.
[5] 徐纪平,王小海,詹国清,等. 团体心理素质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0,28(4):279-280.
[6] 温耀斌. 应加强新兵阶段心理卫生工作[J]. 人民军医,2002,45(9):553-5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