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真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真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从人类历史步入文明社会以来,婚姻制度就一直随着人类走到现在。

对于个体来说,“结婚”是一生中避不开的话题。

苏格拉底也不例外,这位著名的古代雅典哲学家曾感叹:娶到一个好妻子,你可以得到幸福,娶到一个坏妻子,你会成为哲学家。

但在人类经历科学革命后,离婚率高居不下,单身人群的数量增加,选择同居不结婚的比例也在逐渐提高,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的适应性问题越发暴露出来。

似乎这一古老的社会制度真的会在现代社会面临解体了。

婚姻制度不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
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大部分时期人类都处于狩猎时代,这一时期,人类过着以部落为单位的群居生活,狩猎和采集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狩猎时代,人类尚无”血缘“、”私有财产“、”婚姻“等概念,部落内部实行群婚制,后代也是由整个部落里的人共同抚养。

到了公元前1万年,农业革命开始了,人类逐步由以前的四处迁徙转变为永久聚落,在土地肥沃的河间地定居下来。

生产力的提高使得财富有了积累,慢慢地开始出现私有制和社会阶层。

在公元前5000—6000年,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一夫一妻的婚制。

等到公元前4000年,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彻底取代,婚姻制度全面实行开来,而男性也在那时候掌握了家庭的权柄。

婚姻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
某一制度被发明出来,一定是为了解决特定时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婚姻制度也不例外。

人类这么做,一定是因为一男一女结为夫妻后的生产效率比两人独自生产的效率高,而男女双方,各自一定都能获得一部分提高的收益。

在狩猎时代,人类靠捕猎和采集获取食物。

狩猎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采集似乎能独自完成,但在远古时代,四处都有大型野兽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所以也需要集体行动。

同时,食物的获取是随机
的,有时可能很多天都捕不到一头动物,采集也受季节的限制。

而男女之间的生产力也没有太大差异,男性强于狩猎,女性在采集上更胜一筹。

因此,这一时期的人类,只能是以部落为单位过着群居生活。

农业革命之后,情况则慢慢出现了变化。

人类开始烧毁森林,然后在沃土之上进行种植,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不再需要担心野兽袭击、风吹雨淋。

这时候,人类每天都工作不再是到森林里狩猎或者采集浆果,而是只需要打开门,提着锄头在家门口的菜地里耕种。

农业时代,再吃大锅饭可就有人不愿意了。

集体耕地,干活多和干活少一个样,反正农业活动一个人也能做,那就分地单干吧。

于是私有制和私有财产出现了。

死后土地和牧场留给谁?当然是自己的后代,要不就是亲戚,慢慢地越来越看重血缘关系。

男性的体能优势决定了他们在农业生产上效率更优,而女性在家务、带小孩上的相对效率高,因此实行一夫一妻制,让男女双方都能从事效率高的活动,能提高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收益。

所以,婚姻制度的本质就是一种经济制度。

很遗憾,一对新人的结合,从一开始就不是因为爱情。

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的适应性问题
生存繁殖是生物的第一要义,而婚姻制度,就是为此而诞生的。

几千年来,它一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但同时,占据优势地位的男性逐渐掌握了家庭权柄,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婚姻又发展成为一种包含财产制度的经济制度,妇女被视为了家庭的财产。

这种制度当然是不平等的,但却在封建时代确实有着相当的适应性。

直到16世纪,科技革命开始了。

随着亨利八世与凯萨琳王后离婚,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对离婚夫妻,婚姻制度也开始了解体倾向。

正如前文所说,制度的发明是为了解决社会适应性问题,而一种制度的消亡,也是因为这一制度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了。

现在来看,情感因素在婚姻中越来越被看重,越来越多的人结婚是基于爱情。

但爱情不仅是奢侈品,也很善变。

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成本变得异常廉价,总会遇上更好的吧,此时又该怎么办?每个人的灵魂都有阴暗面,都有各自的缺陷,寻找灵魂伴侣来彼此弥
补残缺的一面,这也许才是婚姻真正的意义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