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探究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探究论文
一、行政法的主要职能是控制行政权力,而不是保障行政权力的行使
西方学者认为,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行政权,行政法是控权法。

如美国行政法学家施瓦茨明确指出:“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活动的法律
部门,它设置行政机构的权力,规范这些权力行使的原则以及为那些受行
政行为侵害者提供法律救济。

”在不同的国家存在着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差异,但行政权的性质是相同的。

行政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行政权的存在
及运行有可能损害他人的利益,需要行政法加以控制。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讲控权就是由人民来控制政府,使政府能
依法行政。

加之现代行政权扩张倾向的事实,使“控权”必然成为行政法
的重心。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
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因此,必须“以权力
制约权力”,否则“公民生命、自由必然要成为滥用权力的牺牲品”。


们认为行政法应当强调对行政权的控制作用,内容上以保护个人、组织合
法权益不受非法行政行为侵犯为目标,因此,行政法是控权法。

二、行政法以控权为主,不仅仅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平衡论”观点认为:行政法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行政法监督
和控制行政权,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另一方面,行政法保障行政权
的运用,防止个人、组织滥用权利。

“平衡论”也可称为“兼顾论”,即
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平衡论者认为,在我国,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和总体上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平衡论的客
观基础。

在平衡的具体表现上还包括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平衡以及效率
与公正的平衡等,认为平衡是行政法的基本精神,是行政法追求的价值。

平衡论者还认为,平衡(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平衡)是现代行
政法的实质,是行政法的精义。

我们认为,当行政权力与相对一方权利发
生冲突时,就无所谓平衡的问题了。

而兼顾论者所持兼顾国家利益,公共
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看法,是我国法律普遍的价值准则,并非行政法所独有,故作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似乎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

行政权具有支配性和
强制性的特征,行政机关是权力的主体,而个人、组织是权力的客体,在
行政权的行使过程中,双方无平衡可言。

在行政关系中,政府和公民之间
的权利义务关系恰恰是以不平衡为特征。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平衡论”只能是一种理想。

中国有漫长的封建历史,人治重于法治,不可能有所谓
的平衡。

要实现行政法制的目的,做到依法行政,更需要的是控权,而不
是所谓的平衡。

三、行政法不仅是管理工具,更重于对行政权的监控
“管理论”者认为行政法是管理行政机关与公务员的法,又是行政机
关进行管理的法。

“管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却忽视了行政法的本质,无形中强化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

以管理论为本位,把法律视为管理
个人与组织的工具,这就忽视了行政法保障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功能。

我们认为,行政机关具有实现其意志的人力、物力和国家强制力,总
是处于强者的地位,而个人、组织总是居于“弱者”地位。

基于这种力量
对比,行政法应以监督行政权、保障公民权作为根本目的,致力于控制和
约束政府权力,救济因违法和不当行政给个人和组织造成的损害。

“管理论”是高度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已不适应我国目前的社会发
展状况,而加强控权才是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方向。

因此行政法不应是管理法,而应是对管理者进行管理的法,即管理管理者的法。

结束语
行政法作为控权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行政机关日益扩张其权力的事实面前,从控权法的价值定位审视行政诉讼法及整个行政法体系,必然要求更积极的保护公民权利,更严格的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

因此对行政诉讼法——这个公民保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必然提出重大的改进要求。

无论受案范围的改变还是规章法律效力的确定,无不是为更进一步保护公民权利并使行政机关权力行使更符合立法者的意图,这将是中国走向法治国坚实的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