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苍溪县初三年级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
说明:
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三个大题25个小题。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一、积累·运用(18分)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①网上有个很火的提问:“有什么道理,是你特别想对别人说的?”其中一个回答获得了无数的赞同:从现在开始,去做让自己增值的事情。

②“勤学似_______,不见其增,日有所长;_______(chuò)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_______。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是日复一日微小的积累。

懂得自我增值、持续学习、终身成长的人,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③读书是自我觉醒、增长智慧最好的方式。

多一份知识,就多一种能力;多一点学问,就多一层底气。

读书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它是懈怠浮_______(zào)时父母和风细雨的叮咛,是惆怅迷茫时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是孤独寂寥时朋友真挚诚恳的倾听,是胆怯_______(huáng)恐时陌生人无私热情的援助。

温暖蕴含着无穷的能量。

它像一盏明灯,为身处阴_______(mái)的人悄然提供光明和希望,为踟蹰.不前的人默默给.予勇气和力量。

生活有了阅读,如一间屋子打开了窗,看得见阳光,闻得见花香,听得到鸟儿歌唱。

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生活辽阔的海洋。

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往往就是他脚下书本的厚度。

你读的每一本书都在帮你蓄力,帮你以更好的姿态,应对生活中的疾风骤.雨。

④有人说:“对于我们唯一的大脑和身体,不要等到出问题了才开始保养。

你不未雨绸_______(móu),等到老了,身体就废了。

”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最大的底牌。

从现在开始,用运动为自己的健康增值。

要知道,健身房里挥洒的每一滴汗水,晨跑路上每分每秒的坚持,都不会_______(gū)负你。

⑤我们的一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地,你就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在这个世上,最公平的东西就是时间。

无论你是谁,每一天都只有24小时。

你如何利用时间,决定了你会过怎样的人生。

同样一小时,用来追剧或复习,成绩不一样;同样一个月,玩游戏或背单词,结果不一样;同样一整年,混日子或求上进,收获不一样。

永远不要虚·掷你的时间,不要浑浑噩噩去过这一生。

当你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有意义,你的人生也就有了意义。

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突然拉开来的,恰恰是在一本本书、一次次锻炼、一个个好习惯、一分一秒中,逐渐拉开的。

尽管许多梦想最后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努力过,自己对这样的经历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从现在起,让自己增值。

绳锯木断,你日复一日的努力,终会迎来厚积薄发的那一天。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分)
(1)(chuò)学(2)浮(zào)(3)(huáng)恐
(4)阴(mái)(5)绸(móu)(6)(gū)负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
(1)教诲.(A.huì B.huǐ)(2)踟蹰.(A.chú B.zhú)
(3)给.予(A.jǐ B.gěi)(4)浸.润(A.qìn B.jìn)
(5)骤.雨(A.zhòu B.zòu)(6)虚掷.(A.zhèn B.zhì)
3.文中画波浪线语句有语病,请改正。

(3分)
4.下列说法最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读书、锻炼、好习惯三个方面论证了“懂得自我增值、持续学习、终身成长的人,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观点。

B.文中划线短语“增长智慧、和风细雨、持续学习”分别为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C.第②段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言,填入画线处的内容是“春起之苗”和“日有所亏”。

D.第⑥段画线词“绳锯木断”指用绳子锯木头,居然能把木头锯断,看似好笑,实则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二)根据要求,完成5~6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某班准备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传统文化。

5.展示一:学写请柬。

对自己谦虚,对他人尊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普通话中依然保留着传统文化中的谦辞、敬辞的用法。

小明发现下面这份请柬中敬辞和谦辞的使用有误,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寒舍B.家父C.令尊D.小女
6.展示二:对联寻亲。

小明在粘贴对联的时候,不小心把对联弄混了,请你选择正确的数字序号和字母进行匹配,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3分)
上联下联
①时雨点红桃千树a山静无人水自流
②亭闲有竹春常在b春风吹绿柳万枝
③无意东风花半露c夜市千灯照彩云
④晴空一镜悬明月d有闲春色燕双飞
A.①b②a③d④c
B.①a②b③c④b
C.①c②d③a④b
D.①d②c③b④a
二、阅读·鉴赏(7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8题。

(每小题3分,共6分)
草木缘情,花果寄意。

《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张开绿色的怀抱,可否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灵?《黄鹤楼》中的“芳草”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饮酒》(其五)中的
“菊”生长在东篱之下,可否为你归隐的生活增添一缕馨香?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唐诗宋词中的常客。

唐诗中出现了近四百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

在众多的植物中,柳独占鳌头,3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

“杨柳青青朱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梅异军突起,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

荷桃吉祥,松竹高洁,①,
②,③,④。

就拿数量较少的“桃”来说,风雨兼程,一路飘飞,穿越历史云烟,经过世事沧桑,与中华文明一同成长。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a 2500年前的《诗经》用明艳的桃花赞叹青春而美好的生命。

b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成为中华文化不可遗忘的梦境。

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李白的“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桃花的花团锦簇、热烈奔放与盛唐气象颇有几分相似,其暗香浮动、柔美婉约在气质上则接近宋代诗词。

欧阳修的“画阁归来 c 又晚。

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歌颂了救亡图存、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曹雪芹 d 中的一首《葬花吟》则抒发了身世飘零之叹、孤标傲世之志。

千百年来,诗词并没有和时间一同老去,而是像以前一样年轻且新鲜。

它如湖中初生的玉荷,天生丽质迷醉我们欣赏的双眼;它如林间吹拂的春风,缱绻柔情,轻抚我们微笑的脸庞;它如檐下衔泥的新燕,欢欣倩影,愉悦我们守望的心灵。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结尾段采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介绍了诗词并没有老去,依然年轻且新鲜。

B.文中采用列图表(《全唐诗》《全宋词》出现频率前五位植物统计)的说明方法说明“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唐诗宋词中的常客”这一观点。

C.文段中abcd横线上依次填上的内容是:。

”、东晋、春、《红楼梦》。

D.一段段精炼深奥的文字,永久地凝固在古旧泛黄的纸页上,它们相辅相成,间不容发,形成了诗词独特的美。

8.如果要紧跟上面语段补写出下面四个句子,其合理的顺序是什么?(3分)
①当你神游“故人庄”“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那份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②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

③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④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其间。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9~13题。

(19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丙】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上:统治者
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尝试
B.乐.民之乐者乐:以……为乐
C.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
D.上哂.之曰哂:微笑
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则自.不为盗自.三峡七百里中
B.或.异二者之为或.请重法以禁之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忧民之忧者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我酌油知之
11.对【乙】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12.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6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分)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分)
13.【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丙】文唐太宗在“止盗”这件事上采取的措施是否实践了【甲】【乙】两文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三)古诗词阅读,完成14~15题。

(14分)
14.阅读诗词,完成(1)~(2)小题。

(6分)
【甲】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赤壁
王周
帐前斫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___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1)同为赤壁咏古诗,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表现手法各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4分)
(2)宋人郑獬、王周均作《赤壁》诗,且【乙】诗中第三句空白处有一字不同。

下面选项中,你认为哪一个最佳?请简述理由。

(2分)
A.公
B.操
C.瞒
15.根据语境,补写下列诗句。

(8分)
从古至今,人类为实现梦想,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

这离不开历代先贤“①,②”(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无私奉献;身居茅屋,仍怀揣“安得广厦千万间,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仕途受挫,仍坚守“④,⑤”(李白《行路难》)的理想抱负;遭逢厄运,仍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⑥”的报国之志;即使栉风沐雨,也能闲庭信步,以“⑦,
⑧”(苏轼《定风波》)的乐观精神,上下求索。

如何从现在走向未来,需要新时代的青年手捧赤子心,追逐时代梦。

(四)名著阅读,完成16题。

(7分)
16.(1)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3分)
(2)读《朝花夕拾》,消除了我们与经典的隔膜,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

在这十篇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是饱含深情的鲁迅,是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是幽默的鲁迅。

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相关篇目以及内容,从以上四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4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7~20题。

(16分)
太阳和霓虹灯
①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三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

②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

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

从见面到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

讲述完毕,“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后一定要让我过目。

”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

”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

③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见面地点定在京广大厦,这是主持人要求的。

从顶层临窗的位置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马上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主持人也的确给这种环境争气,不时打着标准的领袖手势,言语间也常常引经据典。

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这使我们对他的“敬仰”又增加了一分。

④来到季羡林老人家里已是傍晚了。

秘书出来挡驾,为难地说,老人今天已接待过几个外国代表团了,最好明天再来吧。

我们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明明知道老人很累,依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秘书进去请示,老人竟答应了。

秘书把时间限定为20分钟。

⑤老人的相貌、衣着和我们想像的竟非常吻合,这可能因为那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新生入学,看见路边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以为是工友,便让老人帮他看管一大堆行李。

这位老人欣然同意,并尽职看管达半个小时之久。

几天以后,北京大学举行新生入学典礼,这个学生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被介绍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正是那天为自己看管行李的老者。

⑥来之前就听说老人有两套房子,我们展开俗人的想像,非常羡慕。

但看了才知道,室内空间大部分被书占据着,而供老人活动的空间极小。

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

⑦虽然某些问题问得幼稚,但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老人都要思考片刻,有两次竟手抚额头陷入长时间的思考。

老人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认真思考,这可能已经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两种美德:一、尊重知识,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

二、尊重别人,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我的自知之明有些过了头”。

⑧一个多小时眨眼之间就过去了。

采访结束,老人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一一握手告别。

⑨紫禁城的傍晚很美。

太阳悬挂在地平线上,光线柔和。

它是至高无上的,但在某些时候却情愿寻求平等,因为它知道这种姿态更有利于交流。

都市的霓虹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缤纷并且极富动感,竭力招揽着人们的目光。

太阳和霓虹灯同时出现,看上去竟不觉得有什么不和谐,也许因为它们都发光吧。

17.文章①——⑧段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从不同角度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

(4分)
1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4分)
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
19.你能从季羡林先生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20.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分)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21~23题。

(10分)
材料一:①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

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的淬炼。

②《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

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

其本意是爱孩子,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我们必须谨记:尽管我们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③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的影响。

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

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选自韩震《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有删改)材料二:为加强劳动教育,某校在寒假期间布置劳动作业,竟引发家长们吐槽:
家长1:劳动作业哪有时间完成?学习就是脑力劳动。

何必去从事体力劳动?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

假期各科的补习班都报满了,至于劳动教育,虽有一定意义,但又不能算升学分。

除了给家长、学生增添负担外,没啥实际意义。

家长2:劳动作业太难了,我是八零后,我母亲超能干,导致我的自理能力就差。

我倒是挺想利用假期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都不太会做,怎么教?
家长3:以前我也尝试过让孩子参加劳动,但孩子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真正学会的技能很少。

我也不清楚孩子在哪个年龄阶段该掌握哪些技能?哎,慢慢也就放弃啰。

材料三: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

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

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选自刘余莉《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有删改)
2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儿童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B.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到诸多方面的教育。

C.材料一第③段“比如说”后面,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属于比喻论证。

D.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22.请结合材料二,从家长自身角度出发,探究他们吐槽“劳动作业”的原因。

(3分)
23.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4分)
三、应用·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0分)
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一场跨界产品发布会向全球介绍了第一个“AI合成主播”。

“AI合成主播”是人工智能的产物。

它可以根据大众审美眼光和节目特点,自由改变自己的外形。

更重要的是,它不知疲倦,不需要工资,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近年来,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蓬勃:汽车可以自动驾驶了,机器人能代替我们劳动了,5G又将人类的通信翻开崭新的一页……在教育、健康、医疗、气候、环境等未知的市场空间里,人工智能毫无疑问是历史发展大潮的方向,更多的科技应用将引领世界潮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可能会淘汰掉许多工作岗位,比如售票员、服务员、工厂工人、导游……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否被人工智能取代?请从正反不同角度思考,表明你的看法,观点鲜明简洁,阐释有条不紊,100字左右。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50分)
作文是“言”“意”的结合。

适当炼字、炼句,可言必有中、曲尽其妙,使文章更富感染力。

郭沫若写剧本《屈原》,其中有一句台词的初稿为“你是无耻的文人”,后改为“你这无耻的文人”,一字之差,力度迥异。

请以“我已初三”或“我才初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隐含自己身份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3年苍溪县初三年级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运用(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1.辍学浮躁惶恐阴霾绸缪辜负
2.A A A B A B
3.主客颠倒。

“自己对这样的经历来说”应改为“这样的经历对自己来说”
4.B
(二)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6分)
5.D
6.A
二、阅读·鉴赏(7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6分)
7.(3分)D.间不容发:意思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此处形容文字“凝固”在“纸页上”,使用不当。

故选D。

8.(3分)C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9.(3分)A 尝:曾经
10.(3分)C 结构助词的 A.自然/从、在;B。

或许/有的人;D.因为/凭借
11.(3分)A.句意为:他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非议他们的统治者的。

得不到快乐就讲统治者的坏话,固然不对。

“人不得”主谓结构,应在“得”后停顿;“则非其上矣”动宾结构,应在“矣”后停顿;“不得而非其上者”偏正结构,应在“者”后停顿;因此,断句为: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12.(6分)(1)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君王担忧。

(2)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

13.(4分)①“乐以天下,忧以天下”;②明确措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为人民着想,为百姓分担忧愁,体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以利民为宗旨的高尚情操,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践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和“忧以天下”的思想。

(三)(14分)
14.(6分)(1)【甲】诗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即物感兴,托物咏史;【乙】诗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借史实直抒胸臆。

(2)A.曹操是一代枭雄,用曹公称呼可以体现对其雄才大略的尊重。

C.曹操小名阿瞒,诗中用小名更能体现对其赤壁兵败的狼狈及诗人对其不忠的嘲讽。

(A、C均对,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15.(8分)①落红不是无情物②化作春泥更护花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长风破浪会有时⑤直挂云帆济沧海⑥留取丹心照汗青⑦莫听穿林打叶声⑧何妨吟啸且徐行
(四)(7分)
16.(1)①筑路②吴用③爱国
(2)①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如《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坚决捍卫白话文,对虚伪的封建孝道进行猛烈抨击;②饱含深情的鲁迅,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深情回忆了保姆阿长,表达了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敬意和怀念;③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拔河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生活充满了乐趣;④幽默的鲁迅,如《藤野先生》中鲁迅用"实在标致极了"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极具幽默感。

(五)(16分)
17.(4分)①将女演员、主持人和季羡林先生的言行思想进行对比,突出季羡林先生的人物形象。

②将作者对女演员、主持人与对季羡林的感情进行对比,表现作者对前两者的不满和对季羡林的赞美和敬仰。

(能够从其他角度举例也可酌情给分)
18.(4分)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对知识陈述的马虎、随意,表现出作者的不屑和鄙夷,同时与下文季羡林先生的沉思冥想进行对比,突出季羡林先生的优良品格,表明为人处世应有的正确态度。

19.(4分)①平易近人。

替青年学子看管行李,明明很累,也接待采访。

②生活简朴。

室内空间被书占据,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

③尊重知识。

认真思考,“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④尊重他人。

即使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认真思考,认真回答。

20.(4分)①内容上:太阳指季羡林,霓虹灯指女演员和主持人,(1分)作者借太阳和霓虹灯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季羡林和女演员、主持人的情感和评价。

(1分)②结构上:照应题目(1分),深化了季羡林虽地位崇高,却平易近人的精神赞美的这一主旨。

(1分)
(六)(10分)
21.(3分)C
22.(3分)①认为劳动影响学习;②自身不会劳动,更没法指导孩子劳动;③家长盲目培养,导致孩子无法学会和坚持。

23.(4分)①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②要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③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革命要求。

③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⑤要重视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任答对2点得4分)
三、应用·写作(60分)
24.(10分)
角度一: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电视节目主持人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因为很多的电视节目都是以直播的形式播放,对主持人要求高,不能出错,而人工智能可以提前设置好程序,减少甚至杜绝出错的可能,从而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

角度二:我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因为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需要和现场嘉宾或屏幕前的观众进行互动,要根据嘉宾或观众的反应做出临场的应变,使用AI主持人会减少互动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使得整个节目过于程序化,缺少人文性。

25.(50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