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三章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铵盐的性质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物理 性质
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加热

产生氨气 NH4Cl === △NH3↑ + HCl↑
NH4HCO3 === NH3↑+CO2 ↑
+ H2O
与碱 产生使湿润

反应 的红色石蕊 NH4+ +OH-=== NH3↑ + H2O
试纸变蓝的 气体
检验NH4+的方法!
五、氨的实验室制法
( )C
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CO和H2。
B、一定有CO 、CO2和水蒸气。
C、一定有H2和CO2。
D、有CO2 、 NH3和水蒸气
自然
闪 电
氮在自 然界中 的循环
物质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社会
人类对自 然界氮循 环的影响
含氮元素的 物质
氮气 氨、铵盐 硝酸
知识重点:
酸雨、 光化学烟雾、 富营养化
氮气、氨、铵盐和硝酸的性质,硝酸的氧化
性。
氮气与氮的固定
N2
分子中两个 氮原子共用 三对电子,

常温下性质稳定

高温高压催化剂,放电 化
结构特别稳定
氮的固定

游离态
化合态 物
如:N2+O2 放电 2NO
N2+3H2
2NH3 自然固氮 高能固氮
氮的固定
生物固氮
人工固氮
2、NO与NO2的比较
NO
NO2
Na2CO△3不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装置:

2NaHCO3===Na2CO3+CO2↑+H2O
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变
⒈ Na2CO3转变成 NaHCO3
__N_a_2_C_O__3+_C__O_2_+_H__2O__=__2_N__a_H___O_3_
⒉ NaHCO3转变成Na2CO3 ①_2_N__a_H_C__O_3_=△_=_=_N__a_2C__O_3_+_C__O_2_↑_+_H_2_O_
②_2_N__a_H_C__O_3_+_N_a_O__H__=__N_a_2_C_O__3+_H__2_O__
碳酸
碳酸盐
碳酸氢盐
加热;加碱
可以说明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理由是
(4)若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 时,共产生气体5.6L(标况下),则所消耗的硝酸的
物质的量是 0.65moL
(C )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C、加入Mg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 沉淀溶解,且产生可是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 无味的气体
D、加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盐 酸,反应现象如C所述
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 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止,最终 得到的晶体的质量是 ( D ) 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Na2CO3无现象 NaHCO3分解产生CO2
CO32-+2H+= CO2↑ + H2O HCO3-+H+= CO2↑ +H2O Na2CO3不反应 HCO3-+OH-= CO32- +H2O
CO32-+Ca2+= CaCO3↓ Ca2+ +HCO3-+OH- =
Ca CO3 ↓ +H2O
CO32-+Ca2+= CaCO3↓ NaHCO3不反应
Na2CO3与NaHCO3物理性质比较
名称 俗名
色态 水溶性
碳酸钠
碳酸氢钠
苏打 白色固体
小苏打
都易溶于水 但溶解度S碳酸钠>S碳酸氢钠
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比较
内容
现象
结论
与H+反应 与NaOH 与Ca(OH)2
与CaCl 2 加热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产生白色沉淀 NaHCO3无现象
1. 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 装置 与制O2相同 3.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4.检验方法: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的液体。 • 硝酸能以任意比溶解于水。 • 质量分数为69%的硝酸为浓硝酸;
C
CO2
Na2CO3
NaHCO3
CO CaCO3
注:不能重复
Ca(HCO3)2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及水 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 灰水(无混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混浊现象); 浓硫酸(无现象);灼热的氧化铜(变红);无水硫 酸铜(变蓝)。则对混合气体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 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5:4该混合物中金属碳酸盐和碳酸 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
A、1:3 B、2:3 C、3:4 D、4:5
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工业炼铁
碳“三角”
C
2、木炭燃烧
CO
CO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NO3+NaOH=NaNO3+H2O
返回
2 )硝酸的不稳定性
受热或见光
4 HNO3 ==== 2H2O+4NO2 ↑+O2 ↑ 思考:
▲浓硝酸为什么常呈黄色? 硝酸分解发出的二氧化氮气体溶于硝酸 而使硝酸呈黄色 ▲如何保存硝酸? 阴凉、避光(棕色试剂瓶)
返回
3)氧化性(H+N5 O3)
⑴硝酸与大部分的金属能反应
返回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 和bmoL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
氧原子数之比为 C
A、a/b
B、a/(2b)
C、a/(a+2b)
D、a/2(a+b)
练习:
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反应开始的化学方程式: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快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 式是:
(3)待反应停止时,在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这时 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挥 发 性

NH3+HNO3=NH4NO3 (白烟)
酸 反

2NH3+H2SO4=(NH4)2SO4
有 白

氨可以与某些盐反应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3
(3)NH3具有还原性
-3
催化剂 +2
4NH3+5O2=高=温=4NO+6H2O
这个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 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实验现象
结论
形成红色喷泉 氨气极易溶于水
NH3与HCl 的反应
产生大量白烟
生成NH4Cl固体
【氨的化学性质】
(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
NH 3+H2O
NH 3·H 2O
NH 3·H 2O
NH4 ++OH-
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NH 3·H 2O =NH3↑ +H2O
(2)氨跟酸的反应 与
NH3+HCl=NH4Cl (白烟)
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 具有酸的通性 2 )不稳定性 3)具有强氧化性
go
1) 具有酸的通性
•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
2HNO3+CuO=Cu(NO3)2+H2O • 与某些盐起反应
2HNO3 +CaCO3=Ca(NO3)2 +CO2↑+ H2O • 与碱起反应
物理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性质 难溶于水,剧毒!
气体,能溶于水,剧毒!
化学 性质
2NO+O2=2NO2
3NO2+H2O= 2HNO3+NO
3、NO2和O2混合溶于水
1)在一烧瓶中将NO2和O2以4:1的体积比(标 准状况)混合,倒置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0o.l0/L36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元素
碳的多样性

自然界中 的元素
氮的循环 硫的转化
海水中的化学 元素

硫 镁 溴 碘
物质
碳单质、一氧化 碳、二氧化碳、 碳酸钠、碳酸氢 钠、碳酸氢钙
氮气、氨气、一 氧化氮、二氧化 氮、铵盐、硝酸
硫单质、二氧化 硫、硫酸
金属镁、溴单质、 碘单质
教材主线
P62 活动探究
P64 活动探究
P65 交流研讨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
注意:必须是同种元素、必须是单质、必须结构不同。
如:石墨、金刚石、C60;
O2和O3 ;
红P和白P
练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D)
A、有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具于相同的化学组成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
D、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的单质
2)将12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 中,充分反应后余气2ml(气体均在相同状态 下测定)求原各气体的体积。
NO2 8ml、O2 4ml或NO2 10.8ml、O2 1.2ml

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 700体积的氨气
实验
NH3的 喷泉实验
3Cu +8HNO3(稀)=3Cu(NO3)2+2NO ↑ +4H2O Cu +4HNO3(浓)=Cu(NO3)2+2NO2 ↑+2H2O 3Mg+8HNO3(稀)=3Mg(NO3)2+2NO ↑ +4H2O
⑵硝酸与许多的非金属能反应 C+4HNO3=2H2O+4NO2 ↑+CO2 ↑
浓硝酸与铁、铝钝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