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动“一岗多能”人才队伍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吉林油田红岗采油厂聚焦新时代干部员工队伍建设需求,立足油田公司和采油厂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把干部员工教育培训作为“企业发展我成长”有效途径之一,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工作理念,着力在打造“一岗多能”复合型干部员工队伍上狠下功夫,为采油厂打赢“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以“需求”为导向,实现培训计划科学性
红岗采油厂从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宣传贯彻、座谈、调研等
方式征集培训需求,确保培训计
划更具科学性。
从组织层面入手,培训计划
承接发展战略。
成立培训工作领
导小组,明确科室长和基层支部
书记为本部门、本单位培训工作
第一责任人,率先组织学习公司
和采油厂发展战略、“十四五”规
划等,站位采油厂未来3-5年人
力资源现状、保持40万吨以上发
展目标,对三支队伍中的关键岗
位、关键人才、急缺人才等培训进
行统筹安排,实现了培训工作齐
抓共管、战略发展有人才保障。
从工作层面入手,培训计划
承接深化改革。
紧密结合采油厂
“油公司”模式改革方案,重新对
三支队伍进行岗位能力评估,梳
理员工在适应改革发展方面急需
提升的短板。
新增了物联网模式
下采油工培训计划,员工基本实
现了“精一岗、会二岗、懂三岗”。
萨尔图采油作业区成立后,在优
化109人的基础上,生产运行秩
序平稳有序;优化出来的人员,按
需分流到油气处理站、单井罐以
及数据监控中心岗位,有效化解
了岗证不符的问题,顺利转岗上
岗。
从个人层面入手,培训计划
承接成长规划。
利用每年年初的
人力资源盘点之机,为关键岗位
人员、改革中涉及的员工重新制
定成长规划。
厂领导亲自到新型
作业区改革的采油单位、未来业
务转型的后勤单位,宣传鼓励员
工报考第二、第三工种,参加技能
鉴定。
采油厂利用厂网共享了采
油、作业、集输三大工种题库,完
善了操作岗位大学生上重要岗位
等题库,以“自助餐”的形式供员
工“跨界”自选学习。
截至目前,
具有两种职业操作证书的971
人,三种及以上的198人,分别占
操作员工总数的59%和12%。
二、以“针对性”培训为抓手,
实现培训目标层次化
采油厂针对三支队伍特点,
创新推动“一岗多能”人才队伍建设
■陈明
58
2021年第9期
实施分层次、差异化培训,在“一活一精一实”上下功夫,实现三支人才队伍共同进步。
操作岗位员工培训体现一个“活”字。
一是以培养岗位操作骨干、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开展“个性化,延伸化”按需培训,通过师带徒、干部包班组、技师包片等方式,充分发挥“物联岗模式下高技能人才”作用。
二是以“练本领、推优秀”为重点,开展以赛代培,每年至少举办2-3个工种的技能赛事。
重点组织了采油组、作业组青工竞赛,选拔出11名选手参加公司第二届青工技能大赛,其中2名选手荣获采油组铜牌。
同时,通过厂里内部竞聘考试,选拔出6名优秀操作岗位人员到管理岗位锻炼。
三是以调动特殊工种人员参训取证积极性为重点,采油厂在薪酬激励上出台了指导意见,即培训合格、取证成功的特殊工种人员效益工资可享受班长待遇,在评聘“操作骨干”中享受采油厂单独下发的名额等。
四是以提高员工岗位任职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鉴定前培训,为有效克服倒班员工集中培训难的问题,采取线上理论、线下实操相结合,利用业余时间科学安排学习课程,组建了培训师和学员群,及时帮助员工答疑解惑。
先后举办鉴定前培训20期、培训93人,逐步培养了一支“一岗多能”操作岗位员工队伍。
技术岗位员工培训体现一个“精”字。
以培养技术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坚持“送出去培训、回岗位发展”的培训思路,重点围绕攻
关制约采油厂长远发展的技术瓶
颈问题,通过两总师亲自培训、调
整交流、课题攻关等培训方式,开
展了“开发知识、注水管理、压裂
技术、不正常井处理、绘图软件的
应用”等方面的培训,通过集中培
训与经常性教育、系统培训与专
题培训、理论研修与实践锻炼等
多重结合的途径,使26名大学毕
业生逐步成长为厂级及以上专业
技术带头人,在厂内建设了一支
“一精多会”的技术人才骨干队
伍。
管理岗位员工培训体现一个
“实”字。
以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为重点,一是开办干部讲堂,利用
每星期四晚上业余时间开讲,讲
业务、讲党史、讲党性教育、讲传
统文化,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科
级干部跟进讲、业务科员轮流讲,
实现了业务视野“拓展”、党性教
育补“钙”。
二是开展基层干部能
力提升培训,出台了为期两年的
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各
科室协同做好顶层设计,拟定学
习题库、必修项目、达标标准,目
前已先后完成了党务知识、石油
精神、安全技能、经营管理常识等
5期培训和考试,考试结果作为
干部评先选优和调整使用的主要
依据之一,激发了200余名基层
干部真学实用,建设了一支“一专
多能”的管理者队伍。
三、以“创新性”培训为依托,
实现培训方法多样化
坚持“按需施教,与时俱进”,
在沿用讲授法、轮换法、图表法等
基础上,创新应用三种培训方式。
打造“指尖上的微课堂”。
在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为了满
足新形势“线上+线下”学习培训
的需求,采油厂组织有考评经验
的采油、集输、作业等九大工种的
兼职培训师纷纷学习制作课件,
全力打造指尖“微课堂”。
开设走动式现场培训。
为破
解集中培训难的问题,开展以“实
地+图表”“理论+实操”“课件+视
频”为核心的三个“1+1”培训方
式,把教学课堂搬到操作现场,实
现员工在岗位上就地学习、边学
边练。
特别是在接收油田新区块
后,采油厂及时抽调2名采油高
级技师,在疫情期间深入新接收
区块单井罐生产现场,通过走动
式教学进行一对一培训,40余名
单井罐转岗人员快速掌握了岗位
操作技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
独立顶岗。
近两年来,采油厂先
后完成了采油工、作业工、集输工
的走动式培训,切实满足大岗位
大工种的改革需求。
回访式跟踪培训。
为进一步
检验、夯实培训效果,厂内持续加
大培训的跟踪管理力度,定期组
织专业考核队伍对培训人员进行
座谈回访,动态跟踪了解员工培
训效果、指导岗位操作技能,帮助
员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
题。
近一年来,在做好疫情防控
的情况下,共举办内部培训班61
期,培训人员1038人次;外部培
训50期,培训人员246人次。
(作者:吉林油田红岗采油厂
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雷博
59。