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小结
深入了解孕产妇产时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重视和提供人文化、个体化的生理照护和情感支持,有助于产妇增强自然分娩信心,愉快地体验和完成分娩过程,有助于舒适分娩模式的普及推广。
保护、支持和促进自然分娩,是全世界妇产科领域的服务标准和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沈燕,王立新,严菊浓.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求量表的初
步研制[J ].现代护理,2006,12(1):62263.[2]黄彦清,叶桂香,程小燕,等.对产妇第二产程服务需求
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
4272429.
[3]刘重慧.产妇分娩过程中需求的研究现状及意义[J ].国
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121.
[4]姜梅.产科服务模式的转变对助产士工作的影响[J ].中
华护理杂志,2006,41(6):5462548.
[5]郑冬梅.孕妇产前心理状态调查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5):10211.
[6]王立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求的研究现状[J ].现代护
理,2006,12(26):1262127.
[7]张月英.浅谈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转换[J ].中国
民康医学,2007,19(6):475.
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与分析
朱宏霞,张彩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 ild cognitive i m pair ment,MC I )中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人群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08年8—11月在我院老年病门诊体检的1195例老年人,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专人测定,采用自制调查表。
4种认知功能量表测定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
结果 老年人群中,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老年人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吸烟是MC I 的危险因素,而高文化程度是MC I 保护因素。
对患有以上这些疾病的老年人我们应重点加强健康宣教,对MC I 的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这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 4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399(2009)0320045204收稿日期:2009203213
作者简介:朱宏霞(19752),女,护师,大专,主要从事老年科护理。
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院级课题(200821037)。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 ild cognitive i m pair 2
ment,MC I )是指老年人出现轻度记忆或某项认知功能障碍,而不足以诊断痴呆的临床现象,其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是介于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 lzhei 2mer disease,AD )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许多纵向研究表明每年大约有10%~15%这类人会转变为
痴呆,其中绝大部分是AD [1]。
目前普遍认为MC I 是老年期痴呆尤其是AD 的高危人群,并作为老年性
AD 防治及护理干预的最佳时间而日益受到重视。
本
研究旨在调查老年人群中MC I 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的护理干预打下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8年8—11月在上海交通大
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门诊体检的老年人1195例,其中男856例,女339例,年龄60~90岁,
平均年龄(72.6±5.6)岁。
入选标准:正常老年人(cognitive nor mal contr ols ,NC )入组标准:①研究对
象本人或其知情人无记忆减退的主诉;②简易智力
状态检查(m ini2mental sate xa m inati on,MMSE)[2]评分≥28分。
MC I入组标准:①患者本人或知情人提供的记忆主诉;②记忆减退症状持续≥6个月;③MMSE在25~27分之间;④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 mentia rating,CDR)[4]=0.5分;⑤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3]<26分;⑥总体衰退量表(gl obal deteri orate scale,G DS)[5]:Ⅱ~Ⅲ级;⑦认知减退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AD入组标准: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协会(N I N CDS2ADR2 DA)制定的“可能AD”和“很可能AD”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视力及听力障碍者、严重躯体疾病导致不能配合者、排除精神疾病(如抑郁)。
1.2 调查方法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年科护士首先对调查对象进行认知量表初筛。
1.2.1 自制调查表 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社会文化情况、烟酒嗜好和既往患病情况。
1.2.2 MMSE量表 MMSE量表是目前欧美检查老年人认知功能应用较多的量表,同时也是我国应用较多的量表,共11个项目,满分为30分,采用国际标准:27分为分界值,28~30分为正常组,25~27分轻度认知障碍,224分为中重度认知障碍。
1.2.3 ADL量表 最高为80分,分数愈高,病情愈重。
<26分为正常,>26分即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
1.2.4 CDR量表 CDR=0分,表示正常,CDR= 0.5分表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CDR为1或以上即为痴呆。
1.2.5 G DS量表 分为7个不同阶段:1~3是痴呆前阶段,4~7阶段痴呆阶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以上各组资料进行分析,χ2检验。
2 结果
2.1 老年人MMSE分值分布情况 见表1。
表1 老年人MM SE分值分布情况
(n=1195) MMSE分值n构成比(%)
28~3096981.1
25~2715813.2
≤2468 5.7
2.2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别之间MC I构成比较 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别之间M C I分布情况
(n=1195)内 容 n
MC I
n%
P值
年龄(岁)<0.05
60~70298248.05
71~806178413.61
81~902805017.86
学历<0.05
小学及以下2394418.41
初中2154219.53
高中2883913.09
大专及以上443337.45
性别<0.05
男8599611.18
女3366218.45
2.3 老年人生活习惯和既往疾病与MC I发生情况 见表3
表3 老年人生活习惯和既往疾病与M C I发生情况
(n=1195)影响因素n
MC I
n%
χ2值P值
高血压 6.85<0.01 有4267116.67
无7698711.31
糖尿病 5.83<0.05 有3566016.85
无8399811.68
脑卒中16.64<0.01 有3176319.87
无8789510.82
冠心病 6.61<0.05 有2484518.15
无94711311.93
高脂血症 2.51>0.05 有2253716.44
无97012112.47
吸烟11.61<0.01 有4027217.91
无7938610.84
3 讨论
3.1 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MC I的影响 老年人容易患认知功能障碍,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高龄是MC I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MC I患病率呈升高趋势。
表2显示,60~70岁年龄组MC I的发生率为8.05%,71~80岁年龄组为13.61%,81~90岁年龄组为17.86%。
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MC I发病率越高。
女性MC I的发生率较男性增高。
专家研究表明,这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另外,老年人中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认知功能有重要影响,在大学学历的老
年人群中,MC I患病率显著低于小学或文盲老年人,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6]。
提示受教育程度高是MC I的保护因素。
应该鼓励老年人勤动手,多用脑,多接受新的信息。
3.2 血管性因素对MC I的影响 目前有研究显示,血管性危险因素可加速并促进老年MC I的发生[7]。
高血压是MC I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使MC I 发展加速。
陈谊等[8]通过对法国巴黎BROCA医院门诊1560例老年人进行研究得出,高血压特别是平均动脉收缩压的升高是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
其机制是引起大脑血管的重构,大脑的调节功能损害、灌注异常神经纤维原变性及脑萎缩。
此外,血清胆固醇升高也可直接影响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的神经元变性,从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但在本研究中,高血脂组与无高血脂组MC 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研究中未将高胆固醇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分开所致。
糖尿病是MC I 的危险因素,Luchsinger等[9]研究发现,糖尿病对MC I有明显危险。
其机制是通过多种协同作用促进微血管病变,导致大脑皮质灌注降低而使认知功能减退。
冠心病是M I C危险因素之一,有文献报道,心脏疾病会加速MC I的发生和发展,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脑卒中已被公认为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最近有研究发现其也是AD的相关因素[10]。
表4显示,脑卒中可使MC I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Rastas 等[11]对553例对象经过9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卒中史是痴呆的重要预测因子。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与冠心病,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示通过控制血压,调整血糖,降低血脂就有可能改善心脑功能,从而降低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血管性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损伤作用具有共同的特点,即通过缺血发挥作用。
因此,我们在积极的去除和治疗病因外,应对患有以上疾病的老年人加强健康宣教,进行早期筛查和有效护理干预。
3.3 吸烟对MC I的影响 国外对吸烟与痴呆的关系研究很多,吸烟与AD、MC I的关系如何现在仍有争议。
多数学者认为吸烟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老年吸烟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危险性增加。
也有研究表明,吸烟与MC I无显著相关性[12]。
本研究显示吸烟是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有显著的相关性。
Cervilla等[13]用前瞻性研究观察了吸烟与痴呆的关系,发现吸烟者痴呆的患病危险增加,吸烟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着一定的量2效关系。
3.4 早期筛查减少AD的患病率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隐性起病,以记忆力和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
据有关文献报道[14],目前全国AD患者约600万,预计2050年可达到2500万。
AD已经成为继心脏病、肿瘤、脑卒中后第4位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病因。
该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和疼苦。
随着老龄化社会日趋明显,AD患者逐年增多,有些早期的症状常被误认为是由老年人的正常衰老所致,目前对AD的治疗尚无特殊药物,它是目前难以治愈的一种进行性疾病。
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MC I被认为是老年痴呆的临床前期,为了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应重视老年人中的MC I普查工作,争取在老年痴呆出现之前的发病前期,就能够将这些对象检查出来,做到早发现,早期护理干预,以降低和延缓MC I向AD的转化,提高老年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量表检查方法在MC I诊断中的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由于认知功能量表检查无创易行,应列为老年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15216],让老年人得到“无缝医疗保健”。
4 小结
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是MC I的危险因素,而高文化程度是MC I保护因素,对患有以上疾病及不良习惯的老年人,应加强健康教育,并进行认知功能量表筛查。
一旦确诊MC I,应立即对上述可干预性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阻止和延缓认知功能的减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Petersen RC,Thomas RG,Grund man M,et al.V ita m in E
and donepezil for the treat m ent of m ild cognitive mpair2 ment[J].N Engl J Med,2005,352(23):237922388. [2]李焰生.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J].中华内
科杂志,2006,45(2):1712173.
[3]Folstein MF,Folstein SE,McH igh PR.M ini m ental State:
A p ractical method f or grading the cognitive state of pa2
tients f or the clinicianl[J].J Psychiatr Res,1975,12
(3):1892198.
[4]韩学青,冯峰,陈建,等.伴或不伴有脑血管疾病的早中
期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
2005,9(13):18219.
[5]孙葳,王荫华.确定痴呆严重程度和鉴别痴呆病因的神
经心理学量表[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2001,27(6):
4742476.
[6]Tervo S,Kivi pelt o M ,Hanninen T,et al .I ncidence and risk
fact ors f or m ild cognitive i m pair ment:a populati on 2based three 2year f oll ow 2up study of cognitively healthy elderly subjects [J ].De ment Geriatr Cogn D is ord,2004,17(3):1962203.
[7]Meyer JS,Rauch G,Rauch RA,et al .R isk fact ors f or
cerebral hypoperfusi on,m ild cognitive i m pair ment,and de mentia[J ].Neur obi ol Aging,2000,21(2):1612169.[8]陈谊,O livier Hanon .老年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
关系[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732174.
[9]Luchsinger JA,Reitz C,Patel B,et al .Relati on of diabe 2
tes t o m ild cognitive i m pair ment[J ].A rch Neur ol,2007,64(4):5702575.
[10]Honig LS,TangMX,A lbert S,et al.Str oke and the risk
of A lzhem i m er D isease [J ].A rch Neur ol,2003,60
(12):170721702.
[11]Rastas S,Verkkonie m i A,Polvikoski T,et al .A trial fi 2
brillati on,str oke,and cognitive a l ongitudinal populati on 2
based study of peop le aged 85and and older[J ].Str oke,2007,38(5):14542146.
[12]解恒革,王晓红,马腾霄,等.75岁以上老年人轻度认
知损伤及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
病杂志,2003,1(5):3182321.
[13]Cervilla JA,Prince M ,M ann A.S moking,drinking,and
incident cognitive i m pair ment:a cohort community based study included in the Gos pel Oak p r oject [J ].J Neur ol Neur osurg Psychiatry,2000,68(5):6222626.
[14]盛树力.老年性痴呆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和药物治疗未
来战略[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26(2):
1012103.
[15]孟琛,汤哲,方向华,等.北京老年人认知功能对生存率
影响的八年随访观察[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7):5072509.
[16]蒋晓梅,覃植芳,倪凤.老年痴呆的护理难点与护理对
策[J ].现代护理,2006,12(18):173321734.
上海市急诊护士适任班培训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赵建华,曾 洁,王 磊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上海 200237)
摘要:目的 评估上海市急诊护士适任班培训实施效果。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3月参加上海市急诊护士适任班、取得适任证书的护士及其所在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上级护理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持证护士认为:经过培训自己在急救技能实践、教学、管理和职业归属感等方面进步显著,急诊科护士长及上级护理管理人员对急诊适任护士培训结果持肯定态度,认为持证护士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结论 开展急诊护士适任班培训对提高急诊护士专科业务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对培养各专科护士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急诊护士;适任培训;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399(2009)0320048204收稿日期:2008212220
作者简介:赵建华(19562),女,副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护理管
理、门急诊护理。
为提高上海市各医院急诊护士临床护理实践水平,促进急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与急诊诊疗技术的
发展和公众的健康需求相适应[1]。
自2006年起,在上海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市护理学会主办,面向全市医院开展了急诊适任护士培训工作。
现就急诊适任护士培训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06年3月—2008年3月参
加过上海市急诊护士适任班并取得适任证书的护士
和她们所在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上级护理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参加适任证书学习的护士中,职称:初级76名,中级32名;年龄:20~30岁42名,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