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评课议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老师《确定位置》评课议课
一年级教研组:罗红燕
听了潘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受益匪浅。
本组教师展开评课议课研讨,现将本组教师评课小结总结如下:
潘老师课前对教材正确而深入的解读,使得潘老师在课堂上处理知识点游刃有余,能有效运用学生的生成,使得他的数学课堂充满智慧与大气,可以自然地生成研究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合潘老师的这节课,谈谈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
一、正确解读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与前提。
教材是链接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纽带,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蓝本。
尽管新课程提倡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积极建设者,但我们需要审视的是教师在创新教材的同时是否真正读懂了数学教材。
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位老师说的好:听课时,我们要想我们的孩子愿意到哪一位老师的课堂上上课。
这其实是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
简单的数学知识学生可以自己看书得到,而高明的老师则是让学生在短暂的40分钟内实现一次“数学家”式的探索过程。
学生像数学家一样经历了发现、探索的过程,这是一次发现之旅,也是一次思维之旅,更是有效教学的实践之旅。
三、正确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自2002年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成为公开课上常见的现象,但是
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其实仍然是学习学习的重要方式。
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因此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只有吃透教材,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有效的开展学习活动,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