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摘要:工程概算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建设的成本和费用,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经济效益。

施工项目管理难度较大,施工材料价格波动、施工环境条件、人员准备水平、工程总体设计方案等因素对工程概算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本文以建筑工程为例,分析了影响工程概算的因素,研究了工程概算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概预算编制质量;工程造价;影响
1工程概预算
工程概算包含在工程造价中,是指工程造价主体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和中期的施工预算和设计概算,不包括工程造价管理和审计费用的后续结算等,概算包括概算和预算。

概算是指在初步设计阶段对项目的可靠性进行研究。

投资评估和初步设计概算应以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为依据,以定额指标为基础,结合各项费用定额数据,参照类似工程文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

预算主要是指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通过自身力量的测量,结合建筑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定额、市场建材价格和配套设备价格,完成整个施工项目的前期费用计算。

从本质上讲,概算是对整个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一种建议性文件,是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近似概算。

然而,预算编制的全过程存在于不同的阶段,预算编制的依据和作用也不同。

建设工程概算编制过程一般由设计单位或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具有很强的通用性,精度不高。

可作为确定和控制整个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依据,也可作为方案优化和招投标的参考。

在编制建设工程预算的过程中,设计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施工单位可以编制预算。

整个预算比预算估计更详细,因此更准确。

预算编制可以补充工程造价基数的确定,也可以作为签订施工合同和办理贷款的依据。

2概预算影响因素分析
2.1成本概预算管理不完善
执行和控制估计费用的责任分配不明确,降低了执行和控制的效率。

项目分项工程竣工后,由于缺乏对分项工程预算管理的及时分析,分项工程概算造价存在较大差异,影响项目总体预算编制的效果。

例如,钢材采购人员没有与预算管理人员联系,在淡季施工期间没有以较低价格采购建材,而是在施工期间采购,导致建材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不符。

在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案布置时,没有与概算进行比较,为完成同一工作量耗费了大量的机械和劳动力,出现了重复开挖、重复运输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预算支出。

2.2概预算编制方法滞后
目前,静态编制是我国建设工程预算编制的主要手段,但现代建设工程却出现了质的飞跃。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工艺更新材料的变化也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变化过程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综合造价。

因此,在建筑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如果仍然采用单一的静态编制方法,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变化。

同时,也会造成工程概算的滞后,影响工程造价的整体水平。

它不仅不能满足建筑工程后续施工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

更重要的是,在许多工程项目的概算设计过程中,自由化程度明显过高,缺乏对工程实际和市场需求变化的考虑,设计过程中盲目借鉴以往经验。

工程造价计算的不可靠性是导致工程造价计算不准确的重要原因,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3概预算编制管理不严
建设项目预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

预算编制人员粗心大意,工作量计算不正确,部分主要定额材料未折算。

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薄弱。

预算编制人员只懂理论图纸,不熟悉实际施工工艺流程,未正确执行定额子项。

预算编制人员责任心不强,签证审核不严,造成重复浪费。

预算编制人员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不够。

3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概预算编制提升策略
3.1完善管理机制,实施动态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预算编制的全过程必须有先进的理念作为基础,才能实
现对施工过程的良好控制。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引入新的管理经验,确保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实际问题。

通过完善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

通过确定动态管理方案,主动创新从可行性入手,确保在
整个管理过程中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此外,在动态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整个
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督,以确保成本管理与市场发展的一致性。

在此过程中,相应
的预算编制人员应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定额偏差,并对项目施
工阶段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制定最优管理方案
从根本上降低了动态因素对工程造价的负面影响。

3.2完善概预算复核制度
工程概算一般由一两个编制人编制,编制人在编制定额分项、计算编制有关
预算资料时,可能会出现差错。

为了保证概算文件编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必须
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高度匹配的评审体系。

预算编制人员应审
查每份预算草案,发现问题并在审查过程中予以纠正。

在资料齐全、结果正确的
情况下,由预算编制人员编写编制说明,包括项目概况、编制原则、编制依据等,报成本部部长。

作为评审体系二级评审的一部分,工程造价部负责人在项目预算
编制人员完成初步评审后,对预算项目的重要子项进行重新评审。

总经理对预算
文件中的人工、材料价格调整、预算指标和施工过程的符合性进行审核,作为最
后一级审核。

通过该系统,可以保证成本咨询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成果文件的质量,规范预算人员的绩效。

3.3完善工程设计,严格执行标准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完善的工程设计不仅是整个工程进度的有效指导,也是
工程造价全面控制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集中设计理念,而且要根据工
程实际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通过制定详细的条款和步骤,列出整个施工项目的
工作程序和成本费用,以确保协议的有效范围。

确保在工程概算过程中作为参考,尽量避免设计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差异。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按照
国家和地方建筑工程标准完成设计,避免因不符合设计标准而产生后期修改问题,避免因设计变更而引起的造价管理波动。

3.4构建概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定期开展预算编制技能培训,提高预算编制人
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在培训过程中,介绍了实际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
工程造价案例,并通过案例分析对预算编制人员进行了培训。

完善项目具体内容,成立土建预算部和安装预算部,提高预算水平。

为了提高建设工程概算管理的质
量和效率,针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概算数据准确性等问题,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

4结论
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设计和交付的全过程,其管理效果直接决定着投资成本
的控制。

工程预算作为整个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建设项目有着明显的影响。

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
预算管理的因素仍然很多。

只有完善管理机制,引入动态管理体系,科学完善预
算编制体系,从人员素质、计量数量、工程设计等方面入手,才能最大限度地消
除影响。

在新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下,拓宽工程造价管理渠道,有效
控制造价,增强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海涛.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概预算及造价控制策略[J].四川建
材,2021,48(6):205-206.
[2]张小强.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解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
科技,2021(8):29-31.
[3]吴小云.关于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概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思考[J].房地产
世界,2021(11):61-63.
[4]史阳,李绍华,耿欣,等.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居舍,2020(35):129-130+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